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65部分

第165部分(1 / 2)

>

晋文公重耳流落在外的时候,赵衰、狐偃在晋国积极活动,后来终于借助秦国的力量重新将其接回国内。

执掌权柄之后,晋文公投桃报李,赵氏、狐氏在晋国势力大涨。

眼下,陈登奉迎李贤,颇有些狐偃迎文公的意味。

历史上,开国拥立之功足以使人公侯万代,陈登一路行来,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李贤值得投注!

两日之后,大军抵达莒县。

兵马增多之后,粮秣消耗极快,原本李贤打算从青州多带些粮秣备用,陈登觉得带上它们耽误时间,反正徐州境内有的是粮秣,只要打出陶谦的旗号,想必无人敢于搪塞。

陈登一番好意,李贤自然不会拒绝。

可谁知道,事到临头竟然出了变故。

莒县城‘门’口,陈登与李贤打马而立,前往叩‘门’的卫卒来报,城内县令拒不开‘门’,更不打算提供粮秣。

陈登闻言之后勃然大怒,是他一力揽下了粮秣补给的差事,现在,莒县如此不给颜面,岂不是让李贤看了笑话?

“城上何人值守?我乃司农校尉陈登,此番奉陶使君之命引领青州李使君至此,还不快快开‘门’!”

城上守军窃窃‘私’语,不多会儿,一名校尉模样的郡兵大声回话:“我家县令有令,除非陶使君亲至,不然绝不提供一粒粮秣,陈校尉,对不住了,请回吧”。

陈登大怒,“你家县令姓甚名谁?”

“陈幽是也”

提起陈幽,徐盛忍不住打马上前,涩声说道:“这陈幽往年与我有仇,此番怕是故意报复我的”。

徐盛这么一提醒,李贤也记起来了,之前他前往狗儿山救援马雍的时候就与陈幽打过‘交’道,当时李贤还使人打了陈幽的儿子,现在看来,对方应该是在公报‘私’仇。

陈登暗恨陈幽不识抬举,下邳陈氏是徐州有数的名‘门’望族,绝不能让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如果连一个县令都不把陈氏放在眼里,那陈登还有何颜面?

“让陈幽出来答话”

城头一阵噪杂,片刻之后有人答话:“我家县令身体抱恙,正在府中静养,无法见客”。

陈登怒极反笑,“好,好一个陈幽!转告你家县令,下邳陈氏陈元龙记得他今日之恩!”

下邳陈氏,这可是声望不下于陶谦的名‘门’望族。

听闻惹到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躲在暗处的陈幽吓得脸‘色’煞白,然而,片刻之后他低声喝斥道:“怕个鸟,我背后有二公子撑腰,等到二公子执掌大权,谁能把我怎样?”

提到二公子,郡兵们方才平稳下来。

李贤本想为陈登出头,可对方摆明是想自己处理此事,如果李贤贸然‘插’手,反而会刺‘激’到陈登。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涉及到家族颜面的事情,绝对不容妥协。

陈登抛下狠话之后拂袖而去,嘴里道:“李使君,走吧,今日之事让你见笑了,五十里外有座东安城,我们到那里补充粮秣吧”。

李贤微微颌首,陈登没有说什么报复的话,可他言语间早已经把意思表达的很明白。

无论李贤能否执掌徐州大权,下邳陈氏绝对不会放过陈幽!

军中的粮秣还够两日之用,抵达东安城之后,陈登顺利取来了粮秣补给。

除了陈幽这样心怀叵测之辈,没有人敢与下邳陈氏作对。

大军休整一番之后,陈登脸‘色’依旧难看的很。

老虎不发威,一些鼠辈便敢锊虎须,实在是令人生厌。

过了东安,陈登草草写了一封书信,然后使人快马送往下邳城。

出了这种事情,陈登必须要找回场子,若不然,下邳陈氏岂不是成了任人折辱的角‘色’?

陶谦虽然病入膏肓,可以陈氏的能力,整治一个县令易如反掌。

当然了,陈登还可以选择借助李贤之手来完成报复,可那样的话,岂不是显示不出陈氏的力量?

