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葬宋 > 第7部分

第7部分(2 / 2)

接着叹了一口气,接着说:“皇上和皇太后这样做,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不要多想了!”

“孩儿记得了。孩儿要去招呼国师,就先退下了”。

“嗯,你去吧”。张镇孙刚想离开,张父又睁开眼睛道:“明天我想请姜先生吃一场家宴,你安排一下吧。”

张镇孙施了一礼,“是。告退。”转身离开。

“恩,你去吧。”张父闭上眼睛到,张镇孙转身离开。

是夜,姜明和郑虎臣鼎足而谈,“廷翰兄,你说说,这次放着功臣不赏,却调升了转运使,又给两个收复广州的干将派来了一堆上司,皇太后这样做不寒了天下人的心吗?”

郑虎臣淡淡的说:“如果皇太后不这样做,我才奇怪了”。

“那是为什么?”姜明好奇道。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吧。”郑虎臣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呵欠说:“平衡,你知道吗?”

姜明好像有点明白,但是又迷糊了,只得向郑虎臣问道:“愿闻其详?”

“现在明摆着粤王殿下咱们是外来户,手里有名有权无兵,而有兵的张镇孙等本土人呢?却因为咱们以无功之身凌驾他们之上会有所不服,这样更容易被皇家所控制。”

“不至于吧!”姜明感觉不可思议。“粤王虽说不是他的儿子,但是平时他对粤王还是不错啊。”

“算了,不说了,你相信也罢,不相信也罢,我刚才说的其实都是诛心之言,只说一次,下不为例”。

“那廷翰兄可知道张镇孙此人平素如何?”姜明又问。

郑虎臣道:“人家是状元公,我一个小小的县尉怎么能高攀的起。不过有一点,这个人很孝顺,据听说,张镇孙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不管上哪儿做官,必须接父母同住。他在婺州做通判时,也是将父母远道接到婺州的。不过也就是在婺州弃城奉父母回乡,才被罢官的。”

“孝顺就好。孝顺就好!”姜明喃喃的道。在他小时候父亲曾经给他说过,一个孝顺的人就是坏,也坏不到那里去。

不知道从何时起,又想起父亲来,泪流了下来。

第一第四章 请国师弃广州

翌日巳时(也就是现代时间的九点左右),府衙的议事厅里的人已经济济一堂了,纷纷扰扰的相互猜测着这次召集大家的目的,此时正是多事之秋,制置使大人已经好久没有把人聚集的那么齐了。

“制置使大人到!”一声吆喝喊断了大家的猜测,众人看着走进门口的张震孙,才发现除了凌震都统外,还跟着一个年轻人,不合时宜的短发,白净的脸庞声甚至还带着一股心怯的羞涩。只有双目神盼左右,透着一种自信,让人看见顿觉有种安全的感觉。

正是姜明,此时他的心情也是左上右下的,表面上,不比张镇孙的官威浩荡,更不如凌震的威武雄壮,内心中更不如他们在众人面前的挥洒自如。

跟着张震孙一路行到大堂之上,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张镇孙一转身竟然将主位让给了姜明,一时喧哗起来,纷纷左右打听这个年轻人的来历。

张镇孙威严的“嗯”了一声,止住众人的喧哗,向大家宣读了昨日接到的旨意,众皆愕然,显然很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张镇孙又一次看似谦逊的让出主位,请姜明上坐,姜明岂有不知之理,连称不敢。

张镇孙略让片刻,也不纠缠,欣然是就坐在上面。

命属下将最近城防细节报上来。

一小吏走出回报,虽然是之乎者也,这次姜明倒是能听明白。

广州城里的百姓和将士们,最近一段时间。沿城的山峦平川,都在动土修筑围城、壕堑。而珠江沿岸,也在增设哨堡。

一段时间下来,城墙加固了,壕堑也挖了不少。偌大一个广州城的四周,该堵的堵了,该防的防了。一副坚守的样子。

张镇孙并没有征询姜明的意见,直接就向大家道:“粤王殿下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判广州,总督两广军务,今遣国师前来,询问广州城防,和听听大家的意见。”

姜明一时措手不及。扭头翻了一下白眼。心道:“皇太后这招起作用了。”

心里虽想。但是嘴上却不能说。只能做谦虚道:“如今大敌即将压境。还要依仗诸位地努力。粤王此次命我前来。就是想听一听大家有什么好地意见没有。”

于是众人皆上前表示决心。一时间人心沸腾。大有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地决心。

张镇孙只好又抬手止住众人地吵闹。厉声喝问道:“你等可都是朝廷命官。这里也不是什么菜市闹场。这等喧哗。成何体统?”

