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竖着手指“嘘”了一声:“先别生气~要说起来,这三界发生的每一件事皆非偶然,而是一个个顺势而为的大坑,谁跳坑谁爹。”
“本宫看你跳得挺欢快!”西王母讽刺道,“你爹多所以不怕?”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泠正色道,“我有非跳不可的苦衷,您两边都沾亲带故,还是趁早撂开手为妙。”
西王母看着他,半晌幽幽道:“光凭这句话,若让本宫那姐姐得了,你便要不安生了。”
“她,自有人迫不及待要和她算账。”泠笑得冷漠,“轮不到我担心。”
“原来如此。”西王母露出一个苦笑,“想来本宫也该回去闭关潜修一阵了。”
————————————————————我是时光荏苒的分割线—————————————————————————
碧游宫那场极负盛名的拜师大典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不过有荣幸前去观礼的小神小仙,得闲还是要在同侪们面前夸耀一番,那日截教门下旧人,如坎宫斗母正神金光圣母、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以及感应随世仙姑三霄娘娘等悉数列弟子席;太上老君携玄都法师、金银童子,元始天尊带着门下玉鼎、太乙和太乙之徒哪吒坐在客席,共贺截教盛会;镇元子是泠的头一个师傅,被请到了通天教主之下的第二重要席位;女娲娘娘同火云洞三位人皇各自遣使送了贺礼来;玉皇大帝亦派了太白金星前来,贺礼中奇珍异宝无数;佛门出于众所周知的缘故,并未派人,只有斗战胜佛孙悟空以私交的身份跑了来;四海龙王作为亲族齐齐出席,但也只好被排在偏后的位子,其他仙家更不用说了。
瑶姬仙子据说是在养伤,并未出现在大典上,倒让一众爱背后说人是非的长舌仙很失望,幸好大典之后三清圣人先后登坛讲法,热闹了九九八十一日,而趁着这工夫,泠却神不知鬼不觉,带着祖母、念玉以及湄和沧偷偷离开了碧游宫。
湄便是从前的梅,沧则是常五,名字都是在他们达到地界中段后,泠应他们的要求重新为他们取的名字,是含有约束力能保证他们无法背叛的名字——这边要说到女娲送给他的红绣球了。
这先天灵宝,各有各的独到之处,而红绣球有一妙用,却是能同人结因果,善因善果,恶因善果,善因恶果,恶因恶果,谁与谁结何种因果,全在乎灵宝主人一念之间,而且运用到极致之时,连那混元圣人,都能被他偷偷种下因果而一时察觉不了,自然这是后话,大概什么时候泠能有陆压孔宣一流的境界,倒可以试试无妨。
泠为湄以及沧种下的自然是善因善果,条件不过是永生永世为他驱使而已,对湄和沧而言,真可谓是捡了个大便宜,他们本就已经发誓会如此,如今更不会反对,泠在他们心目中,已经和老天爷的私生子没什么区别,当然就某种曲里八拐的关系而言,这话离事实不远~
如今的泠总算脱离了奶娃娃的悲剧,16岁的少年,纵然还有几分难脱的稚气,已经渐渐长开。瑶姬仙子的美丽被她常怀慈悲之心而偏用雷霆手段的行事烘托,英气勃勃却不失女子的柔和,在成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后,这样的气质越发明显,反倒让人忘了瑶姬仙子曾经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女仙,对抗过无数不服天庭的上古妖魔。瑶姬其实自己也情愿忘掉,就算她是上古时期的神仙,也不代表她喜欢成日打打杀杀,若不是为了避开瑶池金母,远离那总让她感觉要窒息的天庭,她何必揽下那么多事,天庭之主,又不是她!