陈氏的实力越大,以后能够取得的利益便越多。

原本陈登还在忧虑,不知道怎么展示肌‘肉’,现在倒好,莒县陈幽不知死活,活蹦‘乱’跳的像只公‘鸡’,陈登便打算用他来杀‘鸡’儆猴!

李贤一向信奉拳头大就是硬道理,那一日陈幽在莒县无礼相对,如果不是有陈登在一旁,李贤早就派人攻城了。

什么谦让礼恭,倘若没有强大的实力,一味的退让只会让人看不起。

不过,得罪了陈登,陈幽肯定活不长远。

。。。

第三百一十三章臧霸投靠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莒县令陈幽自寻死路,李贤懒得去理会,到了他这个层次,一个县令压根不值得他‘浪’费多少‘精’力。访问:。

真正让李贤辗转反侧的事情却是臧霸派人传来的那个消息:陶应与刘备勾搭到了一起。

一个陶应不足为惧,可加上心思深沉的刘备,两者之间绝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陶应毕竟是陶谦的次子,如果论血缘关系,他比李贤更应该继承州牧这个位置,在下邳城,肯定会有不少人支持这位陶氏二公子。

陶应有人脉,刘备有军力,他们两人会采取什么措施才阻止李贤掌权呢?

徐庶、徐干都不在身边,李贤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赵云一向不善于谋略,徐盛虽然有勇有谋,可李贤觉得他与自己的水平相差不大,唯一一个可以算作谋士的陈登,此人又是徐州人士,眼下还没有到危急时刻,李贤不打算表现的太过猴急。

不过仔细想一想,陶谦当着那么多的面亲口许诺让李贤执掌徐州,又派出陈登做使者,亲自前往青州奉迎,倘若陶谦出尔反尔,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人一定是下邳陈氏的人。

陈氏、糜氏的利益早已经与李贤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李贤有事,他们一定不会坐视不管。

想到这一点,李贤觉得安稳多了,反正还有一万多兵马在手,实在不行就来硬的!

打马行在军卒之间,李贤欣慰地发现,无论新卒还是老卒,他们全都‘精’神抖擞。

长途跋涉虽然辛苦,然而军卒们却没有显‘露’出一丝颓‘色’,他们都已经听说了,李使君马上要执掌徐州大权。

青、徐两州刺史,这样的权柄只是想一想都让人兴奋。

过去的日子已经充分说明,李贤是一个好官儿,他从不克扣军饷,对下属很是优待。

有道是良臣择木而息,李贤的地位高了,权力大了,他麾下军卒的待遇肯定会水涨船高!

对青州兵来说,他们巴不得李贤的官儿越做越大,这样他们才能谋取更多的好处。

兵卒们心满意足,然而,大军过境之后,徐州的百姓却有些心惊‘肉’跳。

来的是谁的人马?

曹‘操’兵寇徐州的时候,李贤曾经率领万余兵马在徐州来了一次“武装游行”,这一次,北海军的兵马更多,装备更‘精’良,沿途间,顿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当然了,绝大多数乡堡村落都紧闭寨‘门’,严防死守,在这个‘混’‘乱’的年月,兵和匪往往没有本质的区别,流匪过后,百姓‘鸡’犬不宁,‘乱’兵过境,一样雁过拔‘毛’。

之前,徐州闹过黄巾,那时贼寇与官军多次劫掠百姓,直到今日,乡民依旧留有‘阴’影。

明盔亮甲,杀气冲天,这样的军卒一旦发起狠来,什么样的院墙、村堡也抵挡不住!

瞥见李贤大军军威之后,不少乡民担惊受怕,他们生怕家园受损,家人受辱。

有脑子灵泛的,早已经准备了粮秣,只等军将开口便送出堡外。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支数量过万的军马竟然过村而不入,即便是到了用饭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叨扰百姓,而是在野外煮食。

刚开始,陈登试图邀请李贤进入乡堡,开个小灶,改善伙食,然而李贤却婉言相拒,他说要与军卒同甘共苦。

陈登也是个聪明人,他当即明白,李贤此举是为了拉拢人心。

自那以后,陈登便与李贤一道,同在野外用餐,军卒们吃什么,他们便吃什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