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27部分

第127部分(1 / 2)

>

无怪乎连虎豹骑都败在东莱军之手,有这等铁骑,自然胜算大增。

太史慈、李贤刚刚入城,孔融就得到了消息。

东莱军、北海军可以说是孔融麾下最为‘精’锐的两支人马。

虽说太史慈与李贤过往甚密,这偏离了孔融的设想,可眼下,两人都没有‘露’出桀骜之意,孔融自然不好发作。

其实孔融也明白,臣强主弱非长久之道,可如今北海国四面皆敌,孔融实在不敢冒险作出自毁长城的事情。

估‘摸’着李贤、太史慈差不多应该到了,为了以示重视,孔融亲自出府相应。

远远看见孔融的排场,李贤与太史慈便翻身下马,他们没有托大,老老实实地施了一礼,道:“末将见过国相”。

孔融不经意地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李贤、太史慈虽然打了胜仗,却还是恭顺依旧,这样以来,那不得已的计划就可以拖延一番了。

“二位快快请起,力退曹‘操’,你们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起来厅内详谈”

“喏!”

入府之后,各分主次落座。

孔融坐在上首主位,李贤坐在左则,太史慈坐在右侧,三人面前都有一张木案,案上有酒有‘肉’。

拍了拍手,示意奴仆自行退下。

孔融端起一碗,道:“来,此碗酒水我敬你们,满饮!”

李贤与太史慈笑道:“应该我我们敬国相才对,满饮!”

说罢,两人一饮而尽。

“咕噜噜”,孔融也把酒水喝光,他抹了抹嘴,道:“爽快!”

酒桌上是增进感情的最佳所在,接连几碗酒水下肚,孔融与太史慈、李贤的话都多了起来。

借着酒劲,孔融问了李贤一句:“兖州大‘乱’,我军可否挥兵击之?”

看样子,孔融对曹‘操’的威胁耿耿于怀,这一次,竟然甘愿冒着折损声望的危险也要围剿曹‘操’。

谁说孔融是君子!哪有趁火打劫的君子?李贤心中自嘲,他笑道:“兖州如今有吕布、刘备、曹‘操’三股实力,如果我们横‘插’一杠子,难保北方的袁绍会不会干涉其中,到时候可就是五家‘乱’战的局面了,我军刚从徐州回转,我认为需要好生休整一番再做计较”。

孔融也不恼怒,他平静地颌了颌首,又问太史慈:“子义以为如何?”

“维中说的没错,曹军虽然折损了三万多人马,可手中依旧有六万大军,实力不容小觑,那吕布占据兖州多地,与曹‘操’之见必定会分个你死我活,倘若我们这时候加入其中,只怕会吃力不讨好,胜了,兖州也不是我们的,可若是败了,那岂不是做了赔本的买卖?”

太史慈生动的比喻触动了孔融,刚开始,他只觉得曹‘操’是北海国最大的敌人,只要有机会削弱他的实力,孔融都不想放过,

可现在经过李贤、太史慈这么一解释,孔融当即明白自己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据说如今东莱军、北海军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人马,这与曹‘操’动辄六七万大军的数目比起来相差甚远,真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北海国可就再无强军了。

只为了出一口气,为了消除潜在的威胁便要作出这么大的赌注,孔融思虑再三,还是下不了决心。

。。。

第二百六十章回家

孔融毕竟不是曹‘操’这等枭雄,他优柔寡断,少有主见,很容易被人左右,眼瞧着麾下两员大将李贤、太史慈都不同意出兵兖州,他思虑一番之后也就熄了讨伐曹‘操’的念头。

不过,大军南征徐州,斩首三万有余,又斩杀了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俘虏了于禁、李典,这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大捷。

如今,面对功臣李贤、太史慈,孔融自然不会装腔作势,摆出主公的架子,相反他时刻要作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这样才能确保李贤二人不会心生他念。

