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一下子就看出了闻仲所想,他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件事情,但一来此事责任太过重大,二来又十分凶险,帝乙实在是不放心将此事交给寿王处理。说到这件任务,闻仲倒是第一人选。
“闻仲啊,这件事情,还是卿亲自去比较妥当。”
“陛下明鉴,若是微臣前往,定无法洞悉崇侯虎的真实动向。”
闻仲说得不错,若是他去,崇侯虎必定守起狐狸尾巴,假意逢迎。而寿王前往,则未见得有这许多麻烦,寿王虽是王子,却远没有闻仲有名,若是化妆前往的话……
“这么说来……”
帝乙暗暗的攥了攥拳,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这样也好,若是寿王真的能说服崇侯虎出兵的话,定是奇功一件,即使没有成功,若是发现崇侯虎反叛的证据,功劳也是不小。
“只是,由谁跟从寿王去才好呢?”
“武成王殿下的妹妹黄飞英,通晓咒法,微臣想,由他协助寿王殿下,定会有所助力,何况,寿王殿下和黄飞英两个人,也定可以瞒过东夷的探子。”
确实,一位少年和一位少女,不会引起太多的怀疑,而且这位黄飞英,正是重臣黄飞虎的妹妹,帝乙早就有意和武成王结亲,若是两人能够产生情愫,那是再好也不过了。
不过,这样一来,此行就更加凶险了吧……
想到这里,帝乙不禁为自己觉得好笑,倘若我帝乙的儿子是这般无用,又凭什么继承大业。
从北伯国的南方陪都北域城到南部最重要的门户梵城之间,密布着错综复杂的公路网。如果不考虑路程远近,只做单纯的数量统计的话,从梵城到北域城可以选择的路线多达数十条。在梵城,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谚语:
无论你选择怎样的道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走到北域城
谚语的本意,自然是为了激励人们应当坚持不懈。但这却从一个侧面,生动的反映出两个城市之间交通发达的状况。
但无论是哪一条道路,都要在一个地方交汇到一点,然后再向两侧放射状铺开,这个交汇点就被命名为北域关。
当初这样设计道路,主要是出于国都安全的考虑。北域城和梵城所处的地带,正是广阔的河套平原。一旦有外敌从海上入侵,倘若攻克了梵城,整个北域城就将陷入门户大开,无险可守的境地。所以,早在数百年以前,北伯国的初代北伯侯在修筑北域城时,就煞费苦心的让从南部海岸重要港口通往北域城的道路,都在一个点汇集,并在那里部署兵力,在平地上建造了一座新的城市。以后,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在梵城和北域城之间,虽又新铺设了许多条新的道路,但却没有一条可以不经过北域关而直通北域城的。
正文 黄金卷一(63)
只是,那位北域城的先辈建国者,要是知道自己煞费苦心设计的北域城的门户,在千年以后居然是被别人的军队控制着,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从一出北域关的时候开始,黄飞英就感觉总是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似的,驻足四下张望,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飞英,你怎么了?”
“你觉不觉得,好像有一个人在跟着我们似的。”
“何止一个,他们一共有三个人才对。”
“寿王貌不经意的回答着,黄飞英听了却双眼瞪圆,显然是大吃了一惊:”
“这么说,殿下你早就注意到了!”
