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3部分

第13部分(2 / 2)

“出酒咯……”

这一次,没了第一锅的杂质,一股香醇的味道顿时弥漫开来。

所有人都惊喜交加,只是闻着味道就能想象的出,这一定是难得的美酒。

要不是顾及李贤在场,酒师帮工们当场就要欢呼一番。

辛苦了这些时日,终于成功了。

那些赏钱也该到手了……

对了,这高粱酿酒的主意还是李游缴出的,要不是他现场指挥,谁也不知道第二锅高粱酒才是真正的美酒!

李贤拿起酒勺,舀了一勺敬过天地之后自己泯了一口,味道很是不错,比之前的水酒强了很多,他喜道:“都尝尝,都尝尝”。

酿酒之人哪有不好酒的?

闻着酒香,酒师们肚里的酒虫早就蹿个不停了。

李贤开恩,酒师们哪里还会谦让。

一坛酒水没多久就被喝光了。

“美酒,好酒,哈哈,没想到我毛五也能酿出这样的美酒,真是快哉,美哉!”

“狗屁,没有游缴,哪有这美酒?对了,这酒还没有名字,还请游缴赐名”

哪里都少不了溜须拍马的人才,不过不得不说,这一番话让李贤很是舒服。

酒嘛,名字一定要响亮吉庆,琅琅上口。

李贤只是片刻就想了个名字,道:“就叫二锅头吧。”

“二锅头,名副其实,游缴高才!”

又是一通马屁奉上。

李贤笑骂道:“好了,答应你们的赏钱待会儿就会送过来,既然已经酿出了好酒,以后你们每月的工钱加上五成!”

“我等多谢游缴”,没有谁会嫌钱多的,李贤如此大方,自然又引得酒师们大声赞叹。

酿出了好酒,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销路了,不过,背靠糜氏这座大山,李贤哪里会担心销路?

整整六坛二锅头运往了即墨城,李贤带了个口信给糜老九,让他想办法把消息传递给糜三公子,日后定有厚报。

糜老九早已经被李贤养肥了,虽说糜三公子不容易见到,不过只是传个信的话,也费不了什么大事。

只是,尝过二锅头之后,糜老九也被香醇的美酒深深地打动了,要不是担心交不了差,他甚至生出偷梁换柱的念头……

初平元年冬月,黄巾军渠帅管亥率贼军六万兵寇北海郡,围都昌。

都昌是北海郡城所在,北海相孔融在这里屯兵六千,本来还想参加讨伐董卓的大战,没想到却被黄巾军盯上了。

漫山遍野的贼寇铺天盖地而来,亏得都昌城高池深,贼寇才没有一击得手。

不过,以孔融的能力,都昌城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因为,就在两军交阵的第一回合,孔融麾下大将宗宝就被管亥斩了……

一时间,草寇并起,潜伏在北海与东莱交界处的张饶部也从沂蒙山挥军杀出,兵锋直指夷安。

夷安是大城,地处要害,北可往都昌,东可去即墨,一旦失守,整个东莱郡便门户大开,再也没有可守之地。

相对比夷安,小小的介亭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黄巾军之所三番两次的死灰复燃,靠的就是他们裹挟流民的能力。

这一次,为了搅动局势,增加乱民规模,贼帅张饶依旧派出三百人前往介亭,他给贼兵头目定下的要求是,六日之后麾下必须有三千人马!

三百人就想拿下介亭?

李贤觉得这是个笑话,可其他人却不这么认为。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贤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

第二十八章初战黄巾不按套路。。。

萧瑟的寒风中,三百名头缠黄巾,手持利器的贼军正立在城下。

为首一人骑在马上,对着城头叫嚣道:“城头的官贼你们听好了,渠帅张饶已经挥兵杀往夷安城,孔融孔北海也被我们渠帅管亥的大军团团围住,用不了多久,这东莱便全是我们黄巾军的天下了,只要你们打开城门,或可免一死,不然,鸡犬不留!”

