第二天上午,她只得到陈洁珍的家里去借点粮食,但她出工去了。
晌午,陈洁珍来探她。她带来了一袋粮食,一箩番薯,关切地说道:
“我那地里的番薯收了,可顶我家半个月的粮食。这几十斤米和番薯你就先对付些日子吧;我另外还叫树青在乡里拿到五十多斤返销粮批条,你可在这些天内去买。这日子也真难为你啊!”
陈兰英热泪盈眶,哭得说不出话来。
小女孩嚷着要陈洁珍抱,陈洁珍也很是喜欢她。这天晚上,陈洁珍说要把她抱回家去,她说不忍心看着孩子捱饿,要替兰英养着,并认她做女儿。说来也怪,这女儿几次见了陈洁珍,抱在她的怀里竟一点儿也不生分。
“你可怜这孩子瘦得眼大肚突的,都生疳积了,快去看医生吧!”
女儿最近老是不停的哼哭,快两岁了,还不太会讲话。陈洁珍抱着她,一边轻轻的拍,一边又给她细声的唱,一会儿便在她怀里睡着了。陈兰英感到自己不会带小孩也无法养活孩子,再这样过日子是给孩子遭罪,迟早会饿死或病死的。
她终于让她把女儿抱去了。送走了女儿后,她整整的哭了三个晚上!
再过一个多月,她还是回娘家去了。
娘家的日子也不那么好过。父亲原在旧县府财局做事,算是旧官吏,被捉去劳改;大兄陈资民在信义布厂里管生产,任副厂长。自周树和离厂后,许多生产和财务的事情都离不开他,现正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听说被隔离审查,两个多月没回家来。大嫂在毛巾厂里做工。两个弟妹和侄儿侄女还在读书。但毕竟城里的粮食有定量,且城里也能买到一些杂粮,大家对付着吃也就一天又一天的挨过了许多时日。
咽喉深似海,日月快如梳。四月荒一过,端阳节就到,田里的稻谷渐渐变黄,夏收就快开始了。这是土改后第二个年头的夏收。夏收前岭塘村以屋为单位成立农业初级合作社。翻身楼有二十八户,隔邻又有两户工商业成分的家庭,合起来成立一个翻身初级社;解放楼有二十户,与隔邻的小张屋共成立一个社,叫解放初级社;此外还有人民初级社,和平初级社及钟屋初级社、吴屋初级社、曾屋初级社等等。岭塘村共有十九个客家大围龙屋,便有十九个初级社。各户的田地归各户,但入股由社里共同经营,各户的农具或耕牛仍归各户。原来的互助组便合并了。
易凌胜有点文化,又干过村农会工作,村长便指派他任翻身初级社的社长并兼做记工员,刘嫂任副社长。一屋子百多人口归他领导,一社三十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由刘嫂和他安排,大小事情他说了算。他想,由农会长降做一屋的社长,官是小了,但大小还是个官,好歹这一百多人口归他管。所以,那一天成立初级社时他在会上讲完了生产组和农具分配后最后也说了几句时兴话:
“今后我家是你家,你家是我家,正是‘天下农民是一家’,‘人多热量大’啦!但是,村长说的,‘成立农业社,共同富裕靠大家’,希望大家要合心。正所谓山歌唱的‘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说完,他斜眼往下面看看,并从鼻孔里发出孔,孔两声。但社员们对他能否做好社长觉得信心不足,所以没有掌声。
初级社的成立使易凌胜挪了一个位置变为社长。平时排工啦、计算工分或分红啦、到村上或乡里开开会啦、写写返销粮或其它什么的批条啦等等,倒也是挺忙的。他开会时听上面的话,开会回来后有许多人就要听他的话。他觉得比做农会长的时候还要忙并且也有点儿权势。树挪死,人挪活,做了农会做社长,他心里常常感到有些得意和高兴。尤其令他高兴的是这初级社成立后,陈兰英也带着孩子回来了。
这近一年来陈兰英回娘家去了。见不到这可人儿,易凌胜真是朝思梦想。从土改开始第一眼见到她,他的心里就一直占着她。为了她,他计害周树和。原以为土改分屋时,他把厨房分到她的住房隔壁,便可以朝朝暮暮,一日三餐的见到她,就有机会谋娶她的。可是她家里日日门窗紧闭,不见人踪影。她那三妈走后不觉又过去差不多一年了,可她还是她;这两年来他带着儿子混,儿子有餐没餐的,便常在邻居王婆子家搭吃,有时他回来得晚,儿子便在王婆家里睡了。王婆子原与他母亲是异姓相好的姐妹,他素以老妈相称。她见他有日没夜,又操带着小儿子易志雄,如鸡公带子一般,屋里的勾当七颠八倒,便劝他早日续弦,并说可以给他做媒,包他满意。可是在王婆子的家里,荷包蛋煮米粉他吃了三四次,面相过三四个女人,却没有一个是满意的。有一天,王婆子听他又在问见到那地主的媳妇陈兰英回来没有,这婆子听声便听出了意思,她甩斜着眼睛问他道:
“儿是想那雌儿吧?”
易凌胜也不脸红,立即在王婆子身边坐下去说:
“可怜见孩子吧,我想她都快疯了!你老人家有什么办法?”
王婆子一时没有答他的话。她正端起水烟壶来抽烟。只见她装满一柱烟丝,点着火,咕噜咕噜的抽了几口,把烟雾吸了进去后再慢慢的吐了出来,半闭着眼说道:
“你别说我泼你,你跟他是前世无缘,今世无姻,别白日发梦吧!”
“老娘为何这等说?”
“你想,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小娘,是人家的老婆,你前生今世那有姻缘;她又是地主的家属,你是贫农,响当当的社长,你不怕人说也要怕这社长做不长。”
“她曾是人家的老婆我不介意,况且她的老公都死了快两年了;我这社长以后当不当不要紧,有她做老婆就成。俗语都说‘宁要美女,不要江山’呢。老娘就帮我一把吧,事成必当重谢!”
易凌胜立马托王婆子做媒,并许给王婆子在事成之后一件在胜利果实中分到的绿色鹤绒棉袄,一副檀木寿棺材,一百斤大米和五十吊钱。
“我帮你也不保一定能成,就看你的造化。”婆子想了想说道:“但话又说回来,你一定要娶她,这朝见口,晚见面,也没有娶不到的,拿龙眼核扪屎看各人的手段哩!但儿你想先媒后娶呢,还是先奸后娶?”
“何为先媒后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