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一下,语气放沉,“圣人说了,这全火器是大势所趋!因为……士爵、八旗的武力终究要衰弱的。开国一代,都是能吃苦中苦的人,在吃苦这方面,他们的子弟肯定不如。到时候,大明的武力就只能依靠优秀的职业军官和全火器的步兵来维持了。”
士爵、八旗制度,虽然是陈德兴一手建立的,但是陈德兴从来都不认为这些士爵、八旗能够一代代的出精兵。即便是现在这代还处于顶峰的士爵、八旗,他们的战斗力还能保持多久?他们现在大多是奔三的大龄青年了,再过十年可就是奔四的大叔了。在这个时代,都是当爷爷的人了,还能打仗?
因此,现在已经是时候考虑让大明的步兵向全火器过渡了!当然,过渡的过程只能是循序渐进,一蹴而就是不行的。在滑膛枪技术成熟之前,扔掉弓箭可不是什么理智的做法。
历史上朱明王朝的半吊子火器军不就被满清的冷兵器给打垮了!
郭侃仿佛深有感触,点点头道:“倒是这么个理儿……他们蒙古人就衰弱的厉害,成吉思汗那会儿的蒙古人和现在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咱们大明兴起的时候,他们蒙古人已经不怎么能打,虽然他们的兵器甲胄还有武艺都不错,但是吃不了苦中苦,而且还开始怕死了。其实都在靠汉军撑门面,就是一部分蒙古将帅挺厉害的。咱们的士爵、八旗现在看看很厉害,将来未必没有步蒙古人后尘的时候。
所以这全火器步兵,才是咱们汉人武力长盛不衰的不二之选!因为全火器步兵打仗就是在拼人命啊……咱们现在就有一万万人,他们蒙古才多少人?别说一命换一命,就是两命换他们一命,咱们也能把蒙古人灭了族!”
陈千一也笑着点头,“圣人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就让某家到郭将军这里来取经……某家的近卫步兵师也要组建火枪团了。再过不久,大明六军旗下的十八个步兵师,也都要配上一个火枪团。”
一个师先配一团火枪兵,装备1000支火枪,其中900支装备给15个连队,剩下的备用——天道二年式火枪太重,操作起来不方便,得两人合用,因此一连只有60支枪,为了增强火枪兵团的火力,只能扩大一下编制了。一个明军火枪兵团,都是3营15连的大编制,每连都有140人,全团齐装满员的情况下拥有2400人。人数比普通的步兵团多了整整一倍!
……
枪声如爆豆一般的响着,弹雨如织,再加上青铜大炮的轰鸣,打得忙哥帖木耳的大军连头都抬不起来。
这是萨莱城外的伏尔加河畔,一场决定金帐汗国汗位归属的战争,正打到最关键的时候。
由于统治西罗斯的那海汗和忽必烈联手,造成忙哥帖木耳陷入了全面被动。那海汗的军队因为一直在和波兰人、保加利亚人作战,因此是金帐汗国中战斗力最强,装备也最好的军队。他们从西面攻入了东罗斯,忽必烈则从南面攻向萨莱,使得忙哥帖木耳无法再利用罗斯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抗忽必烈。
持久作战的计划完全泡汤,只得召集拔都一系宗王的兵力,在萨莱城外迎战忽必烈大军。
是役,忙哥帖木耳一共集中了十三万人的大军,而忽必烈仅仅只有八万步骑。
但是忽必烈却拥有一张王牌——汉八旗火器兵!模仿明军八旗建立的这支汉人军队,在全火器化的道路上甚至领先明军。这次随忽必烈出征的六个旗共两万四千余人,就是清一色的火器兵。
而且忽必烈玩火枪的时间比陈德兴久,虽然不知道滑膛枪兵的终极模式是什么样的。但是这两年他和他的将军们也一直在改进火枪兵的战术。
最初的抬枪战术,这个时候已经被抛弃了——抬枪战术太过愚蠢,为什么让一个人用肩膀抬着枪管?就不能让他们使用盾牌和长枪组成防线,然后把枪管架在盾牌上吗?
忽必烈的大将伯颜在不久之前提出了这个改良的办法。所以八旗火器军就变成了盾枪兵加火铳兵的组合,每参(约1000人)八旗兵都有两佐(每佐300余人)火铳兵和一佐枪盾兵组成。火铳兵是人手一铳,就是原来的抬铳,上了战场就轮流开火,以保持火力输出的持续性。
而在八旗火器兵开火的同时,还会有部分蒙古骑兵下马,持步弓站立在火器兵战线后方射箭。同时,还会有大队的蒙古骑兵在火器兵战线两侧列阵,随时准备发起冲击。
忽必烈一系蒙古军的战术,已经从弓马配合,变成了枪炮和骑兵的配合,枪炮居前,马队居后,枪炮杀敌扰敌,骑兵突击一锤定音!
