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这些文官的那些脓包表现,更加重了他瞧不起文官的心理,也更让他觉得,这个天下,这个大唐的皇帝,自己完全有资格坐上一坐!
只是,一切真的会像他想象中得那样简单吗?区区几万兵马,就真的能够对李俨构成威胁吗?
凡是了解真实情况的人都不会这么想。
然而对于这个利令智昏地李昌言来说。他已经看不到。或者说假装看不到这些了。更何况,如果真的在李俨陷身自己几万兵马重围之中后。那李俨的小命可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算李俨的兵马何等强大,那也是白搭。这样的冒险行为,成功的机会,并不渺茫。只要自己搏上一搏,谁敢肯定自己不会成功呢?
就在李昌言沉浸在自己手握大权,纵横天下地臆想中的时候,在他的控制之外,夜色笼罩的庄园上空,一只小小的信鸽,悄然向凤翔城内飞去……
◎◎◎
凤翔城外,李昌言主导的那对李俨不利的密议举行的同时,在千里之外的西川节度使治所,成都府内,另一场密议也在悄然进行着。不同之处在于,这一场密议的内容,却是对李俨有利地。
和凤翔城外那个用来密议地豪华庄园不同,成都府的这场密议地所在,显得比较的简朴。这里是成都城内部的一个店铺的后院。店铺的主人名字,并不为人们所知。只知道,这家店铺,和整个成都府内的其他好几十家店铺一样,都是在三年前才开始出现的。不过这些店铺的资金似乎很雄厚,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是在雄厚的资金后盾下,这些店铺都已经在成都府立下了脚跟。
如果你能够长年累月,甚至夜深人静时候都丝毫不松懈的注意这些店铺的话,你会发现,这些店铺常常在晚上出入一些拥有特殊身份的人:他们,都是三年前西川节度使崔安潜的家人。
是的,所有的这些店铺,都拥有同样的一个主人:前西川节度使崔安潜。
作为一个出身自声名显赫的“山东七姓”中的“清河崔氏”这一名门,又有一个作为前宰相的兄长,本身又是封疆大吏,崔安潜根本不可能放低自己的身段,来从事被士子瞧不起的商业。
他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很快就被揭晓了。
后院中,原本应该已经离开西川的崔安潜却又神秘地出现在成都府内,而在他面前的,更是他的旧部,眼下西川节度使军队中的几个手握兵权的高级将领。
“陈敬瑄已经到任了,你们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崔安潜低声问道。
其中一个将领愤然道:“他根本就是一个卑贱小人!他到节度使任上还没几天,就已经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大人原来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西川,被他这么一搞,已经民怨四起,百姓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大人,朝廷派这样的人来治理西川,简直就是瞎了眼!”
崔安潜脸色一变:“褚连,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里也能说出口?不得对朝廷无理!要是老夫还在节度使任上,首先就要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
第三卷 初露锋芒 第十二章 事变前夕
“扑通扑通扑通……”
几个将领跪倒在地。wWW!
褚连声泪泣下道:“大人,就算您要治我们的罪,我们也要说!”
在他旁边的一个将领接口道:“大人!褚将军一点都没说错!那陈敬瑄在军中安插人手,到处搜刮,凡是没有完成他给定的孝敬数量的将领,一律被偷闲弃置,不得任用,然后再安插上他的私人!照这样下去,迟早会闹兵变!眼下黄巢贼兵都进了长安,朝廷还派这样的人来经营西川。这可是朝廷抗击贼兵的大本营啊!被陈敬瑄这么一搞,那还能不后院起火吗?朝廷的安排,的确是太过欠妥了!”
“不错!大人,您还是回来主政吧!西川关系重大,为我大唐的最后一丝保障。西川不稳,大唐危矣!大人,您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唐的江山社稷,就这样毁在陈敬瑄这样一个依靠宦官得势的小人手里啊!”
