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嫣然江山 > 第128部分

第128部分(1 / 2)

>

“你呢?”

“我先去答应家父劝诫小光,以此拖延些时日。”

鸾朵饶有兴趣:“若是到了拖延不下去的时候呢?”

司晗先怔后笑:“你这是盼着我弑父不成?”

“我想知道你的老爹和我的朋友在你心中谁轻谁重嘛。”

“一个给了我生命,一个给了我生存下去的所有意义,无法比较。”

鸾朵偏不买账:“这话听着讨巧,可解决不了目前的难题呐。”

“若是到了无法拖延时,我带家父归隐山田,将南府卫队交予卫免和薄天。”

“他肯听你的话?”

“自然是不听。”

“然后?”

“……总之,我会带走家父。”

“……差强人意。”这汉人的男子啊,就是这般在夹缝中求两全,麻烦。“我还有一个办法,将我家大哥、大嫂调动起来,请他们将族中几位大长老派来天都游玩,为了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为了加强与苗人的情谊,你家老父应该暂时没有时间管我家朋友的闲事。”

司晗忍俊不禁:“家父最重视边族安宁,你对他的了解切中肯綮。”

“不必谢。”鸾朵懒懒挥手,“我回来就是为了和你们说一声,我要到宫里陪着朋友住上几日,你替她看好这座天都城罢。”

目送鸾朵离开,司晗唇边笑意隐去,目底渐转深沉。对这位为了朋友甘愿顶上**之名的异族女子,他充满由衷的感激,却不能坦陈心事。

实则,父亲对小光的戒备并无大碍,无论如何忠君至上,父亲也绝不会迫害小光性命。

真正的危机,仍是来自皇家。

太后失去慎家的支援,失去茯苓山庄的效忠,如一只失去耳目与嗅觉的猛虎,纵然咆哮依旧,亦难成大患。

德亲王远在江南,身陷各方巨贪酷吏的簇拥中,不足为虑。

当下无法忽略的,是率领重军踏上返京之路的明亲王。

姑且不论那号称十万的精兵铁骑,明亲王一直位居权力的中心,其人在百官及禁卫中的威望,足以成为最为强悍的对手。当年情炽意浓时,他也不曾对小光手下留情,如今决裂至斯,在其心机、城府更上层楼的情势下,那场即将到来的对决会如何惨烈,不难想象。

尤其是,南府卫队、北衙禁军内,皆有明亲王的旧部……

“晋伯。”他心头一动,向身后道。

“老奴在。”司晋一个箭步上前。

“请卫免到烟雨楼,我随后就来。”

明亲王的旧部既然存在,何不变害为利,成为小光宫中运筹的助力?他稍加掂量,起身赴约。

~

盛夏将过,胥允执大军行至天都城下。

这个时候,各地藩王因先帝遗诏的问世,俱是蠢蠢欲动,之所以尚未有大乱发生,无非是在观望天都形势——

明亲王若胜,各方当须斟酌;明亲王若败,必定烽烟四起。

司相今日到明元殿,向薄光细陈个中利害。

“义父是在担心我为了个人私怨引发大燕祸乱么?”她亲手斟茶,问。

司勤学微顿,颔首:“老臣幼时曾经战乱之苦,任何战事,伤亡最多的莫过无辜百姓,其中又属老弱妇孺最受其害,娘娘的任何决断,还请为苍生思量。”

她微点螓首:“我对商相说过,也愿对您承诺,小光决计不会引发任何战乱。”

司勤学稍稍放下心来,转而一忖,丕地急形于色:“明亲王已然兵临城下,娘娘若不想打,为何还不尽快逃离天都?老臣发誓,豁出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必为薄相平反昭雪,您快点抽身得好!”

她秀眉俏扬:“义父是在担心小光被明亲王诛杀么?”

“娘娘难道以为王爷会对您网开一面?”

她莞尔:“十五岁的小光的确如此以为过。”

“老臣想到一个法子,老臣去城外面见王爷,娘娘伴成老臣的家丁随从,中途设法离……”

她失笑。

司勤学赧然:“娘娘冰雪聪明,自有脱身的妙计,老臣班门弄斧了。”

“哪里?”她掩口,“小光是在惊讶义父居然如此想救小光脱困。小光本来还想,以义父的忠正刚直,此时应恨我入骨呢。”

“薄相遭受那等千古奇冤,老臣当年不能救他,已成为平生至憾。现今若还不能救下他的爱女,有何面目立于人世?”

她动容,默了多时,笑道:“义父请勿担心,小光自然敢走到这一步,便不乏应对之策。”

“娘娘……”

“我发誓,绝不害大燕陷入战火。”她正颜正声。

司勤学点头:“老臣已然陈函明亲王,希望他了解实情后,可以体谅娘娘的作为。”

“……但愿如此。”

唉,义父,我的老司大人,您真真是高估了皇家的器量。

~

司相的来函,明亲王看到半途,一股怒气使然,差点毁之一炬,而后平心静心,读罢全文。

遗诏的确存在,却从未到薄呈衍眼前。薄光以一份假诏,引出了齐道统的真件,使一桩久不见天日的真相大白于世

他不得不意外;自己那位来往并不频繁的岳父,竟然有着那等手段,用一道似有若无的诏书,引得他们母子四人不得不釜底抽薪,取了薄呈衍的性命。

但,即便没有诏书,皇兄也容忍不了太久罢?

那个人,带着与生俱来的领袖光芒,站在任何地方,俱可成为诸人仰望的中心……如此的臣子,注定不为性格强硬的天子所喜,薄呈衍适宜侍奉得是父皇那般的温和君王,而非皇兄。

倘若没有爱上他的女儿,事情该如何简单?赐死,灭门,抄家……从此薄家永远成为大燕历史的短暂瞬间。可是,他偏偏有三个女儿,三个就算对她们的丈夫不敬、不爱、不容,即使裂帛断义、挥刀相向、毒酒奉唇,仍可免除一死的女儿。

纠缠得太久,不如做个了结罢?

“王爷,外面有人求见。”林亮来报。

“若是司相或是商相的人,就免了。”那两位老臣,无非为薄光求情,为薄家喊冤,不见也罢。

“是宫里来的,说自己是奉皇上……”

“传进来!”

~

“皇上的脉息已越发稳定了,沉疴得净,两三日内必定能够醒来。”为天子切脉后,薄光道。

周后大喜:“太好了呢,上苍保佑,皇上醒来得正是时候。不然明亲王一心误会贤妃妹妹,本宫着实担心得紧。”

“皇后娘娘说得极是。”

又是一位对圣上的胸怀过于高估的天真人士呢。

遗诏之事,在皇后看来,既然是先帝旨意,薄家乃受小人陷害方致落难,如今真相大白,且善亲王早已不在,便该沉冤得雪,重惩惑主奸佞,安抚忠臣遗孤,落得皆大欢喜。

的确,几乎所有忠奸对决的大戏皆是如此套路。

但,这不是一场戏。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