介亭县令立在城头瑟瑟发抖,他身边的县尉、县丞都是一副吓破胆的模样,只有游缴所的李贤不为所动。

宛若溺水之人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介亭县令瞪大了眼睛,不无期待地问道:“维中,你觉得城池守的住吗?”

维中是李贤的表字,既然到了古代,就须得入乡随俗。

李贤抬头看了县令一眼,心中腹诽,真是个贪生怕死的蠢材,只不过是三百人就把他们吓成这副模样,那如果来的是三千人,岂不是直接弃城逃亡了?

腹诽归腹诽,李贤嘴里还是笑道:“县尊放心,方圆三十里之内早已经坚壁清野,贼寇无法就食,坚持不了多久的。”

县令松了口气,坚壁清野的主意是李贤出的,当时他还不以为然,只是碍于糜氏的面子才应了下来,如今来看,幸好听从了李贤的建议,不然,若是黄巾贼裹挟了乡民,只怕来的就不止这三百人了。

李贤这么一分析,县令当即有了几分底气,他手指城下,道:“贼子猖狂,谁可为本官取他性命?”

马背上的贼寇一直在注意城头的动静,听到县令要取他性命,他不禁吓了一跳,急忙拍马后撤。

可等了半晌,城头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贼寇大笑:“哈哈,官贼无能,某家大好头颅在此,谁来取之?”

身后的三百黄巾军卒都是百战精锐,他们见头领凶悍,当下也是高声呼喝:“谁敢一战?”

城头一片死寂,李贤没挽过硬弓,自然射不到百步开外的贼寇,他只好向刘七求助,哪知道刘七也没有把握。

谁都知道,在这兵临城下的当口儿,能否一击毙命格外重要。

刘七不想因为今日这事,冒险丢了神射的名头……

堂堂的大汉官军竟然被一介流寇嘲笑了,介亭县令勃然大怒,他再度咆哮道:“贼子猖狂,欺我介亭无人否?谁肯为我取此獠项上头颅?”

李贤深吸一口气,抱拳应诺:“某愿领兵前往!”

县令看了李贤一眼,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关上城门,仰仗地利、人和,官军只胜不败,可要是出城迎战,那胜负就在两可之间了。

城中兵勇虽有一千八百人,可却都没经历过战事,倘若李贤败了,只怕人心惶惶之下,连城都守不住。

斟酌了一番说辞,县令正要回绝李贤,又听他解释道:“贼寇长途跋涉而来,气势早已经衰竭了,反观我军养精蓄锐多日,当可一战,而且,贼寇只有三百人,我大汉官军哪有怕了他们的道理?”

这么一说,县令当即明白了,要是再不出城,城内守军的士气就会出现大问题。

毕竟都是些没上过战场的新兵,高昂的士气对他们来说格外重要。

况且,谁也不知道黄巾军有没有援军,如果张饶再派一波人马过来,那时候,介亭又如何守得住?

考虑再三,县令只得开口:“也罢,维中,你且多加小心!”

李贤大笑:“县尊宽心,我去去就来。”

说罢,城门大开,李贤带着四百人马出了城门。

城外的黄巾军大喜,他们不怕野战,就怕官军龟缩不出。

原本还想到附近的村落里裹挟些流民吃食,哪知道村子全都人去屋空,唯一有人烟的地方又围着一圈高大的石墙,攻了几次也没有得手。

这样下去的话,一旦官军闭门不出,大家饿也得饿死了。

好在官军禁不住挑衅,出门迎战了。

只要杀败他们,趁着溃军入城之际就可以一击夺城!

张饶麾下的这伙黄巾军都是老兵,他们数量不多,但久经百战。

同等数量的官军在这些黄巾眼里完全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李贤与他的四百人马出城之后,厚重的城门便吱嘎嘎关上了。

黄巾贼帅大为惊讶,他怎么也没想到几百名官军就敢出城。

再看这伙官军手中的武器,那绿油油的模样,怎么看怎么像是毛竹。

不是说东莱富庶吗?怎么连官军都用不起武器了,还要拿毛竹来充数?

这样也好,待会儿砍杀起来也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