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风流唐帝国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1 / 2)

>    很快审讯就开始了,他在临审讯前一刻终于无奈的决定,放弃自己要让置鱼玄机于死地的做法,老老实实按照田令孜的安排行事。

田令孜早就预备好了人,刚刚审判完毕,就用两千钱的价格,将鱼玄机买走了。

这两千钱的价格,在普通人家眼中,以百五十钱就能买斗米的市价,的确很多了。但是买得起婢女的人家,谁家不是富贵人家?区区两千钱,不够他们给下人一次打赏的。这个婢女的价钱,也就是在太便宜了。裴澄本不想卖这么便宜,但是一想到那句话,也就立刻软了下来。

直到审讯完毕,鱼玄机被人买走之后,裴澄才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从堂上起来时,走路都仍然有些蹒跚。

那句话是这样说的:

“不错,正因为普王年纪尚幼,所以裴大人更不应该得罪他!”说到年纪尚幼这四个字的时候,田令孜加重了语音。

◎◎◎

鱼玄机被买回来后,我只是去看了一下她,顺便以言语相戏。

可惜她虽是女儿身,性子却并不软弱。否则也不会因为当年李亿的背叛而毅然与之决裂,从此放浪形骸而不是如同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贤妇一样,苦苦等待丈夫的回归。更不会因为怀疑婢女跟情夫私通而将之杀死。杀完人之后,更是言行如故,毫无畏惧之色。

这样的性子我很喜欢。如果她性格软弱,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一种莫大的负担。日后我的日子并不好过,性格软弱的人很容易因为环境的恶劣而生二心。

不过这性格眼下却并不太妙。

原因无他,我不过是跟对聂隐娘翠桐等人一样,习惯性的对她调戏了几句,她就先是疯了似的要来杀我。等我逃脱,她又欲自尽。还好发现得早,否则我这花的两千钱可就付之东流了。

闻听鱼玄机如此,田令孜大怒,欲杀之。我连忙阻止,令翠桐与聂隐娘二人前去开导,顺便让她们带去了卖身契。

我出言相戏,不过是跟聂隐娘二女温存惯了的习惯性行为。不料鱼玄机虽然放浪形骸,对心中不愿之事,却从不迁就,也就闹出这等事来。被这么一闹,我那以后也就基本上没怎么见过她,就算见了,也是以礼相待。

聂隐娘二女倒是不负托付,将她开解得也不打算自尽了,老老实实的呆在王府。没事看看书,谢谢诗,俨然闺中少女模样,对比起她从前的放荡,我不得不承认,女人是善变的这句话的真理。

我不知道聂隐娘二人怎么劝诫的她,问起聂隐娘二人,她们都笑而不答。总之从那以后,鱼玄机已经彻底的进行了蜕变,从一个传统的才女,变成了另外的模样。具体的情形,我后来倒是有所了解,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经过鱼玄机欲杀我而我不怒,甚至后来还将卖身契交换于她的事情后,王府上下,也就都知道了我对这个鱼玄机的纵容。田令孜也不再提杀她的话,至少短期内不会再提。鱼玄机也就在王府安然住了下来。

只是我也很少去见她,大家也很理解,毕竟她要杀我,肯定把我一个小孩子给吓坏了。只是因为我对她实在太过喜欢,所以才如此纵容。当然这都是王府中人的揣测,究竟实际如何,也就只有我自己心中清楚了。

我并不是一个有浪费习惯的人,鱼玄机这么一个花钱买来的人,不让她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可不是我的作风。

实际上,鱼玄机现在经过这么一番变故,人生阅历都比前大有不同,加上她的性格,如果能够收为心腹,那倒是一个很大的臂助。

可惜现在不行。

在爱情上受伤的女人,也只有同样在爱情上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而且从此以后,她就将不会再有破绽,唯一的破绽,或许就是给她新生爱情的人吧。不过这对我来说,却刚刚正好。

然而我现在这十岁小儿的身体,跟人谈什么情,说什么爱?简直笑掉人的大牙!也只好等我张成之后再说了。

在这期间,也不能让鱼玄机闲着。

她跟长安城内的官宦子弟,权贵人家往来密切,对朝中的形势还是很有了解的。而且她天生聪明,举一反三,拿来出谋划策倒也合适。只是眼下不能直接让她做,甚至不能让她知道自己在出谋划策。只能让聂隐娘翠桐二人在与她闲谈的时候,旁敲侧击的诱发出她的看法。

聂隐娘从小就被师傅带走,不是做刺客,就是学习做刺客;翠桐自幼入宫,后来又一直在王府;我从后世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也才二十来岁。我们三个人都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要比人生阅历,人情世故,鱼玄机可比我们强多了。毕竟她能够辗转于那么多情夫之间却没有因为争风吃醋而引发太大的风波,可见为人处世还是很有一套的。有了她的间接参与,我的计划就变得更加天衣无缝,可行性也就更高了。

除此之外,还要为了日后的大计而培养她。

我让聂隐娘带了种种书籍给她,都是些济世安民、兵法战策之学,其中关于诗歌的内容很少,准备用这些东西,来扭转她学识尽专于诗歌的弱点。同时还假借聂隐娘之手,将太极拳交给了她。别人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很有杀伤力的拳术,只以为这是一种养身的导引之术,自然不会生疑。

不过聂隐娘并没有张议潮的见识,对太极拳这种软绵绵的拳术是否能够克敌制胜嗤之以鼻。她倒是肯定了这拳术的养身效果,所以还是很卖力的教鱼玄机学习。她的这种看法,也让我彻底放了心。要想看出太极拳的利害,除非像张议潮一样,拥有丰富的阅历见识,在武学的修养上,又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顶点才行。其他碌碌余子,何足道哉?

第九章 红线刁蛮

鱼玄机的事情算是圆满解决。wWW、我也就接着开始了我的练拳习兵法的生涯。

在练拳之余,我也曾经询问过聂隐娘关于所谓武林、江湖的事情。然而答案让我遗憾。

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武林、什么江湖。

在更早的时候,也没有。

武林、江湖的出现,就代表了一个非主流的强大力量出现,他们往往更接近市井,更接近社会底层。

而这,在朝廷力量强大,或者门阀世家力量强大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朝廷和那些掌握了社会绝大多数资源的门阀世家,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可能威胁到他们利益和安危,却又不受控制的力量出现的。

直到后来,晚唐和五代时期,门阀世家体系崩溃,而宋代的朝廷一方面商业发展,底层社会的力量逐渐增强,另一方面,朝廷军力衰弱,这才有了江湖的萌芽。江湖门派、帮派,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出现的。

当然,在唐朝以及唐朝以前,江湖的萌芽也并非没有。

比如说战国时期的游侠,韩非子就在他的《五蠹》中就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将游侠和儒生一并斥之为对统治不利的蛀虫。

而在汉朝,这方面的代表则是所谓“豪强”,当时最著名的豪强代表就是郭解。汉武帝之所以要诛豪强,同样也是为了消除对统治不利的因素。

而在本朝,所谓“游侠儿”,所谓“豪侠”都可以看成是江湖的萌芽。本朝文人的笔记小说中也记载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传奇事迹。这些记载,在后世,成为武侠小说的渊源所在。

然而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大规模的潜势力,更没有一个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武林那样的松散体系。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