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韩信 > 第166部分

第166部分(2 / 2)

在这南山山脉呆了几个月,吃不饱睡不好,成日里担惊受怕,大家早就憋了一肚子气。

那蒙鹰的一万五千秦军精锐估计被一场大水消灭得差不多了,只要拿下此战,一仗便可平定颍川,做回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还有什么比这更扬眉吐气的事情?不用动员,众人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韩军的两千人,有一半皆是张良当初借于项梁的楚国士兵。韩淮楚的兄弟,儒门高手利苍便是他们的统领。见到韩淮楚,自然是分外欣喜,说道:“韩兄弟,等打完这一仗,我就带着大家回到你们的队伍去,跟着你混吧。”

韩淮楚苦笑道:“韩某也是季布借来的,目前的身份只是一个小小的持戟郎中,跟着我有什么好混。你还是先呆在韩国帮助子房先生,等韩国国事稳定,再回去见沛公去吧。”

于是将士们将能吃的野菜野果都吃下肚,好有气力杀敌。

三更时分,山巅上燃起了袅袅的烟火。

号角长鸣,埋伏在暗处的项佗突然发难,一举突入秦营!

也是那秦军没有料到这里会出现楚军,他们只把防守的工事对向韩军的方向,而另一面却空虚得很。

秦军皆在熟睡,等到知道袭营,那营寨已四面火起。

楚军的大刀,劈向一个个还来不及穿衣提起兵器的秦军。呐喊声响起一片,一时之间,秦军也不知道有多少敌人来袭,一个个惊慌失措,抱头鼠窜。

等到稳下阵来,把防御调往后方,一直被秦军围剿猛打的韩军,突然如猛虎下山,从另一面打来。

韩国将士,心怀国仇,深知这一仗关系到家邦兴亡,个个奋不顾死。又有两员武功绝顶的将军——利苍与韩淮楚带头厮杀,来势似乎比另一边的楚军还要猛烈,很快就突过防守,冲入了秦军大营。

这正是内外夹攻,腹背受敌。秦军虽然总人数多,可在猝不及防下,哪里禁得起这般冲击?只杀得落花流水,死尸遍地。

战了半个时辰,秦军终于顶不住。在丢下四千具尸体后,一千残兵败将,向颍水下游的秦军大营逃去,企图同那里的主力部队会合。

哪里知道,这主力部队扎下的营盘已变成了一片泽国。三座大营的一万五千秦军,大部分被突如其来的大水淹死。来得及逃出生天来到高处的秦军,在没有马匹武器的情况下,又遭到渡河而来的楚魏联军的重拳打击。

这局面已不是在对等的条件下打仗,而是一方高举屠刀,追杀亡命而逃的牲口。

那秦军主将蒙鹰,领着剩下的一千士兵向南山逃来。而南山逃来的秦军,一头正撞上追击而来的季布率领的楚军。

狭路相逢,那还有什么好说?季布这时的胃口很大,一口将这一千人马全部鲸吞。

丢盔弃甲的蒙鹰残部,企图通过南山山脉,逃到三川郡的荥阳,却遭到韩楚联军的伏击,全歼在口袋之中,一个不活。

那颍川的两万秦军,一日一夜之间,便风流云散,灰飞烟灭!

大水退尽,那韩成便杀回阳翟,继续做他的韩王。

不过那韩地本来就土地狭窄人口稀少,遭到如此刀兵劫难,再没有振兴的机会。

张良得知韩淮楚被贬,直做了项羽帐前的一名持戟郎中,大惑不解。问他怎受得这般委屈,为什么不去投奔其他诸侯?

韩淮楚一笑答道:“天下诸侯皆是鼠目寸光之徒,韩某怎会轻易去委身他人。

张良又问:“那沛公刘邦志向远大,有救天下人之心,信郎为何不去投他?“韩淮楚只说了一句让张良百思不得其解的话:“会有那么一天的。”

既然有栖身刘邦之心,在项羽处又混不出名堂,为何要等待,不立马就走?

