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文革恋史 > 第27部分

第27部分(2 / 2)

铁戈也极为兴奋:“怎么样封大哥,你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一显身手了。”

几天后封老大就开始施工,做一栋二十间的平房宿舍,这是个包工包料的小工程,铁戈和辛建跑前跑后为他效力。封老大原来那些“知青革司”的弟兄们更是下死力地干活,两个月后封老大净赚了几百块钱。

结账那天他把肖国雄、建筑公司黄经理、知青革司那些老部下统统请到风味餐馆摆了两桌酒。

开席前他神情激动地即席讲话:“哥们,今天这个酒很有纪念意义,这标志着我开始给自己做事了,也就是说我的事业终于起步了。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肖大哥和黄经理鼎力相助,给我搞到了工程。其次要感谢铁戈和辛建这两个小兄弟,他们一个给我出点子一个给我出资金,这样我才能够开始创业。最后还要感谢‘知青革司’的老战友们,是你们没有拿第一个月的工资,帮我度过难关才有今天的成功。我想这就是我们自己事业的起点,我要强调一下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以后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弟兄们绝不会饿肚子,我们再也不用回山里去干那每天只能拿八分钱工分的事了,再也不会为生存发愁着急。多少年来我昼思夜想的就是怎样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啦!请大家举杯,为我们初战告捷,为我们今后的事业,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干杯!”

席间封老大极为兴奋不停地向来宾敬酒,众人也都回敬他,祝贺他将来事业有成。

这天晚上封老大喝醉了,梦呓般的说着:“多少年……多少年……就为了有口饭吃……就为了……”

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回家中,他已经进入黑甜的梦乡。

有分教:

万丈高楼平地起,千寻硅步赴征途。

涓流终必汇沧海,自古梅香苦寒出。

正是:万事开头难小试牛刀,一番苦拼搏大展宏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0。…第二十九回 大下放红州狂刮武汉风

第二十九回

大下放红州狂刮武汉风

小试刀江滩上演龙虎斗

话说一九六九年初有一批武汉知青下放到红州,一些在武汉流行的“局子话”(时髦的黑话)、衣着时尚以及流行歌曲也跟着到了红州。当时是“湖北跟武汉,武汉跟汉口”,意思是说没有什么流行时尚,要赶时尚就是湖北全省跟着武汉走,武汉三镇则是跟着汉口走,汉口人的衣食住行就是湖北全省的时尚。

汉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四大名镇之首,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齐名,是长江边上著名的水码头。有人说“打码头”这个词就是从武汉流传出来的,可能是说凭武力打下一个码头从此就能威震一方,衣食无忧。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这个词直到现在湖北还在使用。

武汉知青来到红州以后不论他的家庭是什么背景,哪怕是三教九流之类出身也总是以省城人自居,有一种十分强烈的“地域优越感”。这些知青无论他是干部子女还是修鞋补袜人的后代,一律视各地市州县的人是乡里人。武汉知青一般都很团结,不管他们内部如何争斗对外却扎得很紧,他们到了红州也想打码头闯出自己的天下。

俗话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他们不懂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千里的人情,没有千里的威风,更何况强中自有强中手,自然而然就和当地人产生了矛盾。

有一个名叫梅琦的汉口高三的学生下放到红州,大概在学校时就是个头头,身边常常跟着一帮人。

梅琦的打扮是一副典型的汉口人的派头,头发永远一丝不苟地梳成大背头,头上打着发蜡连苍蝇穿着防滑鞋都站不住。夏天他上身套一件海魂衫,下身穿一条国防绿的咔叽布军裤,脚上穿一双北京布鞋,整个人看上去呈一个“A”字型。若是到了春秋之时他的上衣则换成宽大的浅灰色哈弗衣,再配上瘦瘦的拷板裤,凸显出两个苹果似的屁股,整个人又成了“T”字型。总之,这就是那时少得可怜的流行时尚。

梅琦身高一米七八,人也长得很漂亮,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吹拉弹唱都有两下子,尤其喜爱摔跤,下放到红州的武汉知青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不知梅琦怎么知道封老大是红州的“跤王”,便提出要“会会”他的要求,若是封老大不敢应战,那就是“掉底子”(文革时期武汉话:相当于北京话栽面)的表现,以后不好在红州地面上混下去,如果封老大摔不过梅琦,那就更是“掉底子”。

封老大是何等样人,这种叫板的事他见得多。

六四年他下放到白马寺公社就跟一些知青在沙滩上练摔跤,别人练摔跤是为了好玩,他练摔跤则是为了强身和防身。他认为把他们这些成分不好的人下放农村是一种社会歧视,心理不平衡,由此形成了攻击性性格。为了不受别人的欺负,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防身的本领,因此他选择了举重、拳击和摔跤。

由于条件有限他首先练的是举石担,练到后来二百斤的石担他能毫不费力地举起来。除了臂力以外他的腰腹和腿部力量也特别好,俗话叫“桩子稳”,人又很灵活,再加上一些摔跤的技巧,所以鲜有败绩。

封老大这种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性格的人绝不会做缩头乌龟,当下双方就约好到江边沙滩上比摔跤。当时还是传统规矩:一对一,旁人不得帮忙,不像现在的街头混混们十几个人打一个。

那天沙滩上聚集了几百人,有本地的青年也有武汉知青,

铁戈、姜军、辛建、柳六一和章子野都去观战。

双方定好规则是三打两胜,开始两人各胜一盘。

第三盘,双方都感觉到对手实力不凡。只见两人相互盯着对方的眼睛,围着一个看不见的圆圈打转转,谁也不敢轻易出手。武汉知青在一旁起哄,红州的年轻人也在呐喊助威。突然封老大几个虎步冲到梅琦面前,双手抓住他胸部的达拉(跤衣)往后便倒,蜷起身体双脚回收,然后用力蹬在梅琦的腹部上,只见梅琦整个人飞过封老大的头顶,仰面朝天摔在沙滩上。封老大并不松手,就势一个横滚,用身体压住梅琦的左手,右胳膊肘封住他的喉咙,左手抓住他的右手死死的摁在地上,这一招叫“兔子双蹬腿”。

梅琦很大度地认输,并邀请封老大等人到餐馆喝酒。输方请客叫做“付台子”,这也是那时的规矩。

酒席上封老大发现梅琦谈吐不俗,原来他是“武汉中学红联”的红卫兵,也是个老资格的造反派。喝着喝着众人的共同语言更多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俗话说“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于是梅琦就和封老大、姜军、铁戈、辛建成了极好的朋友。

此后梅琦便成了辛建家的常客,经常和姜军、铁戈等人云山雾罩的胡吹神侃。

四月的一天梅琦又到辛建家聊天。这天他一反常态没有穿哈弗衣,而是穿了一套五五式军装。

铁戈发现他军装的衣领处鼓鼓的,便好奇地问道:“梅琦,你那个衣领子怎么鼓起来了?”

梅琦解开衣领的第一颗扣子,露出一个花花绿绿的疙瘩。

这东西大家都没见过,不知是什么玩意儿。

梅琦一笑说:“这叫领带,冇见过吧?”说完解下领带给大家看,梅琦今天是有意臭显摆一下。

众人对这突然出现的新奇事物为之一怔,片刻后这才大笑道:“见过,在电影里见过穿西服才打领带,外国小说经常有西装革履绅士派头这样的话,你怎么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