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风流唐帝国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2 / 2)

这是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角色啊!他的大功,丝毫不逊色于大唐开国时候的开边将领。而他在大唐衰弱的时候取得这样的成就,更是难得。虽然我早就想见他,但是真正要见到的时候,却有些“近乡情怯”了。

在书房外面,我深深的呼吸几下,稳住了心神,轻咳一声清清嗓子,用一种并不高却很清朗的声音道:“后进李俨,特来拜访张公,还请张公赐见。”

话一出口,我知道,我能否得到张议潮的赏识,就在此一举了,想到这里,我心里反而平静下来。

里面传来雄浑却稍嫌中气不足的声音:“贵客临门,老夫幸何如之。请贵客直接如内,恕老夫腿脚不便,不能迎客了。”

我示意聂隐娘留在外面,自己伸手挑起门帘,径直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并不大的房间。房间的一侧墙壁上,挂着一幅寒光闪闪的盔甲。但是从那盔甲的磨损状态来看,这盔甲已经用了很长时间,只是保养得好,所以才光彩如昔。

盔甲的对面,挂着一柄形式古雅的宝剑。剑鞘乃是上好皮革所制,但已经显得很陈旧了。剑缨如血,仿佛在昭示着它昔日那在主人手中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

书房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厚薄不一。但都被仔细的包上了一层书皮。在书脊上,用狂草提写着书名。我曾经练习过书法,对甲骨文、小篆再到狂草都能够识别一二,一眼就看出,这上面的书籍,都是些诸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太公兵法》、《六韬》等兵家之书,或者是这类兵家之书的古人注解集。

在书架的一侧,静静的靠着一柄大枪。大枪上的红缨已经变成紫黑色,看样子似乎因为沾染鲜血过多所致。大枪的枪柄,乃是一种黝黑色的金属打造,闪动着不注意就察觉不到的微光,并不像普通的钢铁,不知道究竟是何金属。大概是由于长期的使用,大枪的柄已经被磨得光滑。想必这就是张议潮昔日征战沙场之时所用的武器了。

整间房间之内,文武并重,即有征战沙场的杀伐之气,也有书卷中的儒雅之风。两者既矛盾又相融合,形成了房间之内的独特气质。

张议潮靠着小枕,斜卧于塌上。塌前的几上,正摆着几册书。从书的损旧程度看,可以知道,这几本书,必是时常被人翻阅。我奉上的那张帛巾,正静静的躺在一册书上。

他颌下白须飘飘,面目已经苍老。但是从那被风霜久久吹打而形成的皱纹中;从他双目中透出的刚毅决断之气;从他那仅仅是斜卧着,却自然让人生出千军万马在此,不敢造次的念头的气势中,我仍然可以想见这位名将昔日的风范。

我行致张议潮面前,行了一个晚辈拜见长辈的正式礼,道:“后进李俨,拜见张老将军!”

张议潮抬头望了我一眼,脸上讶色一闪而逝。

他大概没有想到我这个亲王竟然只有十岁。而且竟然以亲王之尊,却自居晚辈。这就是我希望博取他好感的策略了。

张议潮在塌上坐正,向我微微躬身一礼:“老夫腿脚不便,请殿下恕老夫不能行礼了。请殿下入座。”

我正色道:“张老将军有功于国,应该是俨向老将军行礼才是。”自己在客位上坐下。还好我最近辛苦练习“座功”,仪态还能过得去,否则就要出丑了,那可就坏了我的大事。

张议潮淡淡道:“难得殿下体谅,老夫就无礼了。”

看起来他对我这个亲王,态度似乎并不亲近。我也不以为杵。张议潮对大唐的忠心自然无话可说,但是这未必等于他也会对我们这些整天骄奢淫欲的亲王有好感。大唐亲王的所作所为,时人早有微词。张议潮乃是忠贞之士,自然也看不惯,对亲王没有好感很正常。我方才如果不加上那么一句话,他也未必肯见我。

张议潮察颜观色,见我对他的怠慢并未在意,态度也热情了点:“老夫本以为殿下乃是少年才俊,不意竟是十龄幼童,若非受人指点,那就当真难得了。”

原来他以为我来找他,是受人在背后指点,怪不得并不如何热情。

我微微一笑,显得气定神闲,既没有因为他的称赞而兴奋,也没有因为他的怀疑而不满:“俨虽年幼,却也知书识礼。尊老礼贤,本是理所当然。况张老将军还有大功于国,俨岂能不敬?”

张议潮暗暗点头,别有用意的一笑,问道:“殿下口口声声说老夫有大功于国,不知老夫有何大功,殿下是否知晓?”

果然,来考教我了。我早有准备,肃容道:“身为大唐子民,岂能不知张老将军之功?张老将军其功有三。”

张议潮被勾起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愿闻其详。”

我道:“张老将军第一大功,乃是救我万千大唐百姓于蛮夷之手,不使生灵涂炭,此无上之功也。张老将军第二大功,乃是收服西域,行使唐制,令我大唐教化,重播于彼,此上上之功。张老将军第三大功,乃是攻城拓地之后,却不割据自立,乃归地于唐,令我大唐疆土,重入西域之地。此中上之功。”

张议潮道:“老夫归地于唐,为何仅为中上之功?拯救百姓,为何却是无上之功?殿下可为老夫解说?”

“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太宗文皇帝(唐太宗谥号“文皇帝”,太宗为庙号。唐人一般称呼他为文皇帝,跟现在习惯叫他唐太宗不同)也曾云“民水君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俨之意,君则如鱼,民则如水,无水则鱼亡,无民则君亡。故民乃天下之本。民若安乐,则天下安乐。故安民之功,乃无上之功也!”

张议潮看我的眼光,终于变得温和起来。

我心中鼓舞,再接再励:“自炎黄二祖,开我华夏一族,我族文明远播,天下知名。故诸蛮夷皆朝与我。兵强之族,可以显赫一时,令他族臣服,然不能久。我族数千年之久,皆被蛮夷呼之为天朝,心甚向往之。何故?文明教化之功也!公能宣天朝文明教化于西域,虽千秋而不朽,乃我族无上之功。天下万族,我族不过其一,故于万民而言,可为上上之功。”

张议潮看我的目光已经有一些赞赏。

“开疆拓土,乃大唐无上之功。然我大唐不过天下万国之一国,大唐无上之功,不及安民无上之功。我大唐一朝,立国虽已数百年,然不过我族历朝之一。大唐无上之功,亦不及我族无上之功,故此功仅为中上之功!”

“好!”

张议潮终于改色,击掌而呼。随后他正容向我一礼:“老夫本以为殿下不过天资聪慧,未必有何出奇见识。不意殿下竟能明见若此,老夫眼拙矣!以老夫之见,亘古以来,识见能及殿下者,不过寥寥数子也。”

这些都是来自后世的见识,我可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连忙谦让:“俨年纪幼小,当不得如此盛赞。”

张议潮挼须呵呵大笑:“当得,当得,非常之当得!有殿下此论,当浮一大白!”

张议潮既为我言辞所折,接下来的交谈气氛就融洽多了。他也不再以小儿视我,与我大谈天下大势,军事民政之道。

我这方面的知识虽然不如他,但是我胜在多了后世上千年的见识,屡屡能切中要害,偶尔还出惊人之语,虽然多有疏漏,却也颇为新颖,令张议潮赞叹不已。而我也从他言语中,学到了不少相关的知识。

张议潮与我一番畅谈,也是心中欢喜,说到最后,突然对我道:“我观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