随指着一个站在右侧稍稍靠前地一个车行┌厝怂担骸芭釉丁4舜纬峭夤谭劳聊径际悄愀涸鸬亍D憷次惨幌隆!?br />

庞远走出先向张镇孙行礼道:“是”。然后转身向姜明又行一礼。“下官广州团练使庞远。不知国师有何询问?”

姜明摆摆手道:“你先说说广州布防情况吧?”

“诺”。庞远应道。“广州城墙已经修葺一遍,增建甕城、环城浚池。可以保证城池坚固,固若金汤。这次依照制置使大人和都统大人的意见,主要对于城郊北进行布防控制,连日来,征用大量民夫在广州城四周共建壕堑一万余处,大部分集中在城北白云山附近。然后沿珠江两岸共增建增设哨堡五百零九处,以便发现水上敌踪。还有”

“好了,先讲到这里吧”。一连串的数字又让姜明吃不消了,还有什么哨堡、壕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有机会的话还是要亲自去看看,看来自己还要找郑虎臣多补补课,以免以后出丑。那样就不好了。

“粤王这次遣在下来,主要是集思广益,看看大家对于守护广州有没有更好的意见,做到拾遗补缺,防止漏洞的目的。关于做过的,本次就不再多说,制置使大人会详细报于粤王殿下,日后必有奖励。下面,我们看看有什么没有想到的?容易为敌所乘的地方。”

众人又不语,齐齐看着张镇孙等人。

张镇孙笑道:“收复广州,本就是凭着人众积薪,众志成城所致,前几日我已经和众位大人商量过,现在已是万事俱备,只待逆贼前来了”。言下之意颇为自负。

姜明笑道:“问问也是无妨”,遂对众人说道:“若对于广州城防能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我必亲自向粤王殿下禀报,予与相对封赏。”

说罢,慢慢的看向大家,人群一阵骚动,但是还是没有人出来献策或者说话。姜明心里暗暗一叹。

“毕竟是张镇孙啊,积威之下,谁敢出声”。原来这一切都是昨晚和郑虎臣商量好的,要粤王能顺利接掌广州,不为军威所困,达到政令军令一致通行,而张镇孙是首要立威的对象,必须在本地人中找出或者扶植一个能和张镇孙对抗的人物,才能不被其牵制,也就是不被皇太后和皇上牵制。

不过这个结果郑虎臣和他早已经有了预感,最后一步棋,就是以粤王殿下为借口,硬将郑虎臣强推上去。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的。因为这样做的话,肯定会引起原张镇孙部反弹,弄的不好是军令不畅,一个不好,引起哗变也不是不可能。

看来,张镇孙治下,当真是无缝可插啊。无奈只好和郑虎臣交换了一下目光。稍一停顿,郑虎臣正想挺身而出,就在这个时侯,听到有人喊道:“下官有事禀报!”

郑虎臣停住脚步,只见走出来一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清瘦留着三络短须,显得极是硬朗,一双南方人特有的丹凤眼却发着炯炯有神的亮光。

此人刚刚走出,只听张镇孙大声喝道:“王道夫,休得在国师面前胡言乱语。”

王道夫站住立在原地,对着张镇孙长鞠一躬,道:“下官没有胡说,只是过于骇人听闻罢了,下官知道轻重的。”

说完,向姜明又施一礼:“正如制置使大人所言,下官所提有些骇人听闻,还请国师能给下官一个私下禀报的机会。”

姜明允之。带到后堂,直见王道夫猛的跪了下来,叩头道:“请国师弃广州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