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葬宋 > 第54部分

第54部分(2 / 2)

原来,大军决定前来赤石,然后伺机偷袭刘深水军的同时,考虑到自己这方仍旧有五百余艘船只不舍得放弃,况且人多眼杂,难免不泄露风声,也想到无论偷袭成功与否。都要退到台湾一带,粮草和军需物质也要供应,就决定由陈宜中和吕师夔带着钦差的行头,由水路从广州湾出海,沿海岸线经由南澳岛在红海湾一带停留,随时等候接应姜明等人。

此次姜明前来赤石,除先头来的一千黑衣士卒是他的亲卫之外,其余的只带了四千人马。本来陈宜中力劝姜明不用亲自前来犯险,让侯强和吕师夔前来就好,但是姜明总是不放心吕师夔这个人。还是教于老谋深算的陈宜中一起比较好一些。

最后的好消息就是本来姜明担心在海上和陆地难以通讯往来,但是意外发现的是,原来在宋朝已经由信鸽的出现,而且用的很为熟练。才使姜明更加放心。

进了元新寨。已经放飞了第一只信鸽了,想想这个世界,姜明真的感到很奇妙,不是说信鸽是近代的产物吗?幸亏姜明没有把这个建议当成宝一样的拿出来,要不还不是笑死人了。

不一会,侯强就已经向父亲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姜明相信,侯强有分寸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见他们父子二人话已经说完,也慢慢的站了起来,想侯天赐一礼道:“老人家这下有些放心了吧。”

侯天赐唬的一跳,连忙让开,道:“我大宋天兵已至,老夫怎么能不放心呢?”

姜明呵呵笑了一声,还是十分恭敬的问道:“那请问一下老人家,你可知道附近可有疍民?”

“老夫还不老吧?”侯天赐笑道,突然话音一转,惊异的问道:“你要找疍民?找他们做什么?”姜明微微一惊,这个侯天赐反应怎么那么大。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方才在回忆着,想到在海口时,听说有一个疍民群落。“以鱼为生”;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疍民是个特殊的群体;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代;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因为常年漂泊海上;他们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

出于兴趣,有查证资料得出,海南的疍民原本是生活在两广和福建的水上人家。他们漂行于中国南方沿海各地;为了抵御海浪;大约在1000年前;疍家人就造出了名为“鸟船”的船只;其船身狭长;上阔下尖;冲波劈浪无所畏惧。也正因为他们很早就具有了远航的能力;才能为了追逐鱼群;或为了逃避战乱和荒灾;由珠江流域驶进南海;并进而跨过海峡来到海南;见岸遇港就泊船扎营;靠海繁衍生息。

由此想到了如果能招募一批像这样的疍民来掌控船只,对于今后的发展会有更大的助益,但是没有想到侯天赐的反应竟然是这样,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但是此时,只能肯定的点点头。

得到姜明的回答后,侯天赐的眼睛眯了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他后,问道:“钦差大人可知道疍民的出身吗?”

姜明不由的一愣,摇摇头反问道:“不就是水上人家吗?颇通海理水势,眼下正是朝廷需要此些人才之际啊。”

侯天赐还没有说话。侯强走上来道:“疍民本是先秦时西瓯越人。秦始皇派屠睢杀西瓯王,越人宁与鱼鳖禽兽杂处,不肯事秦,以至变为“疍民”。”还没有讲完,侯天赐就截住话头接着说道:“历朝各代均视其为贱民,我大宋朝廷一向也不把他们放在心上,甚至还明文不得与疍民通婚嫁之事。这些钦差大人可知道吗?”

姜明一时语塞,这些他还真的不知道,还想到疍民以水为生是一种习俗而已,但是听候家父子所言,疍民平日和朝廷有些积怨,这个倒是不好办了。

第一第三十八章 奇兵?

是一群人失去了一个朝代,还是一个制度失去了一个朝代?是能回答呢——姜明这样问自己

************************************************************************************

看见姜明没有说话了,侯天赐有些严肃的问道:“钦差大人,知道疍民是做什么了,你还是准备找他们吗?”说玩就注意着他的神情。

但是关于封建歧视的问题,对于姜明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心里障碍。虽然说知道可能是由于那些士大夫看不起这些有一技之长的渔民,但是对于他来说,什么原因不重要。招募一批这样的人,利用他们熟悉海事。精炼的船只操作技巧,对于自己以后的长久计划有绝对有补益的。

于是坦然的点点头。刚要说话,看着侯强也在紧张的看着自己,心里一动。缓缓的说:“时值我大宋危难之秋。我大汉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我看来,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有同仇敌忾的精神,那么就不愁把元军赶不走。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我们为什么要在乎是什么人呢?”

侯强像是松了一口气,但是看见父亲又要说什么。连忙出口道:“父亲,钦差大人一路辛苦,咱们还是早些歇息,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好吗?”

侯天赐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遂很有礼节的告辞出去了,只剩下侯强还在房中。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和姜明说一样。但是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来,姜明想要问他,但是还没有出口,侯强却是也告辞走了,留下姜明一人郁闷了半天。

一路上昼伏夜出,虽然没有遇见元军,但是还是比较辛苦的,很久没有锻炼过的姜明还是在疲惫中慢慢的睡去。

第二天一早,侯强却是很早的早门外候着。等姜明一打开门,就看见一脸露水未干的模样在外面徘徊。看见姜明出来,连忙上前行礼,然后道:“家父在赤石河边有事情找钦差大人,还望移驾一观。”

其实姜明的肚子感到有些饥饿,但是听见侯强这样说,只是奇怪一大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马上就联想到侯强昨晚欲言又止的模样,还是忍住腹中空空的难耐,随他一起去了。

元新寨距离赤石河大约只有不到两里左右,姜明和侯强并没有骑马,只是随手招呼了一队亲卫跟在后面,出寨门往东面走了几步就听见赤石河里人声嘈杂一片。但是姜明并没有看见很多人,只是遥遥的看见侯天赐在一张桌子旁背手面向赤石河。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更是加剧了姜明地好奇心。不由加快脚步。不一会就到了河边。

赤石河发源于白马山峰。又名凤河。经赤石流向海中。是海丰县地第二大河。河面不算宽。但看样子水不浅。无疑是上面急滩下地一个大洄水湾。在耀眼晨曦地辉映下。河面粼粼地波光中。浮动着欢声笑语地人影。

面对这群体清晨戏水地行为。姜明饶有兴味地想:这是些什么人呢?为什么这个侯寨主要请自己到这里来?这么多人一大早地在水里。决不是为冲凉。可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刚把疑惑地眼神投向侯强。侯天赐听见后面有人过来。转过身很恭敬地向他行拱手礼。笑道:“钦差大人。这么早把你请到河边用餐。还望莫怪!”姜明这才注意到桌子上摆满了吃地东西。

正合自己地心意。也不谦虚了。走了过去坐下。笑道:“有幸和寨主在此等情况下。实在是姜某地荣幸。坐下一起用餐可好?”说着也招呼侯强过来一起。

侯天赐并不推辞。很爽快地坐了下来。而侯强却是站在父亲地身后。并不出声。

“钦差大人,昨晚你说只要是报效国家,就不应该在乎他是什么人,我说的对吗?”还没有等开始吃饭,侯天赐就直接问道。

姜明一愣,回道:“那是自然。只要目的是赶走元军,那么就是我们的同道中人。为什么要拒绝和再分彼此呢?”

笑了笑,侯天赐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