都昌城,东莱军、北海军联袂大胜曹军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

消息传来,北海国的百姓都觉得与有荣焉,他们在面对外地客商的时候显得更加自信、

以往在面对各路豪强的时候,孔融总是担心他们会将战火引入北海国,那样的话,没有强力的军备,北海国只能任人宰割。

好在并州、兖州、辽东战‘乱’不休,各地军阀自顾不暇,这才给了北海国苟延残喘的机会。

现在,孔融麾下有了声名在外的李贤,又有了新练成军的北海军,即便对上袁绍、曹‘操’,孔融都有了充足的底气。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李贤,北海国能否存在至今还是个问题,孔融永远也忘不了管亥大军围城时候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他盼星星盼月亮等待援军,可寄予厚望的几个故‘交’好友没有一人前来救援,最终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李贤拍马赶到,‘逼’退了管亥。

孔融之所以对李贤再三容忍,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顾及李贤的救援之功。

厅内,三人闲谈了一阵子,话题不知不觉转移到了陶谦身上。

对于这位老友,孔融颇有微辞,“陶恭祖教子无方,竟被逆子出卖,这就是养虎不成反被害呀”。

话语间,孔融依旧对上一次陶应出兵讨要米粟的事情耿耿于怀。

李贤正‘色’道:“陶应狼子野心,陶使君却依旧被‘蒙’在骨里,若是被这等‘阴’险小人上位,只怕北海国永无宁日”。

太史慈也‘插’言道:“我听说下邳破城之前,曹军粮秣早已经告竭,若不是出了内贼,曹‘操’是无法攻入城中的”。

陶谦吸了口冷气,道:“陶应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贤与陶商‘交’谈了一夜,对下邳城内发生的事情颇有了解,当下听他说道:“据说下邳城内世家大族分成两派,一派支持陶商,另外一派拥戴陶应,曹军破城那晚,亲近陶应的大族都逃出了城外,而支持陶商的那些家族伤亡惨重”。

孔融连连摇头,道:“逆贼当诛,不行,我得写封书信告知陶谦,让其多加小心”。

李贤乐见其成,反正他也瞧着陶应不顺眼,如果陶谦真能将陶应拿下了,这倒省了他很多心思。

换言之,即便孔融的密信被陶应截留了,陶应若是报复也只会向孔融寻仇,而不是他李贤。

又谈了一阵子,孔融允诺李贤、太史慈,让他们二人酌情扩兵,钱粮、军械事宜郡府会大力支援的。

对此,李贤自然喜闻乐见。

与曹军厮杀过后,李贤开始意识到兵马不足的问题,之所以没有草率增兵,就是顾及孔融的想法。

眼下,孔融松口,李贤便决定大肆招兵,他打算增兵至两万人。

在这‘乱’世纷纭的年月,万余兵马真的不足以改变什么。

要知道,李贤的敌人是曹‘操’,是袁绍,他们可都是拥兵十多万的大军阀,有这样的对手,没有三四万兵马,难免会生出顾此失彼的感觉。

眼下,虽说李贤手中掌握了不少先进的军械,可这些技术进步并不足以完全弥补军士数量上的优势。

古代战争,总而言之还是拼的人海战术。

这就好比聚众斗殴,自然是人多的一方底气更足一些,战场厮杀也是如此。

孰强孰弱斗过才知道,可数量的多寡却是一目了然,是能够最先影响到军心士气的。

李贤在府内赴宴的时候,他的亲卫也有人款待,毕竟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汉子,孔融也不想留下刻薄寡恩的话柄,所以对他们也很是照顾。

从郡府中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候了,李贤与太史慈在孔融的陪同下用过了庆功宴,又婉拒了陪‘侍’的舞‘女’,后来,太史慈回家陪他的妻子去了,李贤也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数月未见,孔黎似乎丰腴了少许,尤其是她‘胸’前的‘玉’兔颤颤巍巍的状似变大了几分。

“夫君,黎儿今日好看吗?”

“好看,我家黎儿最是貌美,为夫喜欢的很”,说到这里,李贤的呼吸已经有些沉重了。

“真的吗?”孔黎虽然扭扭捏捏的,可她那惹人生怜的表情却分外动人。

李贤哪里还把持的住,在外头,他不愿意沾‘花’惹草,可回到自己家中,他顿时化身为禽兽。

“嗷……”李贤只觉得自己头脑发热,接下要做的事情完全不由自己作主了。

“夫君,衣服,等妾身服‘侍’你褪了衣物再来可好?”

“夫君,蜡烛,熄了烛火可好?”

“夫君……”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