张良便道:“信郎须早作打算,休要埋没了你一身所学。”

那季布的任务已经十分漂亮的完成——魏国复国,韩王回都,便要高奏凯歌,班师回国。

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楚怀王命卿子冠军宋义为统军大帅,督军北伐救赵。项羽被封为长安侯,号鲁公,只做了宋义的副手。

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

却说那刘邦回到盱眙,便在楚怀王面前告了一状,哭诉项羽派人暗杀他,一计未成又生一计,逼着自己坑杀降卒,破坏自己的光辉仁义形象。更把龙且说的话夸大其词,云那项羽军中只知有少将军,不知有大王。项羽骄横残暴,不把大王放在眼里,早有谋反之心。

楚怀王听了心中大震。

他虽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却因历尽磨难少年老成。被项梁迎立为楚王后,早就对项氏叔侄把持军政,权倾于野心怀芥蒂。只是那项梁威望太高,又有迎立之功,他不好表现出丝毫的不满。项梁自号为武信君,那熊心连声都不敢吱一下。

而如今项梁死了,那项羽也只不过是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再不把军权揽到手中,他这一国之君还当得有什么滋味?

但项羽手提重兵,要他交出军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手下的将军都只听他一人的话,搞不好项羽一怒之下,真的造反,他这楚王就要玩完。

那楚怀王便与心腹重臣陈婴,宋义,吕臣商量,导演了一个夺权阴谋。

先是搞迁都,把都城从盱眙迁往彭城。

原来那盱眙还是太偏远,对北伐的战略极为不利。而那彭城即今日的徐州,群山环抱,易守难攻,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项梁兵败身死,楚人皆畏章邯,朝廷内外弥漫着一股恐章症。而楚怀王竟主动迁都彭城,把国都再一次向前线推进。那意思很明显:“你们都怕章邯,寡人却不怕。你们不敢去救赵,寡人却敢。”

迁都的另一个用意就是离开项氏集团的老巢。

于是召集各路军马统领,开了一个“还军权于王”大会。项羽,吕臣,刘邦这些军队首领都被请来赴会。那吕臣手底下此时也只有两千人马,主意是他一起出的,自然是首先倡导。刘邦心想怀王的目的是对付项羽,俺要是不答应,那项羽也不会答应,先把项羽拖下水再说。于是刘邦也欣然同意。

项羽在会上就板着脸没吱声,心想你楚怀王不过是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孩子,那军队都是我叔侄二人一点点打出来的,把军权交给你,门都没有。

结果就有楚地各族长老找来,劝说项羽将军权交还给怀王。

原来那楚怀王将楚国各部落长老召来,说道:“项羽年轻骄躁,动辄屠城坑杀降卒,令我大楚失去天下人心。若以他为帅,则大业难成。请各位劝说项羽,交出军权。”

虽然项羽把那楚怀王不当一回事,但楚地长老对那熊心还是敬若神明,毕竟他是王室血脉,正宗的楚王后裔。于是众长老去往项羽居处,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劝说项羽交还军权。

项羽对楚王不感冒,却不敢对楚地长老不敬。只因他手中的兵马,都是楚国各部落的子弟。最后那范增也看出众意难违,出口劝说项羽交出军权。

项羽只好以大局为重,隐忍脾气,交出军权。

于是各路军马并作一路,楚怀王自封为总司令。为了安抚诸将,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封范增为大司马;吕臣是陈胜时期的老将,有吕臣归心,对于巩固怀王来之不易的权力大有助益。便以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那刘邦也有一帮亲信,遂封刘邦为武安侯。

这里还有一路人马需要安抚,那便是墨家子弟。墨侠者在楚军作战中出生入死,为各路军马打造兵器战械,居功至伟。而墨家钜子虞芷雅一介女流,不好出仕,又淡薄名利,只想把墨家在她手中发扬光大。于是楚怀王败虞芷雅为义姊,封为长公主。云大业成功,便奉墨家独尊。

摆平了各路人马,楚怀王便要部署对秦作战之计。光说不练,恐怕大家都不答应。

于是楚怀王召集那些文武重臣,开廷议听听大家的意见。

大司马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