崔安潜的眉头皱了起来:“你们竟然有如此想法?西川节度使乃是朝廷官员,自然应该由朝廷任命,岂能由你们说谁做就谁做?此乃逾越之罪,你们不知道么?”
其中一个将领冷然出声道:“大人,您又何必如此迂腐?由部将推举为节度使的早有先例,那魏博节度使韩君雄,前卢龙幽州节度使李茂勋,还不都是被部将推举为节度使。后来朝廷不也都承认了么?那些人尚且可以,大人您一心为了朝廷,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重新出来主政西川,又有何不可?”
“一派胡言!老夫对大唐忠心耿耿,岂能仿效韩君雄这等拥兵自重,目无朝廷法纪之人地叛逆行径?圣上英明神武。此等人早晚会为圣上所擒!所以你们不要看他们现在威风就心向往之,还是对朝廷多几分忠心几分敬畏为妙。否则到时候。老夫也救不得你们!”
“大人!难道您就眼睁睁地看着陈敬瑄那狗贼把我们大好的西川弄得鸡犬不宁吗?”
“老夫当然不能放任他胡闹!但是,即使老夫要再度出来主政,那也是因为奉了朝廷的号令,绝对不能是老夫自作主张!”崔安潜凛然道。
几个将领却都听出了些什么,大喜道:“大人,南道说,朝廷已经……”
“不错。朝廷的确已经给老夫发来了诏令!实际上,早在三年前,圣上就已经给了老夫一道密诏,让老夫在西川暗中筹划,以对付田阉的党羽,同时命令老夫在得到田阉伏诛的消息之后,立刻准备翦除西川的田阉党羽。所以老夫才在三年前在整个益州城内开了这么多受老夫控制地店铺。”
(注:益州城和成都府有着不同的含义。成都府是指地大唐九个府级行政单位中的成都府,其治所在益州城。府是独立于当时大唐的两级行政单位州(一度被称为郡)县之外的行政单位。一共有九个。分别是三都府(分别为西都长安京兆府,东都洛阳河南府,北都太原太原府,其最高长官为牧,由亲王担任,但不赴官。以尹为实际长官)和六府(分别是凤翔府、成都府、河中府、江陵府、兴源府、兴德府,其最高长官为尹)。唐代的府分为纯军事的府(比如都护府、都督府等)和纯地方行政性质的府,这里地府指的就是纯地方行政性质的府。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府,是设立于都城的行政管理机构。唐时的都城非常多。最广为人知得就是京都长安(又叫做西都,古代倭国的首都京都名称,实际上就是剽窃照搬的唐代长安地称呼),此外同时还以洛阳为东都,以太原为北都,以河中为中都,以凤翔为西京。以江陵为南都。以成都为南京。其中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建都年代均较为长久。肃宗宝应元年(762)曾颁布五都之号,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然亦为时非久,即复罢去。此五都与河中、成都先后共为七都,先后分别设为京兆、河南、凤翔、江陵、太原、河中、成都七府。这七府以京兆府设置最早,是开元元年(713)设置的,应该说,开元元年是唐代府制最初形成的一年。唐代后期,国内多事,就是皇帝也往往不遑宁处,而行在之地就和都城一样,得到府的建制。其间以梁州改建为兴元府,以陕州改建为兴唐府,有唐一代先后共设置了这九府。而益州则是州级行政单位,其治所也在益州城。益州和成都府都是有着较广地域范围的地方行政单位,其范围并不仅仅只包括益州城。益州城作为当时四川一带地区最大、最繁荣地城池,很自然地会被很多行政单位选为治所。此外,属于军事单位的西川节度使治所也在益州城。成都府、益州二者都属于地方行政单位,而西川节度使却属于军事行政单位,两者并不相同,而其职权从原则上讲也是分开的。但在唐代后期,藩镇割据日趋严重,武将的地位和权限也变得极高,而原本权力应该跟节度使并行的府或者州,实际上已经沦为了节度使的傀儡,甚至在某些地方直接接受节度使的委任而不是朝廷的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