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西门柳:算命先生谈算命(全本) > 西门柳:算命先生谈算命(全本)第54部分

西门柳:算命先生谈算命(全本)第54部分(2 / 2)

十二因缘展开来讲的话,内容很丰富,想了解的其本义的人,可找《杂阿含经》深入学习。由于此帖只是很粗浅的介绍,无法分析得那么深入,一言以敝之,十二因缘是生命流程的过程,是生命认知的时间概念上的分析。

综上所述,五蕴构成佛教的空间观,十二因缘构成佛教的时间观,二者组成佛教的时空观。这是佛教对人与世界的基本认知框架。这个认知框架的核心是:一切从生命个体的认知做为出发点。佛教是不二法门,不二指心法不二,世界即我心,我心即世界。自我认知构成自我的世界。

佛教是内观之道,向内观照自我的内心,认知自我的实质,找出烦恼的根源,寻求最终的解脱之道。

南传佛教从最基本的认知来分析,而大乘佛教则更加广博深入,涉及到的理论很深,须深入经藏,并且需要相当好的悟性,非初入门者所能理解的。初入佛门,最好从南传学起,不然学佛多年,还是不得要领。南传佛教的代表经典是《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尤以《杂阿含经》为要,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本源。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3 16:46

三法印

三法印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所在,凡符合三法印的就是佛教思想,凡违背三法印的即为外道。

在南传佛教中,三法印是站在有感知的生命体的角度而言的。意思是生命自我的感知迁流不息,无有常性;众生生命的构成没有一个实在的核心的自我,一切都是现象,现象之内无实质。大乘佛法涵义更深广,《金刚经》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如梦幻泡影是从空间意义上说的,如露亦如电是从时间意义上说的。

涅槃寂静是指通过修行,断尽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凡佛法,最终必指向涅槃。如果违背了这个指向,即是外道无疑。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3 16:48

十。佛教解脱之路

佛教中的解脱之路据称有八万四千种,此极言其方法之多,条条道路皆指向涅槃。比如观心、念佛、参禅、禅定、三密相应等等。但我认为最基本的一些解脱方法还是不能不修,即四谛。这是学佛的基础,也是佛教的最基本的基石。许多人念佛一辈子,最终功亏一篑,与此不能说没有关系。比如出离心都无法生起,如何往生?

四谛指:苦、集、灭、道,苦是生命无常引发的种种烦恼,集是苦生起的原因分析,灭是与苦相对的解脱目的、即涅槃,道是走向解脱的方法,即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分为七大类,计有三十七道品:1。四念处,2。四正勤,3。四神足,4。五根,5。五力,6。七觉支,7。八正道。

四谛是走向解脱的框架,三十七道品是个细化的修行的路线行程表,相关的佛教经典中有详尽的分析。

佛教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单纯是汉传大乘佛教中,大藏经与续藏中的经典就有一万多部。佛学典籍浩如烟海,理论博大精深,极为繁复。一个人穷其一生,也难尽其学。所以佛教各个门派也只是‘弱水三千,各取一瓢’。前面的介绍也只是脚下的一个路标,佛法还远在遥远的山那边。但学佛者也大可不必畏难不前。佛法万语千言,破一妄心。佛性非关文字。一语开悟者,古往今来,比比皆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一字不识,在街上卖柴,偶然听人读一段《金刚经》,即契心法,后成一代宗师。参一句话头,念一句佛号成就者,更是多如繁星。

即使不求开悟,因在佛法中有对世界的根本认识,我们学习之后,也会大为受益。求富贵可得富贵之道,求安宁可得安宁之道,求长寿可得长寿之道,人类的许多需求,都能在佛法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大海无边,可各取自己需要的那一杯水。学佛的过程有很多的乐趣,最少也能修到心境淡定平和;修行到一定层次还有很多神奇的体验,自然生发神通。

佛家讲缘分,进了这个帖,即是有缘人。我不敢说我的理解如何如何,如果此帖能引起部分有佛缘的人,对佛教产生一些兴趣;更多的人,与佛教结个善缘,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3 16:49

人的身体不过是各种物质的组合,人的精神不过是外界在头脑中的影像。而且这一切都在不断地迁流变化。你永远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也永远无法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

一切都如梦幻,一切都如云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人生苦短,浮生若梦。

人在苍茫宇宙中,如苍海一粟,弹指一挥。

而数千年在印度产生的佛教,正是思考的这些问题,在为生命寻找一条解脱之路。

佛明白了,佛的弟子也在拈花一笑之间开悟了。

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悟到了什么?悟到了世界的本源,生命的归宿。

这种归宿,只能由自己去寻找,自己去体验。谁也帮不了谁。

所以,佛陀是导师,佛经是教材,寺院塔像是象征,僧众是师团。但这一切只是辅助,路,还得自己去走。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3 16:57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节录:

http://。chinavegan。/aixin/chen/

有的人一生过得很幸福,有的人却三餐不继,几乎朝不保夕,甚至多灾多难,大病小病不断。经典上说:“有感恩的心,便什么都有,没有感恩的心,便什么都没有”。

二十多年来,走遍全省各地,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可能的及时帮助。这些,几乎投入我们一家所有的积蓄和每年执行业务所得盈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直到今天,我们大大小小仍然省吃俭用,希望能更有效地帮助更多的人。我们拜访过不少亟待救济的可怜贫户,发觉越苦的人,越没有感恩的心,甚至予取予求,认为伸手开口,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贫户,很让人灰心,但最凄惨的,也是这类不知感恩,又无情义的绝人。许多人都有个共识,最需要同情的人,时常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人,这叫绝人走绝路,陷身绝境。

任何宗教都不希冀对方的知恩、感恩与报恩,可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