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驿唐 > 第256部分

第256部分(1 / 2)

>这样做,五万人里至少有四万九不知道剩下的一千人还是因为在草原上生活过才知道李潜这样做的目的

在中原,如果失火,所有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用水灭火但在草原上这一招并不管用因为草原没有水井,有河流的地方也不会失火而且草原多野火,不然也不会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了草原上的野火一旦烧起来,那叫一个遮天蔽日,那叫一个蔚为壮观在这种快蔓延的野草面前,无论是狼还是兔子,想活命只能顶着风拼命的跑动物们能跑可人呢?那些牛羊、帐篷怎么办?再说了,谁知道野火什么时候才熄灭,这么跑下去跑到哪里才是个头?于是,草原游牧部落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摸索尝试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控制野火的有效办法这个办法便是李潜今天用的这种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五万人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挖出了一条二十步宽的空地,将营地框起来,而且还割了二十多万斤草料接下来,李潜派在点燃了空地对面的草半人多高密密麻麻,还没有返青的草跟晒透了干柴一样,哪怕只是一个火星便能燃起熊熊大火,当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对面的草之后,李潜下令将所有火把全都扔到对面,而后留下一千人分散在空地上随时观察情况

当天晚上,大火染红了天空,整个草原变成了不夜天李道宗得到回报,空地外的火已渐渐熄灭,火线已向前面推进了两三里远,现在即便是刮起大风来也不怕了李道宗听了这才心安他借着远处冲天的火光将大营照的如同白昼一般,召集诸将在营帐外摆下酒宴,为诸将庆功这次攻克吐谷浑的营地,功劳最大的便是李潜和牛弼,两人少不得被诸将轮流灌酒,直喝的不省人事

吐谷浑人放的这把大火足足烧了三天才彻底熄灭现在,除了唐军大营十里内还有些草,方圆数百里之内的其他地方都被烧的黑糊糊一片草料不足也成了摆在唐军面前的一道难题

李靖率部于五日后赶来,合并一处后,李靖召集诸将议事所议第一件事便是追还是撤

大多数将领的意见是撤兵理由是,伏允火烧草原,现在干草已被烧尽,嫩草还没发芽,战马缺少粮草,就会瘦弱,不堪驱策没了战马如何追击伏允?

平心而论,这些人的意见并不是怯战早在唐军还未来到鄯州时,吐谷浑人就主动撤离,而且李道宗又率部打胜了一场,唐军的士气正高,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与吐谷浑人大干一场在这种时候唐军是不会怯战的这部分将领之所以建议撤军,完全是顾虑大军千里奔袭后勤不济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另外一部分人则建议乘胜追击侯君集便是其中之一他说:“吐谷浑人已吓破了胆子,做鼠逃鸟散草原上也没发现他们的斥候现在他们应该到了君臣携离,父子相失,顾头不顾尾的地步,这时候想要收拾他们跟弯腰拾起一根茅草一样轻松如果现在不抓住这个机会,日后必然后悔”

李潜又从补给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士卒们都有干粮袋,趁这个机会也可以再赶制一批干粮袋,这样就能多带粮食,不必携带过多的辎重,追击度能提高不少而吐谷浑人既然敢放火烧草原,必然要将所有牧民全都带走,以达到坚壁清野的目的,如此一来他们的度肯定不会很快另外,虽然这把火将我们的草料烧光了,可也将吐谷浑人的草料烧光了,吐谷浑人也要找到没被火烧光牧草的地方落脚只要走出这段焚烧过的草原,取敌粮草为我所用,粮草的的问题就能彻底解决”

李靖听了道:“侯总管和李侍郎所言正合我意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我们这次无功而返,只会助长吐谷浑人的嚣张气焰日后吐谷浑将变本加厉袭扰我大唐边境而且,陛下派我等前来,为的便是一劳永逸解决吐谷浑,若就这样撤军岂不辜负陛下的一番重托?众将听令”

众人立刻起来拱手道:“在”

“兵部尚侯君集、刑部尚李道宗上前听令”

侯君集、李道宗立刻起身拱手道:“末将在”

李靖拿起令箭道:“你们率所部从南道,走乌海、积石山、河源追击吐谷浑”

“喏”

“薛万均、李大亮、李潜上前听令”

