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26部分

第126部分(1 / 2)

>

事已至此,思虑如何扳回一城,反败为胜这才是正经事,一律的追究责任,非智者之道。

曹‘操’深暗此道,他知道,这时候褒奖的效果远远好过于追究责任。

军心低落的时候,鼓舞士气才是要紧事。

眼下,吕布盘踞濮阳城,仓促出兵反而容易为其所趁,倒不如好生整备军士,以待大战。

吕布、陈宫得知了曹‘操’率军抵达的消息,却也没有挥兵来犯。

一时之间,兖州风平‘浪’静。

徐州郡内,陶谦回返下邳城。

原本繁华的郡城此时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死相极惨的无辜百姓。

观者触目惊心,而陶谦潸然泪下,自此一病不起。

陈登的家族在曹军抵达之前顺利脱逃,倒是逃过一劫。

战后,陈氏与糜氏等大族齐心合力,共同救济流民、修缮城池。

借此,陈、糜等大族倒是赢取了不少民心。

曹‘操’虽然退走了,可徐州百姓对他的恨意却未曾消退。

至于徐州牧陶谦,此役过后,百姓对其再无敬畏拜服之心,文不能使民安居乐业,武不能保境安民,这样的州牧留之何用?

徐州郡外,曹仁终于还是摆脱了李贤的追赶,他下令麾下兵马全速行军,务必早日抵达兖州。

在徐州百姓看来,是李贤的兵马驱赶了曹‘操’,‘逼’退了曹‘操’的七万大军,所以当李贤试图北返的时候,百姓们纷纷挽留。

无奈之下,李贤只得转道琅琊,并且许诺若是曹‘操’再度来袭,他还会前来救援,如此这般,百姓们才依依不舍地放任东莱军离去。

行军途中,徐庶向李贤笑道:“恭喜使君,一战尽收徐州民心,他日若是使君再临,百姓必定倒履相迎”。

李贤倒没有这么自负,眼下他仅仅是北海都尉,若是占据徐州,只会为人不齿。

“先生说笑了,陶谦在徐州的实力根深蒂固,可不是我一个外来户能够撼动的”

徐庶笑而不语。

李贤又道:“先生认为陈宫为什么会反叛曹‘操’?”

众所周知,曹‘操’入主兖州离不开陈宫的大力相助,而曹‘操’对陈宫也颇为信赖,大军出征徐州的时候,将东郡军政大权全部托付给陈宫。

谁曾想,转眼间,陈宫就与张邈、张超等人背曹迎吕。

如果说,陈宫只是为了边让的个人恩怨就作出这等抉择,显然有些于理不通。

徐庶略一沉‘吟’,嘴里道:“陈宫陈公台‘性’格刚直,有烈‘性’,依我之见他是不会因‘私’废公的,其中必有隐情”。

李贤深以为然,“若有机会我得好好会一会这陈宫,若不是他,我与曹‘操’之间还得有一番恶战”。

想来也是,如果曹军后路无忧,曹‘操’绝不会退的这么仓促,而作为杀害夏侯渊的凶手,李贤难逃一劫。

要知道,曹‘操’可是有七万大军呀,就算东莱军与北海军再厉害,在面对七万大军的时候也绝对不可能全身而退。

曹‘操’讨伐徐州,吕布、刘备才是最大的赢家,而李贤虽然赢取了民心,可明面上,他的损失远远大过于收获。

当大军途径缯县的时候,陶谦长子陶商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追了上来。

李贤毕竟是救援徐州的大恩人,虽然曹‘操’还是屠了小沛、下邳两城,可如果不是东莱军的缘故,说不定徐州郡的损失更大,于情于理,陶氏父子都应该略表心意。

曹军退却之后,李贤的兵马也退走了,没有邀功请赏,更没有大肆劫掠,事了拂身去,这是何等的‘胸’襟?倘若陶谦置若罔闻,必定会为千夫所指。

陶谦自然不会作出这等蠢事,因而,即便他身在病榻上,还是不忘差遣陶商,让他速速追上东莱军,奉上钱粮米粟,表达谢意。

。。。

第二百五十八章结交陶商

与曹军厮杀数阵,东莱军折损了四千兵马,而太史慈的北海军也折损了三千人,他们虽然俘虏了五千曹军,取得了斩首两万有余的辉煌战绩,可归根结底,这原本是一场与北海军无关的战事。

倘若李贤、太史慈在北海国内坐山观虎斗,那他们麾下的兵马便不会有任何伤亡,更不会杀死夏侯渊,成为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

陶商为人本分、厚道,授命追赶李贤之后,他快马加鞭,不曾有片刻懈怠。

好在李贤兵马众多,军中又有伤卒,没有行的太快,这才让陶商及时追上。

李贤与陶商是第一次见面。

若论岁数,陶商甚至比李贤还大了七八岁,可此番面对李贤,他却不敢有半分倨傲之‘色’。

“李都尉跋涉救援之恩,我徐州军民铭记于心,请受我一拜!”

