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道:“穿了我这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 受'TXT小说下载:www。87book。com'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萧瑀闻听菩萨之言内涵玄机,知道眼前这癞和尚恐怕不是一般人,于是施礼道:“这位长老且听我说,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文武无不奉行。而今长安正奉皇命举办水陆法事大会,这袈裟正好与主持坛主玄奘法师穿用。不如请您与我入朝见驾,仔细商议?”
菩萨欣然从之,随着萧瑀一起转回皇城,经过黄门官转奏,蒙旨宣至宝殿,来见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见萧瑀引着两个癞头僧人前来觐见,心中奇怪,问道:“萧瑀来奏何事?”
萧瑀俯伏阶前道:“臣出了东华门前,偶遇二僧,贩卖袈裟和锡杖,看其表象,不是凡品。臣想正好与玄奘法师相配,所以就领着他们前来觐见陛下。”
太宗闻言也来了兴趣,便问那袈裟价值几何。
菩萨与木吒立在阶下也不行礼,见太宗皇帝问起,于是答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太宗道:“那袈裟有何好处,就值许多?”
菩萨道:“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簆。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唐王在那宝殿上闻言,十分欢喜,又问:“那和尚,九环杖有甚好处?”
菩萨道:“我这锡杖,是那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玉山。”
唐王闻言,即命展开袈裟,从头细看,果然是件好物,道:“**长老,实不瞒你,朕今大开善教,广种福田,见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讲演经法。其中有一个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受用。你端的要价几何?”
菩萨闻言,与木吒合掌口宣佛号,躬身上启道:“既然是有德行之人,贫僧情愿送他,绝不要钱。”说罢,转身便走。
唐王急命萧瑀将菩萨扯住,问道:“你原说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你见朕要买,就不要钱,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觉得朕仗势欺人,强夺你的东西?绝无此理。朕就照价付钱,不可推辞。”
菩萨道:“贫僧有言在先,如果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理当奉上,绝不要钱。”
太宗皇帝见菩萨情真意切,便不再勉强。只是命光禄寺大排素宴酬谢。菩萨又坚辞不受,飘然而去。
太宗皇帝见状直叹菩萨真乃高人。随后将玄装法师宣入宫中,将锦遥卖暮途盼却透胺ㄊΑC胺ㄊυ诜鸹嶂贝┥希哉孟愿呱螅鹈磐恰P胺ㄊ硎艽停佬桓娲恰?br />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间七天过去,到了水陆法事大会召开之期。太宗皇帝摆驾率文武多官,后妃国戚,前往化生寺参加佛会,参佛礼敬。满长安城的百姓都前往寺中听讲。观音菩萨与木吒二人也随之前来。
玄装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正自宣讲得兴起。忽听有人在台下高声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玄奘闻言循声望去,却是两个癞头赤脚的和尚喊叫。这两个癞头和尚不是别人,正是观音菩萨师徒二人。玄装法师福至心灵,急忙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礼。贫僧自幼修习的尽是小乘教法,大唐国内的众位僧友也只懂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就在这时,太宗皇帝起驾来到近前,对菩萨道:“朕认得你,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道:“你可记得么?”
菩萨道:“贫僧自然记得。”
太宗大喜,道:“既然如此,还请法师上台开讲。”
菩萨带了木吒飞上高台,直接脚踏祥云而起,直至九霄,现出救苦救难的菩萨真身,托了净瓶杨柳。,但见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太宗皇帝见状忙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跪伏祷告,一齐祷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那菩萨祥云渐远,转瞬间便不见了金光。只见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张简帖,上有几句佛言写得明白。曰:“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太宗见了简帖,当即向众僧道:“法会暂止,待我差人到西天取得大乘真经,再开佛会重修善果。却不知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话音刚落,旁边闪出玄装法师,上前向太宗合掌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