枪炮声之后,响起的就是如雷一般的马蹄轰鸣。
穿着突厥式战袍盔甲的钦察人、罗斯人的尸体,仿佛被割倒的麦子一样倒在草原上面,密密麻麻,触目惊心。忽必烈的骑兵奔涌着向前,发动了波浪式的冲锋。
在骑兵冲击的同时,忽必烈的八旗火器军则开始向前挺进,枪盾在前,火铳兵再后,带着炮兵,一起向前推进。
二十多万人的会战,当然不会一个回合就分出胜负,必然是反复扑击,你来我往的较量上相当长的时间,才会以一方不支而退告终。
而对于忙哥帖木耳麾下这些经常打仗的草原战士们而言,唯一能让他们崩溃的,就是怵目惊心的伤亡!八旗火器军的杀伤力,显然已经超过了这些草原战士的想象了。无论身穿几重重甲,无论武艺多么高强,在火药驱动的铅弹面前,都是一堆血肉!顶在前面的部队,死伤惨重!伤员们被成百上千的抬了下来,全都血肉模糊,惨叫连连,随军的萨满巫医全都束手无策。
铅弹造成的创口,根本无法医治,只要中上一发,就必死无疑!这和弓箭的杀伤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惨叫声传到了忙哥帖木耳耳中,这个长相颇为儒雅,信奉天方教的蒙古汗王,脸色越来越白。他知道,自己的大势已经去了。
第713章位面之子的器量
在战场的另一头,丢掉了蒙古本土的蒙古大汗忽必烈端坐在胡床上,他的本阵不断前移,始终在距离火线不过数百步的地方,几乎就顶在汉八旗火器军的战线后面!
九斿白纛高高伫立,随风猎猎飘扬。穿着鱼鳞铁甲的怯薛军在大汗身边,层层护卫。更有大队大队的怯薛勇士,牵着战马,手持长枪,在忽必烈身后列阵候命。只要大汗一声令下,蒙古最强的铁甲骑兵,就会发动冲击,给予敌人最后一击!
几个骑士急奔过来,到了忽必烈跟前十余步时才勒住战马,当先一人翻身而下,跑到忽必烈面前才跪倒在地,“大汗!伯颜万户禀报,我军前锋已经攻到了忙哥帖木耳的大纛之前不足五百步了!万户请大汗派出怯薛军冲阵!”
忽必烈神色不动,只是淡淡道:“鸣金,让伯颜退下来。”
那个传令的怯薛歹没有起身,只是愣愣看着忽必烈。
伯颜已经指挥骑兵冲到忙哥帖木耳本阵前不到三百步了,即便不发动最后一击,也该让汉八旗火器军压上去,用火铳大铳猛轰。怎么能让伯颜后退?
站在忽必烈身后的蒙古将领,都疑惑地望着忽必烈。大汗是什么意思?眼看就要打赢了,咋就让伯颜退下来了呢?难道大汗还有什么更高明的谋划?
刘孝元也在跟在忽必烈身边,穿了身雪亮的瘊子甲,腰带上还挂着弯刀,一副武士打扮。他现在有个汉军正白旗都统的军职——蒙古人尚白,所以汉八旗中就以两白旗为贵,正白旗更是八旗之首。
从交战开始,直到刚才忽必烈命令伯颜后退之前。刘孝元脸上都溢满了笑容。
汉八旗的表现太出色了!伯颜那厮真有几分打仗的天分,他改进的火器军战术实在太好用了。枪盾在前,可以挡弓箭,也能抵挡一下敌人的马步扑击。抬铳直接架在盾牌上打,又可以节省一个人力,让八旗汉军多装备一些抬枪,火力自然更上层楼。再让蒙古弓箭手在火器军后面放箭,不仅可以加强火力,还能掩护火器军。
运用了这套新战术的火器军,在今天的战场上简直就杀人机器!战线之前,铳打炮轰,尸横遍野,什么样的敌人都挡不住!忙哥帖木耳所部虽然没有多正宗的蒙古人,但是战术却是蒙古式的,也是步射加骑射加马队冲阵。
现在遇到八旗火器军,步射根本不成——八旗火器军队抬铳有效射程很远,可达百步之外!而且还有不少一寸半的大炮跟着一起开火,根本不是步射能对抗的。打了几阵之后,忙哥帖木耳就派不出人来和火器军步射了。于是只好用骑射对抗,但是骑射遇上枪炮一样讨不了好。八旗汉军都是有甲的,前面还有盾牌遮护。即便中箭也不是必死,可是忙哥帖木耳的骑兵遇上火药推动的弹丸却是必死……这样根本没法打!
最后,忙哥帖木耳无计可施,只好让马队冲锋。可是忽必烈的汉八旗兵也不是才上战场的新丁,他们都是跟在蒙哥、忽必烈身经百战的精锐,论起肉搏来根本不是忙哥帖木耳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