说罢,陶商就要行大礼。

这礼要是施完了,那恩情可就还了个差不多了,李贤自然不会受这等虚礼,他搀起陶商,道:“万万不可,兄长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陶商只觉得双臂被一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拿捏住了,动弹不得,当下苦笑道:“李都尉,你好大的力气”。

“啊,失态了,失礼了”,李贤好一尴尬,嘴里又道:“如果子忧兄不见外,还是唤我表字好了”。

陶商将酸麻的臂膀活动了一番,笑道:“固所愿耳不敢请也,久闻维中智勇双全,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呀”。

“子忧兄过谦了,全赖将士用心,如若不然,我早已是路边一具骸骨”

陶商不会把李贤的自谦之言放在心上,之前他可是记得清楚,陶应兵寇北海郡,试图敲竹杠、谋取钱粮的时候,数万徐州兵马就是败在了李贤之手。

从那时起,陶商就对李贤有了兴趣。

后来,曹‘操’大军压境之际,原本寄予厚望的刘备兵马不见踪影,反而是素有间隙的北海国派来了援军。

以德报怨不过如此,陶商对此铭记于心。

“这是我徐州军民的一番心意,请维中笑纳”,稍寒暄过后,陶商将礼单‘交’给了李贤。

陶商不像陶应那般心怀叵测,他对领军前来的李贤很是感‘激’,所以递‘交’礼单过后,他非但没有半分不舍,反而觉得有些对不住李贤。

人家千辛万苦跋涉而来,事后一副超然物外的模样,于情于理,徐州郡都应该备上厚厚的一份大礼。

只是,徐州首府下邳为曹军劫掠一空,便是府库都为贼人所掳,如果不是富家大族群起响应,说不定这这几十车酬谢的礼物都凑不出。

“下邳毁于一旦,府库多年积蓄付之一炬,此番酬礼过于寒酸,贤弟莫怪,他日定会另备厚礼奉上!”言语间,陶商显得有些过意不去。

李贤笑道:“子忧兄太过客气了,徐州与北海国‘唇’亡齿寒,那曹‘操’狼子野心,若不齐心拒曹,早晚会为其所害”。

自古以来只有邀功请赏,假途伐虢的小人,像李贤这般坦‘荡’的君子却是绝无仅有了。

陶商松了口气,他对李贤的好感攀升不止,嘴里道:“世人都言孔北海仁义无双,依我之见李都尉有过之而无不及!”

涉及到上司孔融,李贤当即三缄其口,嘴里道:“子忧兄过奖了,我不过是授命前来罢了,至于这些财物,陶使君还是太过客气了,眼下徐州百废待兴,这些财物用来修缮房屋、安置百姓便好了,我军北归,只要不曾短缺了米粟便可以了”。

东莱军南下途中的粮秣一直是由徐州供给的,此番北归,沿途间损耗的粮秣也是由沿途的郡县负责,这是陶谦允诺过的。

讨要粮秣的时候李贤可不是个翩翩君子,谁要是与他作对,绝对会生出悔不当初的感觉。

眼下,李贤打了胜仗,徐州官吏豪族更不敢得罪与他,如此枭雄,巴结还来不及了,能够献出些粮秣结个善缘,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仅仅是要些粮秣?李贤要求如此之低,连陶商都听不下去了,他连连摇头,道:“不可,万万不可,维中若是坚辞不授,让我怎么回去‘交’差?”

李贤还未开口,陶商又说道:“难道维中是觉得钱财过少,入不得你的眼睛?”

“那倒不是”

“那便莫要推辞了”

“好吧,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

陶商这时候才松了口气,道:“他日若曹‘操’再度挥军寇边,还要劳烦维中贤弟走一遭呀”。

李贤笑着应诺:“曹‘操’后院失火,按照常理来讲,今年应该没有‘精’力犯境了,不过兄长放心,他日若有所需,即可派人来报,我必会舍命相陪”。

陶商大喜,他等的就是这句话:“贤弟爽快,如此,为兄便先行谢过了”。

李贤心道,你倒是不用这么客气,他日我占据徐州之时,你不要给我添‘乱’就是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