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98部分

第198部分(1 / 2)

>

江东周郎这么快就认输了?

小小的胜了周瑜一阵,李贤不禁心中暗爽,他哪里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大占先机,不过是因为他穿越者的身份罢了。

如何换一个人,说不定马上就会答应孙策的条件。

可李贤偏偏有不同的想法:“公瑾,我听说江东人杰地灵,出了不少人物,我这里有份名单,你回去探寻一番,若是能够为我寻来,我便借给江东一千副盔甲,两千柄兵器,如此可好?”

以青州军械的行情,这甲胄、兵器可值银钱十万贯,周瑜吸了口冷气,什么人物值得这个价钱?

事已至此,只能见招拆招了,孙策连出让战争红利的条件都开出来了,其他还有什么条件是不能应允的?想到这里,周瑜当即应诺道:“名单何在?”

李贤笑着从袖间摩挲一番,一一分辨之后,他说道:“嗯,就是这份”。

周瑜接过名单心情沉重,只见上面第一排便是:步鹭、陈武、严峻,其后林林总总,约莫有二十人。

名单上很多人周瑜听都没有听说过,即便有的人略有才名,可却也不属于地方名士。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上头并没有孙策麾下的得力臣属,然而,明明应该高兴的事情,可周瑜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李贤不是傻子,他要找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

按图索骥,找到他们应该不难,可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周瑜总觉得很是别扭。

若不是李贤对名单上的人物了解透彻,周瑜真想浑水‘摸’鱼,偷梁换柱。

倘若真是可用之才的话,留在江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半晌之后,李贤笑道:“如何?”

周瑜吸了口气,道:“虽然是二十人,多数又有籍贯,可这么找下去,只怕却无异于大海捞针呀”。

如果一口应诺,岂不是显得李贤的这个条件太简单了?周瑜这种聪明人自然不会犯蠢。

“不妨事,能找出一个是一个,我隐约记得下邳的库房内还有一批军械,这次公瑾便带回去吧”

成了!李贤好歹是松口了,按理说,这时候周瑜应该大喜过望才对,可直觉告诉他,李贤所谋深远,日后吃亏的一定是江东孙氏。

想想看,一个连钱财都看不上的人物,能够入得他法眼人物绝不是等闲货‘色’。

回绝?

已经收了李贤的海图,又与人家结盟,这时候一口回绝的话,只怕孙、李双方马上就要反目成仇。

周瑜摇了摇头,他承担不起与李贤断绝关系的责任,就眼下来看,江东还需要李贤这个盟友。

“也罢,使君如此慷慨,我回禀之后必定竭尽所能,定为使君找出名单上的人”

“哈哈,不着急,只要孙伯符别见猎心喜,自己截留使用就好了”

周瑜心中尴尬不已,刚才他确实有过类似的想法。

名单在江东手中,能够找出几个还不是江东自己说了算?

只要能够确认名单上的人物确实出类拔萃,‘私’留几人,岂不是更利于壮大孙氏的实力?

然而,这个如意算盘却被李贤无情地戳破了。

想归想,周瑜自然不肯承认,他连连摇头,嘴里道:“使君把我周公瑾看成什么人了?有道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使君对江东如此厚待,江东又怎会忘恩负义?”

李贤咧嘴笑道:“公瑾的品‘性’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那使君拭目以待便是”

“嗯,让人背井离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地方,日后公瑾尽管派人开口”

周瑜涨红了脸,三千副军械,十万贯钱,不过是换二十个人罢了,如果江东连这点能耐都没有,那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多谢使君美意,不过,寻人一事不可闹得众人皆知,免得引起他人警觉,我回去之后先派人暗中寻人,若是事成,自然皆大欢喜,真要是遇到难处,再说与使君知晓,不知可否?”

“可以,就这么定了!”

用三千副军械换来二十个人才,李贤想一想就觉得赚大了。

步鹭、陈武、严峻之辈要么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要么便是东吴四君中的牛人。

史书上写的明白,在孙策打天下,孙权建立孙吴政权之际,这些人物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能够趁此机会,虎口拔牙,抢先夺取这些英才的归属,便是不为己用,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他们成为敌人的助力。

当然了,李贤明白,名单上的二十人,孙策肯定不可能全部找出来,对方肯定会做手脚。

不过,只要找出三五人,李贤也就赚大了。

军械没了还可以打造,而人才没了可就找不到了。

幸亏前些日子路途寂寞,将脑子的各家武将过滤了一遍,要不然的话,今日见了周瑜还要忙‘乱’一番!

得了准信,周瑜心情复杂,失魂落魄地离开了郡府。

李贤却得意非凡,他认为自己想到了一条绝户计。

公孙瓒、吕布不是有求于自己吗?

那便照葫芦画瓢,让他们也找人!

地盘扩大之后,李贤的招贤馆虽然招揽了不少人才,可距离他心中的数量还是欠缺了不少。

如果这绝户计真能实行,哪怕只有一成的人愿意为李贤效力,这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

第三百五十三章渡河

青州有四国两郡,北海国、乐安国、济南国、齐国、东莱郡尽归李贤麾下,唯有平原郡落入他人手中。

平原郡原本是刘备的地盘,可自打曹‘操’、袁绍合力将其赶出平原城之后,这块黄河两岸的沃土便成了袁绍、曹‘操’的势力范围。

当时,为了防止曹、袁之间起冲突,双方划河而治。

黄河以北归袁绍,黄河以南归曹‘操’。

曹‘操’讨伐徐州之际,吕布异军突起,一时之间,兖州各地纷纷改旗易帜,只有曹丕、程昱等人坚守的下鄄城、东阿、范三个城池还在曹军麾下。

大势如此,兖州之外的平原郡自然随‘波’逐流,成了吕布治下。

兴平二年三月,平原郡内蜿蜒盘旋的黄河水流急湍,只在少数地势平缓的地方建有木桥。

河北大将高览率领两万兵马抵达平原郡以来,与之相邻的济南国、乐安国戒备森严,便是吕布治下的黄河北岸都时不时有游骑巡弋。

陈宫、周仓要么知晓兵法,要么身经百战,他们自然明白守护渡口河道的重要‘性’。

不过,守军的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在每一个渡口附近摆上重兵,那样的话只会给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可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自然也不是个好主意。

高览两万兵马中足有三千骑兵,若是被这股骑兵寻得空档,突击而入,往后再想堵住高览的兵马,无异于痴人说梦。

平原郡内几乎没有多余的山地,只要骑兵过河,马上就是一览无余的局面。

平原决战,骑卒的优势要远远大于步卒。

在平坦的土地上,马匹的冲势可以发挥到极致,而骑军的骑‘射’也完全可以大发神威。

如果高览学到了乌桓民族那等狡猾的战术,落败的一定会是守军。

曾有人提出拆桥的绝户计,这倒是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可河上的木桥建之不易,拆毁容易建造难。

谁也不知道高览会从何进军,换言之,没有人知道这场尚未开始的战争会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

这种情况下,广布哨探,大军养‘精’蓄锐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日,在距离黄河渡口不过四里远的地方,六名身穿皮袄的河北军士小心翼翼地划船过河。

为了防止高览用木船搭建浮桥,早在河北军抵达之前,青州兵便将河流中的大小船只集中做一处。

吕布麾下大将宋宪照葫芦画瓢,也将木船搜集起来。

等到高览四处征召船只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方圆数十里范围内,河水中再也没有一只可供使用的船只。

大军过河没有木船是万万不行的,无奈之下,高览只得采取暴力手段,裹挟了一匹匠工,让他们打造木船。

几个月的时间下来,高览倒也凑出了几十只河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