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葬宋 > 第27部分

第27部分(1 / 2)

>朝廷放弃驻跸泉州地理由。

但是第二天。当他如约而至。带着随从和礼仪队伍。满面春风准备着迎少帝进城而登上帝舟。却不见了皇太后、少帝。也不见让自己今天来地陆秀夫时。他预感到自己地想法是错误地。

果然。只听见一个宦官用冷冰冰地语气对他说:

“经过朝议。众大臣以为泉州不可久留。该南下广东。”

当时他觉得很惊异:“朝廷在这种困顿的境况下,怎么会弃泉州这么好的地方,而甘愿去风浪凶险的海中流浪?”

他很觉不解。但是明白事已如此,说也无用,反正自己的心意尽到了。正当他怏怏离去的时候,迎面碰上刚登船的张世杰。将蒲寿庚约到自己的船上,没有说什么理由。目的是扣下他作人质,向他借海船。

蒲寿庚那里愿意,但是张世杰让部下缠住他,软硬兼施的和他消磨着时间。就是不让他离开。

在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想那么多,一直虚与委蛇的应酬到天黑,要回泉州城已经晚了,只好留宿在船上。

但是没有想到张世杰却劝说皇太后和少帝下决心明早启锚继续南下,还说什么以免蒲寿庚心谋不轨,勾通元军突然袭击。

可能朝廷本来早就疑心他蒲寿庚有异心吧,所以很容易听进这话,至于张世杰是否另有所图,朝廷连想也没去想。当即他就上船把这事给定下来了,各船队也都在忙着做开拔的准备。

当天夜里,当晚潮刚退,海面相应平静下来的时候,从张世杰船队里面飞出几百艘救生小艇。静悄悄地成包围圈扑向蒲寿庚的海船。他的海船抛锚在深水域,一艘艘整齐地排列着。水手们都已入睡,因为是商船,又是舶在没有海盗出没的水域,他们没有任何的提防。然后接到宣告:所有海船,全都奉命保驾。少帝到来的消息,水手们是知道的,蒲大人亲自前往迎驾,也是大家作为荣耀夸说的。既然是保驾,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就这样,这批海船就连夜进入了张世杰的船队区,第二天凌晨,又随队南下了。

蒲寿庚是凌晨得到海船被抢的消息的。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大骂一通。海船可是他的身家性命,这一抢走,就把的财路抢掉了,他能不切齿痛恨吗?但是当张世杰的船队走的时候,却将他放在了离城很远的地方,当他走回去的时候。大错已经铸成了。

蒲寿晟是个性格粗暴的人。他听说自家的船被朝廷强行带走,加上自己的哥哥也不见回来,眼睛都红了,索性率兵将全城的宋室宗亲和退到泉州城的淮军将领都扣压了来,谁知道武卫左翼军统领夏璟、州司马田真子,以及自己的手下孙胜夫、尤永贤、王与、金泳皆被元军买通,在这些人的趁机唆使下。为弟弟报仇加上失去船只之恨的蒲寿晟在一怒之下就就尽杀敢于反抗的赵氏宗室以及部分淮军。

等到蒲寿庚回到泉州城,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只是制止了正在嗜杀的哥哥,让部分人幸免而已。

听着面前的这个蒲寿庚娓娓道来,中间不见丝毫停顿的样子,姜明举起的酒杯半天没有放下,说一句实话,对于他讲的这一段历史,姜明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唯一的印象也就是在横琴岛上,陈宜中和陆秀夫对他说过的一鳞半爪,也就是恰恰是这一鳞半爪的印证,仿佛这个蒲寿庚没有说什么谎话。

转过头来看看张翔泰,老先生好像一个没事的人一样,甚至悠闲的有举起了一杯酒,慢慢的品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时鸿儿慢慢的从门口走了过来,站在姜明的面前,慢慢的福了一下,道:“请国师相信我叔叔吧,其实他心里也很苦,自从阿喇罕率兵进了泉州城,不久我叔叔就走了。一直在外面漂泊。要不是听说“七星隐龙戒”重现,他是不会露面的。”

姜明听鸿儿这样讲,若有所思的抬手看看自己手上戴的扳指,突然想起来,猛地站起来,指着鸿儿道:“你喊他叔叔,那你是?”

