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执留清城只为君 > 第3部分

第3部分(1 / 2)

>!?br />

好戏还没有开场,但因为乔引风的魅力太大,里面的场面十分火爆,不单雅间包厢早就订走了,就连下面的板凳都坐满了。刘达说:“姑娘,明天还有戏,我们到时再来吧。”

铃兰一贯是个低调处事、随遇而安的人:“那就先站着吧,起码见了主角出场再说。”

一个跑堂的听见了,忙说:“各位如果不嫌弃,我们可以在三楼空隙处再添一张桌子。”

铃兰抬头望了望高处。这里的包厢共有四层,三楼虽然不上不下,但也比干站着强,这便欣然允了。

刚在三楼坐了一会儿,惠香神色便慌乱起来,“姑娘,你看二楼对面,不就是路上遇见的那些人吗?”

铃兰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看,果然是他们,不过倒是多了一位公子。从她俊美的面容和单薄的身子看来,倒也像是女扮男装。

眼神儿在他们三个身上扫了一周,刚要收回视线,不想那边儿竟也有人看了过来,原来是那个年轻一些的十三爷。

见他发怔的神色,铃兰不由低下头来笑。好在这会儿丝竹之声响起,她也顾不上和他远远打招呼,便开始听起戏来。

临近年关,唱的都是应节的团圆戏、或是惹人发笑的诙谐剧。其实对这昆曲,铃兰倒不怎么感冒。听了好一会儿,才觉着其中一个段子有些意思。说是一个妇人在家睡着了,梦见丈夫科考得了状元,而她也被封为三品诰命,醒来后才知道是梦,只好对着只知读书的丈夫讽刺了一番。

见周围的人都笑着拍手,她却想起以前课文里的庄周梦蝶,不由怅然若失。如果现在自己的遭遇也是在现代社会所做的梦,那该多好。

正想着,只听台下一片轰鸣,叫好声不断,原来是乔引风出场了。遂收了心,细细听起戏来。

散场时的人,和来时一样多。她今儿出来,为的就是打发时间,随便逛逛,所以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着往外赶去。见周围人走的差不多了,这才不紧不慢地从三楼下来。

刚到一楼回廊,就有一人走上前来说:“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她抬头一看,又是那个年轻人。想到自己临走前说过的那句“有缘自会再相见”,脸上忽然有些发烫。

“你好!”她笑着给他打招呼。

这人说着话,用手指了指一楼大厅门口处:“舍妹今天也在,不知姑娘可否赏脸一见?”

铃兰见他这么自来熟,心里不由觉得好笑,但碍于面子只好随他一起过去。

7。…庆乐园(下)

一楼门口的正廊下,果然是她看到的另外两个人,一个是穿深灰色衣装的四爷,另一个是比自己更年轻的小公子。

“这是四哥,你见过的。”

铃兰笑着向他点头,叫了声“四爷”。

“这是舍妹。”十三爷忙介绍道。

铃兰笑,“你好!”

那女孩子一见铃兰,忙亲近地到她身边,“我叫敦琳,不知姐姐如何称呼?”

铃兰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她也不是什么扭捏之人,随即笑道:“我叫铃兰,你若不嫌弃,直呼我姓名就是了。”

“是凌云霄汉的‘凌’字?”

铃兰正要回答,没想到惠香这丫头又在后面扯起了自己的衣襟,忙笑着解释:“哦,是‘铃声渐消人正远’的铃字。”

敦琳仍旧叫铃兰姐姐,笑着问她道:“这戏可好听?”

“这乔引风的唱工确是一流,听起来当然好。”

十三爷建议道:“我和他有几分交情,不如我们去后台去见见他。”

铃兰笑着摇头,“既然吃过一盘好吃的荔枝,就不用去岭南见那棵荔枝树了……”

众人都笑。刚好这会儿到了吃饭的时辰,他们便一起去了附近的一家酒楼。

女孩家容易亲近,一说起话来,就把那两个男人晾在了一边。那两人也不在意,就在一边听她们讲话,需要时才插上两句。

凌兰见惠香等在一旁伺候着,遂让她退下:“你和刘达自在吃饭去,有什么需要我自己来就好。”说完又低声嘱咐她,“不要对人说咱家的事,知道吗?”

等菜上来,凌兰和敦琳对着连干三杯。四爷、十三爷怕她们喝醉,忙道:“慢些来吧。”

凌兰在现代是善饮的人,但现在这身体患有寒毒,也不敢逞强,敬了各人一杯后,随即就搁下了。

酒足饭饱,奉茶的人又上来问道:“各位爷都要什么茶?”

各位都叫过,只剩下铃兰。她平日不怎么喝茶,母亲倒是经常喝崂山玉竹,遂要了来。谁知伙计却说:“可巧今儿没有这个,倒是有石竹。”

她很随意,“那就石竹吧。”

众人饮茶闲聊。他们见她说了多次“你们这里的”,遂问她:“什么‘你们这里的’?难道你就不是大清国的人吗?”

铃兰这才意识到自己口无遮拦,笑道:“我自然是这里的人,只是我自小跟着师父在山上养病。这刚才回来,对这里的一切规矩礼节一概都不习惯,不免会发些牢骚。”

谁知话一说完,倒引得那两个人来了兴趣:“那是什么山?你师父的名号是……?”

“山叫浮朗山。至于师父的名号,我也不太清楚。像那山林,是由八卦阵势排列的。等我折回去时,竟然连路都找不到了,到现在都还让我迷惑呢。”

其实,除了那个山名是胡乱编的外,铃兰其余说的都是真的。

“那定是世外高人了!”十三爷叫道。

四爷也深以为然:“奇门八卦之术,不懂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众人都道这种可能性大一些。

十三爷提起那本琴谱,“那也是她送的了?”

铃兰点头,“那是平日用来调节心绪的曲子。”

他笑,“敦琳,你的琴弹的不错,可你旁边的这位也是高手啊。”

敦琳一听,忙缠着铃兰要她来一首。

哪知铃兰道:“那首曲子太长,而我也只练习过两遍,还不是很熟悉。等我熟练了,有机会再弹给你们听。”

但也不扫大家的兴致,走到室内的琴架旁,调音抚琴,奏出平日里熟悉的曲子来:

“人若不自在,莫不如轻笑一声飞到天外

飞若不自在,是不是收起翅膀没入人海

人还不自在,莫不如一船一浆一去不返

心若不自在,是不是荡尽天涯路,无处觅蓬莱

花儿和蝴蝶会相约盛开,信上的心儿需各自等待

这光景若它还不来

是不是捻个兰花手,含笑在等待

我在等一朵花盛开,我在等一个人到来

卖了这枝花,到街上去换红彩

我等这一朵花盛开,带着一脸的自在

我正笑着猜,那春风姗姗迟来”

弹完,十三爷笑着叫好,“这首好,这才像十几岁女孩子要唱的歌!”

铃兰叹了一口气:“可惜啊,人不能总是自在。若是像其他人想的那样,发明一种储藏快乐记忆的瓶子,随时需要,就打了开来。”

敦琳拉了她的手问道:“难道你有什么烦恼不成?”

“学规矩啊。”说过站起身,“我们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现在刚吃过中饭,怎么就要走?”

“趁现在暖和,我想到大钟寺去看看那口大钟。”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