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早慧成才的奥秘 > 第9部分

第9部分(2 / 2)

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次,他依然端详了好久、好久,并发誓,要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永不自傲。从此,他手不释卷,朝夕攻读,虚心求教,文学造诣日深,终于成为北宋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誉。

对花不应该只是叹赏,亲吻,要手里拿起锹铲、剪刀、喷壶,还要准备巴黎绿(一种杀虫剂)。

——马卡连柯

骄傲自满情绪是早熟儿童的大敌。一骄傲,多么天才的儿童也要毁掉。

——詹姆斯·穆勒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约翰·保罗

“急性判官”的故事——林则徐的父亲讲故事教子

林则徐(1785…1850)的父亲林宾日是个教书先生。他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经常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讲些有趣的故事。

林则徐小时候机灵聪明,但性子很急,办事毛毛糙糙,经常出些差错。林宾日认为,“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小孩子这样下去养成习惯,将来办事要出大错的。一天,他把林则徐叫到跟前,给他讲了一个“急性判官”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判官,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每遇到不是孝子的犯人,他就判得特别严。一天,有两个人拉来一个年轻人,要判官严惩。他们说:“这个年轻人是个不孝之子,他不仅骂他娘,还动手打她。我们把他捆了起来,可他还是不停地骂,我们就用东西把他的嘴堵住了。像他这样不孝的后生可恨不可恨?”判官一听,被捆的人是个不孝之子,立刻火冒三丈,就喊:“来人呀,打这个逆子五十大板。”这个年轻人想开口申辩,可是嘴被堵着,有话没法说,只好挨了一十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会儿,有个老太婆拄着拐杖急匆匆走进来,边哭边焦急地说:“请大人救救我们,刚才有两个盗贼溜进我家后院,想偷我的牛。我儿子捉住他们,要送他们到官府来,可是力不从心,两个强盗反把我儿子捆走,不知弄到何处去了。求大人帮忙,赶紧替我找找儿子。我就这么一个孝顺儿子……”判官一听,心里暗想:莫非恶人先告状,我刚才打的就是她的儿子?他忙叫人把那两个捆人的人找来,但他们已溜走了。这时,被打昏过去的年轻人突然呻吟了一声,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儿子,就惊叫了一声,昏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聪明的林则徐知道父亲的这个故事是针对他的毛病讲的,便说:“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

林宾日说:“我看到你性子急躁,很为你将来担忧。通过这个故事,希望你改正自己的毛病。”

“急性判官”的故事,牢牢记在林则徐的心里。直到几十年后,他做了湖广总督仍不忘父亲讲过的故事。为了时时警惕自己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的毛病,他专门做了一个“制怒”的横匾,挂在自己的书房,时刻提醒着自己。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达尔文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愿学蜜蜂还是当蚯蚓——罗帅教育女儿的故事

罗荣桓(1902…1963)的女儿罗北捷,小时候有点娇生惯养,不爱动脑筋,怕吃苦。女儿喜欢和爸爸在一起,但罗帅因忙于公务,难得应女儿之愿。

一天,礼堂放电影,正好这一天晚上罗帅有点时间,便带女儿北捷步入礼堂。

这天晚上放的加演片是个动画片《蚯蚓和蜜蜂》,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罗北捷。

故事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蚯蚓和蜜蜂长得差不多,身子都是圆滚滚的。后来,蚯蚓整天躺在大树底下吃花呀、果呀,吃饱了就到处玩。可蜜蜂呢,想到冬天果子少,就每天爬上村采花酿蜜。渐渐地,蜜蜂身上长出了两个翅膀,飞来飞去采蜜,比爬树快多了。冬天,蜜蜂带着酿好的蜜去找蚯蚓,蚯蚓不见了。原来蚯蚓整天吃了玩,腿也退化了,冬天找不到东西吃,它看见勤劳的蜜蜂飞来了,很羞愧,便一头钻到地底下,决心帮助果树松土,改正自己的缺点。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圆滚滚的蚯蚓就变成了今天这种又细又长的样子,也受到了农民的赞扬。

看完动画片,父亲问北捷:“你愿意学蜜蜂,还是当蚯蚓?”

“当然学小蜜蜂了。”北捷毫不犹豫地说。

罗帅亲切地看着女儿,说:“你说说看,蜜蜂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它爱劳动,不怕艰苦,勤学苦练。”女儿像背书似地回答。

“你说得很对。不过,我看你不像小蜜蜂,甚至也不如知错改错的蚯蚓。”

北捷听了爸爸的话,不服气地努起小嘴。罗帅又开导说:“怎么,我说得不对吗?想想看,你是怎样对待困难的?在学习上不爱动脑子,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去问别人,做不出算术题还流眼泪。你想过没有,一个人不克服困难,学习上怎么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基础,将来你怎么'飞'呢?”

爸爸的话,正好说中了女儿的弱点。她低下了头。

“蚯蚓的精神,也很值得学习。”爸爸又说:“别看它开始是个懒汉,但它能改正缺点,踏踏实实地钻到地里去翻土,把身子都拉长了。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能改就好。”

北捷点点头,说:“爸爸,我懂了。要学蜜蜂勤勤恳恳,学蚯蚓知错改错,对吗?”

罗帅听了女儿的话,慈祥地笑了。

劳动是最伟大的美,让孩子们认识这个美,是教育的奥秘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人类的劳动是惟一真正的财富。

——法朗士

谁和我一样用功,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莫扎特

治挑食——朱伯儒教育子女的故事

空军某部干部朱伯儒,不仅能驾驭青年的思想规律,而且还能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在社会上,他是广大青年的知心朋友;在家里,他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一天,朱伯儒全家吃午饭时,儿子飞飞见端上桌的菜又是炒土豆,就努起小嘴不高兴了。他把筷子一扔,生气地说:“怎么老吃这东西,连点肉都没有。”朱伯儒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又怕他赌气不吃饭影响下午上课,于是就安慰他说:“飞飞,先把这顿饭吃了,星期天爸爸带你们去玩。”

星期天上午,朱伯儒和爱人拎着篮子,领两个孩子来到郊外的田野里。飞飞说:“爸爸,怎么不领我们到公园去呀?”朱伯儒说:“公园里人多,你看这儿多好呀!爸爸今天教你们一点植物学知识,看你俩谁学得快。”朱伯儒先挖了好几种野菜给孩子们做样子,告诉他们这些野菜的名字、特点,等两个孩子都认识后,朱伯儒就激他们说:“咱们来比赛,看谁挖得多。”没等他说完,飞飞就赶紧动手挖起来,兵兵也不甘落后。快到中午时,他们已采集了整整一篮子野菜。在回家的路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