“家父蒲寿晟,奴家原名是蒲孤鸿,一直瞒着国师,还望不要怪张老先生,他本是我叔叔的至交。因家父现在还在泉州为蒙古人做事。虽非自愿,但鸿儿仍羞于出口。还望国师见谅则是。”

听罢鸿儿这么说,确是出乎姜明的意料之外,只觉得一阵的心烦意乱,颓然又坐了下去。

这时,张翔泰笑了两声,对姜明道:“贤侄,莫要困惑,先听老朽给你说说这“七星隐龙戒”的来历吧。”

第一第三十三章 虎符玺书

张翔泰的话正中姜明的要害,这个是他最希望知道的事情,只好耐着性子又坐了下来,不再言语,只听这个老人家说。

“咚咚”两响,敲敲桌子张翔泰引来姜明的注意,示意姜明将扳指给他,姜明无奈只好照做。

拿着这个扳指,老人家仔细的在手里观摩着,半晌无语。觉察姜明有些着急了,才停了下来。把扳指放在桌子上,看着姜明说道:“国师既然不知道这个办事的来历。想来也不知道长春真人吧?”

姜明下意识的摇摇头,但是隐隐约约的好像又有什么印象。也来不及想,只好听张翔泰说起来。

张翔泰的语气很低沉,仿佛在回忆什么,望着北方天上的星星,很意外的说了一句:“其实北斗七星,是我全真道教的标志。”

姜明慢慢的听的明白起来,心里也不由的吃了一惊。原来王重阳和丘处机历史上真的存在啊!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曾拜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为师,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后来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门。外人尊称“长春真人”。

年届七旬的丘处机鹤发童颜、碧眼方瞳,外界纷纷传说他精通“长生不老之术”和“治天下之术”。这些传言也传到了率军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成吉思汗耳朵里。

此时的成吉思汗已是耳顺之年,感到精力日衰、老之将至,身边人又向他进言:丘处机行年三百余岁,肯定有长生之术。这样的神仙应该赶紧请来。于是,嘉定十二年,成吉思汗写下一封言词谦虚、恳切的诏书,派刘仲禄前去邀请丘处机。

起初,接到诏书的长春真人颇感为难,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希望与乱世的政治有任何瓜葛。但是长春真人想到借机为民请命,劝蒙古人少杀无辜。也是为了全真教的发展,最终决定应诏。

嘉定十五年初夏,长春真人终于到达了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十分高兴,便开门见山地向他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丘处机显然早有心理准备,他说:“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短命之人皆因“不懂卫生之道。”而卫生之道以“清心寡欲为要”,即“一要清除杂念,二要减少私欲,三要保持心地宁静。”

在后来二人朝夕相处地日子里。长春真人还不断以身边小事来劝诫成吉思汗。一次。成吉思汗打猎射杀一只野猪时突然马失前蹄。可野猪却不敢扑向成吉思汗。事后。长春真人便入谏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现在圣寿已高。应该少出去打猎。坠马。正是上天告诫陛下。而野猪不敢靠近。是上天在保护着陛下。”成吉思汗对此十分信服。告诉左右人说:“只要是神仙地劝告。以后都照做。”成吉思汗过桥时。桥一下子被雷劈断了。长春真人便说。这是上天在警告不孝顺父母地蒙古人。于是。成吉思汗就诏告国人。听从神仙地指示。要尽孝道。长春真人还多次劝导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之术以“敬天爱民”为本。应该体恤百姓疾苦。保护黎民生命。

长春真人最后完全得到成吉思汗地认可。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地残酷杀戮。

嘉定十六年春。在成吉思汗身边呆了一个年头。由于思念故土。长春真人决定东归。成吉思汗赐给他许多金银财宝。却遭到谢绝。于是。成吉思汗下诏免除全真教徒地赋税。又赐给丘处机虎符玺书。并命燕京行省将原金朝地御花园赏给全真教建造宫观。从此。长春真人得以弘扬全真教、广建道观。掌管天下道教。取得了相当于蒙古国国师地地位。凭着虎符玺书。长春真人还解救了大批中原人。使两三万被蒙古掠夺为奴地人重获自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