“嘘,小声点……”寿王把手指放在嘴上,作出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别让他们听见了。”
在经过了几天的跋涉,寿王和黄飞英进入了北伯国,虽然暂时脱离了前线,但寿王知道,此行却比战场更加凶险。
尽管崇侯虎表面还是效忠帝乙,暗中却很有可能已经和姜桓楚勾结,若是自己形迹败露,为了不让北伯国在暗中勾结东夷军队的消息外泄,崇侯虎必定会想办法封住寿王和黄飞英的嘴。虽然说即使她不这样做,两个人也未必就能对他如何。不过,为了预防万一,想必他是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手下留情的。
同样是危险,摆脱对自己一无所知的军队和杀手,比摆脱已经盯上自己的人要容易得多。
寿王早就料定,现在潜伏在后面跟着他和黄飞英的,一定就是父王派来暗中保护他们的密探。尽管对此,寿王略有些反感,而且,这样更容易招致怀疑,不过,他们也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主动的行动才对。所以,现在并不用太在意他们。如果强行摆脱的话,反而容易招致危险。
虽然,就这样一直被人盯着总还是一件令人感到别扭的事情。可是在这种时候,也唯有暂时忍耐了。
此行的目的,当然是充当使者,但在此之前,却要先隐藏身份,暗中调查。尤其是那些抢劫粮队的强盗的事情。
距离北域关越来越近,身旁经过的行人车辆也多了起来。其中最多的,还要数为各种商人运送货物的运输队,看那些车上都是大木桶的,一定就是酒。而码放得整整齐齐用帆布包着的,八成是丝绸。至于哪辆车里运送的是粮食,那可就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了。
根据寿王的判断,如果那些打劫粮食的人只是一般的强盗的话,一定会等商队过了北域关,也就是到了现在自己所处的这一侧才动手,为的是避免转运的时候还要被北域关盘查。可如果他们要是朝歌的军队装扮的话,那必然会在北域关的那一边行动。然后,利用北域关做中转,再秘密运往各地。现在自己已经很接近北域关了,还没有遇到有商队被劫的痕迹。这样看来,如果那些粮食强盗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是东夷军队装扮的可能性很大。
北域关虽然单就名称上看,只是一座关卡,不过它其实也是一座设施完备的城镇。规模自然是不能和北域关相比,但比起黄飞英父亲做领主的费加城,却还要大一些。
然而,北域关是一座典型的军镇。在街道里穿行的人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一身戎装的士兵。他们穿着的虽然还是绘有北伯国徽章的铠甲。但从他们说话的口音来判断,这些人,确实应该是朝歌的军人没错。
北伯国哪里还算是个独立国家,不仅心脏里被钉了一根刺,连自己的咽喉都被人家卡的紧紧的。
寿王并非有意讽刺,这只能说是他的一种感慨罢了。但话刚一出口,他突然想起这么说可能会惹黄飞英不高兴,毕竟她是北伯国人,没有人会愿意别人这样去评论自己的祖国的。
正文 黄金卷一(64)
不过,黄飞英只是脸色微微的一变。而且,这种变化还是只有忧虑和困惑,并没有一点要生气的意思。
寿王不禁长出了一口气,说起来,通过这么多天的接触,寿王发现,黄飞英的性格本就是要温婉娴静只不过,黄飞英这些日子,实在是有些过于的安静,甚至不怎么爱说话。不知是因为她本性如此,终归还是给她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要去调查那些粮食强盗,冒然行事只会给自己增加危险。寿王和黄飞英先随便找了间旅店,打算休息一下,然后想办法慢慢的收集一些情报,然后再决定下面的行动。
刚刚进屋落脚,放下行李,就听见旅店的外厅里传来了一阵大声争执的声音。
“飞英,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和你一起去好了。”
两个人从房间出来,只听见争吵是愈发激烈了。
“你是不是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这儿也不是住过一次两次了。”
“话不能这么说,苏护大爷,本店的规矩就是不能赊账,总不能为您一个人坏了规矩。”
“混帐!那些东夷的兵痞欺负我们,你是北伯国人吧,居然也和他们一道欺负自己同胞,你这种家伙,根本不配作北伯国人。”
争吵的双方一个是这个旅店的伙计,另一个则是一脸胡茬,矮矮胖胖的中年人。看他面红耳赤的样子,想必是发了很大的火。在这个满是朝歌士兵的地方,敢把骂他们话喊得震天响,不知应该说他是豪爽呢,还是莽撞。
请问,你们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来得正好,小姑娘,你来评评这个理!那个被伙计叫做苏护的人,一把拉着黄飞英的胳臂把她拉到了他和伙计中间,从黄飞英眉角蹩起,有些吃痛的表情中看,他的手劲相当不小。
“你说,我每次进货路过这里,都是住在这个地方,哪次欠过住宿费没有给他!光是给他的赏钱,就不知道够住多少次的了。这次回来路上,被那些土匪抢了个精光,我说先在他这里住下,等下次来的时候在一并付账,这个家伙,就是说什么也不肯同意。”
苏护越说越激动,那些不堪入耳的字眼又开始冒了出来。
看他身上穿的衣服,虽然已经破破烂烂而且脏兮兮的,但透过泥土,却可以看出确实都是用价格不菲的上等布料制成的,一看就象是刚被人打劫过的富商。
苏护和伙计又开始吵了起来,弄得夹在两人之间的黄飞英尴尬无比。一双眼睛向寿王投射着求助的目光,寿王赶紧过来,先把黄飞英从苏护的手里解救了出来,然后对着那个伙计说:
“这样你看行不行,这位苏护老兄这次住宿的费用,就由我来支付吧。”
不管是由谁来支付,钱还不都是一样的。不愧是深通生意经的伙计,刚才还扳着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