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葬宋 > 第43部分

第43部分(2 / 2)

文天祥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其实在福州行朝期间,我大军的优势还是十分的明显的,比如说,大将军当时在定海有着强大的水军,其数不下二十万;陈宜中丞相所在的清澳,也有强大的水军力量,人数也在十万以上。当时由苏刘义将军执掌,再加上各地前来勤王的义师,更是多不胜数算来算去。我大宋的实力还是优于当时的元军的。”

姜明可是没有想到那么多,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四个多月了,真正了解形势不是从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上猜测,就是从各级的官员口中得知。真的还没有了解那么详细,按照文天祥这样说,元军不善于水战,所用水师大部分也是新降的大宋官兵,以这样的兵力,按说是有一战之力的,那为什么会一直漂流在海上呢?

想着,就用一种疑惑的眼光看着文天祥,期待得到他的回答。

文天祥在这个时间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大将军出身北方,本来就不善于水战,他的常胜将军之名得来的缘故也没有以水战而成名,其在战略方面之构想,彻头彻尾地完全以陆战为基础。但是在福州行朝的时间朝廷的兵力构成,却是以水军为主,本来就不是大将军擅长的,但是大将军却是拿着权柄不放,以至于舍己之长,不利用水师断元军的粮道和袭扰敌人,反而用那么短的时间要发展陆地的力量和元军硬抗。”

说了半天,问天祥才发现自己一直在论及张世杰的是非,不免有些和他的谦谦君子的理念有些冲突,忙止住了话语,有些赫然的望了一眼姜明。接着道:“这个只是下官的一些看法,不知道贤弟认为对不对呢?”

姜明见文天祥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正要回言安慰一下,然后接着让文天祥继续说下去。

却看见问天祥的眼光看着远处稍微的显得有些异样,便随着他的眼神看了过去,只看见一团桔红色的火光慢慢的向他们靠近,便止住了话意。火光一会儿就到了他们的跟前,仔细看时,却是杨亮节带着两个人走到他们面前,看见文天祥和姜明在一起正在说话。不由的一愣,拱手笑道:“正好奉太后懿旨前来请国师前去一叙。想不到国师在这里,文大人也在啊,可曾打扰二位的大事呢?”

姜明还没有说什么,只听见文天祥笑道:“我和国师方才拜访大将军,出来在这里闲聊一会,不想正好遇见国舅,真是好巧啊!要是没有下官的事情,那下官先告退了。”

姜明看了一下天色,已经很黑了,也没有钟表,所以判断不出到底到了什么时间,不由脸上有些不太情愿,但是即使杨太后遣杨亮节亲自来找他,必是有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也不好推辞,只好向文天祥拱手道:“那我先告辞前去拜见皇太后,文大人一路走好。”

见杨亮节始终没有挽留自己一起和姜明去拜见皇太后。文天祥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回个礼,又向杨亮节拱拱手道别,便转身走了。

待到文天祥走的稍微远了一些,杨亮节这才向姜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国师,请这边走。”

姜明只好转过神来随他们一起朝临时的行宫走了过去,路上问道:“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杨大人。不知道太后召见我有什么事情。”

杨亮节走在前面,头也没有回的说道:“现在已经近亥时了。他后召见,自然是好事了,哈哈,先容下官卖一个关子如何?”他显然是对姜明对他称呼为“杨大人”而不称呼为“国舅”而感到高兴,在杨亮节的骨子里面,还是不喜欢别人把他和皇太后的亲属关系挂在嘴边的,虽然他也经常利用这层关系。

一路上姜明便不再问什么了,只是随着杨亮节走着,离得本来就不远。一会儿便到了临时行宫之外。守卫见是杨亮节领着人过来,显然是早就受到了知会,也没有阻拦。侧身行了礼便让他们进去了。

由于长时间的在外边处于黑暗之中,而临时行宫里面却是点了好几支蜡烛。一时间姜明有些不太适应了。等眼睛慢慢的适应之后,首先闯进视野的,却是鸿儿这个丫头那张红红的脸。

第一第二十章 公主?(求推荐票)

“国朝故事主婿未尝居职”——姜明说知道的《宋史》卷250

***************************************************************************

姜明进入了临时的行宫,首先看见的不是皇太后,去看见鸿儿面带嫣红的再旁边站着望着自己。一时还是没有反应过来,转过头来,才看见皇太后在含笑的望着自己;回过神来连忙弯身行礼以全礼节。

杨太后却没有注意这么多的事情,只是看着姜明宽厚的笑了一声,指着旁边的椅子意思让他坐下,要是放在别人的肯定要谦让一番,但是姜明还是没有那个觉悟的道了一声谢就坐了下来。

望着杨太后问道:“不知太后深夜唤微臣前来有何事情?”

就这样问着看了旁边的鸿儿一眼,还是在莫名她在这个地方,要知道鸿儿可是蒲氏家族之人。纵然现在皇太后不知道,但总要讲一个避嫌的。日后要是让别人得知他堂堂的国师带着一个叛国之人的后裔来觐见皇太后,严重点,就是不把皇家看在眼里。轻一点,也是有欺君的嫌疑。

这些姜明虽然也太不在意,但是还是要注重起码的规矩的。

杨太后却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说了一句:“哀家见你跟前这个丫头很是可人,想到正愁没有一个知心的人在身旁照应,所以今天晚膳后没有什么事情,特地找这丫头过来聊聊,谁知越聊越知心了,哀家心里十分喜欢,想和你国师讨个人情,让鸿儿跟着哀家如何?”

姜明想一千道一万的,没有想到杨太后叫他来时为了这个事情,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张口结舌的愣在那里。半天才看向鸿儿,用一种询问的眼光。

鸿儿却不知道被太后灌了什么迷药,像只孵蛋的鹌鹑一样。红着脸儿低着头,就是不肯出声。看也不看姜明一眼。

姜明一时十分郁闷,看着杨太后一直在看着自己,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回道:“太后,鸿儿只是原广州制置使张镇孙大人父张翔泰故友之女,看微臣无人照应而暂时让其跟随臣下的。在下并无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权力。太后若是喜欢,不妨征求一下鸿儿以及张大人的意见。若是他们同意,在下是无话可说的。”

杨太后听姜明这样说。不由会心地笑了出来。道:“那便没有什么关系了。刚才在国师来之前。我已经征求了鸿儿地意思。他对于跟着哀家。没有什么话说。言道只要国师你同意就没有问题了。”

姜明心里稍微地一空。不由地又看了鸿儿一眼。想到蒲氏家族现在一门皆被称为叛国之。鸿儿此举可能是为了蒲氏以后回归留个余地。也难为她这样想地是无可厚非。只是一旦跟着杨太后。就再也不能随时见到她了。心里也有些不好受。但是也不好说什么。

只好抱拳向杨太后道:“既然鸿儿愿意。在下也不能说什么了。只盼望鸿儿能为太后分忧。才是我大宋之喜。能得到太后垂顾。是鸿儿地福气。”

本来姜明地城府便是不深。言语中充满地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