李潜听到李靖让李道宗与侯君集一道走南路,心里顿时咯噔一声,暗叫坏事了因为侯君集一直与李潜不对付,李潜担心他会在路上趁机刁难以牛弼的性子若受了侯君集的刁难,肯定会冲动,倒是可就麻烦了李潜正担忧时听到李靖叫他,立刻明白李靖会将他与侯君集分开,顿时心中大喜

李靖肃容道:“尔等率部随本官走北路,饶西海直取伏俟城南北两路同时进攻,一定要追上伏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众将齐喝一声:“喏”恍如九天雷霆一般,震得整个草原微微颤抖

随后两天,大军开始准备第三天,每人携带二十天的干粮炒面和干草、黑豆等战马的饲料步卒全都留在营地待命,所有马匹全都配给出征将士

李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从库山出发,走牛心堆绕过西海去伏俟城这条路李潜和牛弼率领三千选锋营担任先锋由于沿途牧草已被烧毁,为尽快穿过这段灰烬之地,李靖授意李潜加快行军路程李潜率部以日行两百里的度足足跑了四天,终于跑出了灰烬之地后在曼头山今属青海发现了殿后的吐谷浑军这支吐谷浑军人数并不多,只有两千余人,而且押着大量的牧民赶着无数牛羊

对于好几天风餐露宿没尝到过荤腥的唐军而言,这些数不清的牛羊就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吸引力是无穷大李潜与牛弼对视一眼,立刻决定,干了

战斗没有任何悬念三千恍如从天而降的选锋营不过两次冲锋就将士气低落毫无斗志的吐谷浑军冲的七零八落,随后再进行一番分割绞杀,除了那些见机得快早早跳下马跪在地上高举双手投降的人外,没一个吐谷浑人跑掉战后清点,被杀的人里面竟然有个名王

斩了吐谷浑的名王虽然功劳巨大,但大的功劳是缴获了大批的牛羊充作军粮这批牛羊对于唐军而言可比黄金还要珍贵李靖率大军来到之后,看到李潜的斩获大喜过望能追上吐谷浑人,并缴获大批牛羊,这说明李潜在战前分析的是对的吐谷浑人认为烧了草原唐军缺少草料无以为继只能撤退,所以他们才不急不躁的转移如此看来,伏允应该还在离开伏俟城

李靖当机立断,大军饱食一顿后立刻向伏俟城进发接下来,李靖率领唐军的主力军先后于牛心堆、赤水源追上吐谷浑人,并两次大败吐谷浑军,夺取了大批辎重,俘获其名王数十人经审讯得知,原来伏允非常狡猾他虽然对士卒说唐军没了草料就会撤退,其实心里还是担心唐军紧追不舍而且他料定唐军想抓他一定会打他的老窝伏俟城于是,他让少部分人走北路去伏俟城,吸引唐军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与天柱王等率大部走了南路得到这个消息李靖当机立断,不去伏俟城,掉头向南堵截伏允

第二九九章千里追击(四)

第二九九章千里追击四

比起李靖率领的北路军来,南路军可就惨的多了从库山往南便是崎岖曲折的山路,而且杳无人烟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领数万将士一连在走了十几天都没看到任何人影没有当地人,就没有向导,只能指望李潜提供的地图大军在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在今青海都兰东南一带)时,只能“人龀冰、马瞰雪”,就是人拿块冰在那嚼,马撮雪来充饥当然,这么说夸张了一点,事实上由于李潜早就给战士们准备了炒面,饿是饿不着的,只是吃不上热乎饭是真的

侯君集和李道宗一路追击两千余里,贞观八年五月,终于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伏允的军队将士们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现在发现了伏允的踪迹,岂能放过他?于是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部大破吐谷浑人,俘虏了吐谷浑的名王骁将数十人只是伏允这只狡猾的老狐狸实在溜得太快他见唐军追来便扔下其他人拼命往西逃窜经过审讯俘虏的吐谷浑名王得知,伏允此举是准备渡过突伦川(又称图伦碛,今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去投奔于阗而且他们还供认,天柱王与慕容顺并没有与伏允在一起而是分开逃走天柱王与慕容顺的逃跑方向应该是往南去了,准备投靠吐蕃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