而泠的美相比较而言就显得锋芒毕露,明妍的长相,让他再一本正经的表情做起来都可归类成风情万种,怒火滔天时亦好似娇嗔,不过他没有做面瘫的爱好,只能听之任之~不过因为他本就身为男子,长得再漂亮,再倾国倾城天姿国色,骨子里流淌着的仍旧是傲气,是坚韧,是想要成为强者的慾望,只有掌握了力量,才能掌握话语权。
他如今稳稳站在小天位的顶端,离次天位只有一层窗户纸的距离,实力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主修的九爪金龙诀进境平稳,下一次长爪遥遥无期,弱水诀和乙木青灵箓都练到了顶点,剩下的提升只看功力的进步了。
现在在泠身边的法宝中,红绣球是先天灵宝,除了结因果外,还同人族有大大的干系;身边四把仙剑都是通天师傅出品,困仙剑、龙牙剑,还有父亲杨戬送来的那两对凤凰翅炼制成的比翼双剑,配合着通天所授的削弱版诛仙剑阵,对付太天位以下绰绰有余,而太天位以上,也足够自保;白玉琵琶搭配妙音诀与天魔曲,一正一邪,倒可以拿出来常用来干扰有心人对自己实力的估计;至于鎏银弹弓…这个啊,偶尔装把小孩子,打打鸟雀挺不错,打人的时候泠总是会想不起来自己还有这东西能用,在他映像里,这是父亲送的玩具~
至于手下,念玉虽然最强,却是不稳定的炸弹,湄与沧的忠诚毋庸置疑,实力和头脑也被念玉教导得不错,家长们还是比较放心这两人跟在泠身边的。此外泠的宠物极乐鸟霄汉与拟虫吉儿就一般了,前者单纯就是信使,后者算是日常训练时的好助教,打架的时候泠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对付敌人。
这次离开碧游宫,泠打算先去趟灌江口,接着却要完成件玉帝交给他的差使。
这件事泠想想就觉得恶寒,概括成一句话就是:
帮助人间真命天子,走上帝王之路!
☆、第 122 章
“简直狗屁不通!”泠突然大叫道,“人间王朝兴替,与我有何利害关系,非得要我管闲事!”
念玉还是一身道袍,手里却不伦不类地摇着把鹅毛扇,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泠的狗头军师一般:“公子此言差矣,玉皇陛下虽然敕封公子为司渎龙君,可凡人不知根底,如何为公子立庙造像祭祀供奉?总得有那么几桩大功德,才能流芳百世么~”
泠连连摇头:“放过我吧!还几桩,苦差事做一桩就净够了!”
湄关切地询问道:“公子如今可有头绪?太白金星大人传话,就只给了这么一句,咱们要上哪儿找那如今还不知有没有出生的人间帝王?”
“这个我倒有些线索,”泠狡黠一笑,“只是那线索要拜托西王母娘娘帮忙查找一下,不过她若知道我把祖母送到父亲那里暂住,一定会非常生气,所以到时候你们得帮我保密!”
瑶姬仙子的状况现在也不知是算好算坏,她一心认定了泠是杨戬,毫无怀疑地接受了逐渐长大的泠,目下也不像当初那样,若果泠离开她视线范围超过一个半个时辰便怀疑玉帝派人抓走自己的儿子,惶惑不安下做些让人担心的事。听说泠这次外出有事要办,虽然不舍,瑶姬立刻表示理解,只坚持念玉、湄和沧都要跟着他才放心。而泠并非不放心瑶姬留在碧游宫,只是直觉这是个让父亲和祖母相处的好机会,瑶姬本不想麻烦儿子的“朋友”,但泠这回心意坚定,不惜祭出撒娇耍赖的法子,磨得瑶姬答应外出散心。
杨戬虽然不能与母亲相认,但能如此近距离与母亲相处,觉得是个让母亲逐渐接受自己的好方法,只可惜泠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灌江口,不然祖孙三代共叙天伦,该是何等乐事~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祖母和父亲,泠顺路回了趟西海,被爷爷奶奶爹爹干娘等揉搓一番,盘桓几日,方才启程去了西昆仑。不料却在那处偶遇了唐时旧识,具体情形如何,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那旧识是两人,一为曾经痴心唐玄宗的道士罗公远,另一个是曾打上罗公远宗派山门的唐高宗时的“妖人”明崇俨,二人飞升之后,实践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真理,渡过天劫后居然被落在同一个迎仙台上,等待仙官引领他们去登记并指点仙人的规矩。
凡间修士所谓正派邪派,落在神仙眼里极为好笑,大道三千,条条登仙,飞升之后可不管你们在凡间如何分门别类,统一都只有散仙一个称谓,想继续敌对斗殴请便,只要别在有势力归属的私人范围内就可。
同时,那些比较老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