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新列强时代 > 第75部分

第75部分(1 / 2)

>

“只要老弟你有这份决心,哥哥我拼了这把老命也要力挺你!”

马千户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立马拍着胸膛保证武器物资一定供应到位。

接下来两人又商量一下细节,将之前计划里的漏洞弥补改善,并对之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做个简单讨论,总之眼下太平军势大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妙。

送走心事重重的马某人,吴可立刻将手下心腹小弟召集过来,同时解除因绿营而特设的警戒。

当吴可将太平军即将杀到,那两位副将已率领手下跑路的消息告之一干心腹小弟后,这帮家伙虽然一个个神色凝重起来,但也没怎么把那所谓的太平军放在心上。

早上的那一场闹剧给了他们太多信心,如果太平军打败的都是这样的垃圾货色,那还真没必要担心什么。

他们自忖太平军能做到的,他们未必不能做到!

小弟们自信满满他也不好过分打击,只是叮嘱他们切记不可粗心大意,而后便迅速布置乡勇队接下来几天的任务安排。

当天下午,吴可受邀参加了通城县衙召开的军政联习会议,都不用多做打探房间里那一股子浓浓的绝望气息傻子都看得出来。

蒙知县脸色苍白说了些有的没的,反正就是鼓舞士气忠心报国那一套,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更不要说其他与会人员了。

至于县丞和主薄两位大人心思全不在这上面,等蒙知县说完后哼哼哈哈两句也就完了。吴可此时可算得上乡勇营二号人物,坐的位置很靠前心中不禁连连腹诽:这两家伙不会想着怎么跑路想得太过入神了吧?

与会军方人物也就区区三人,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的马某人,乡勇队队长乡勇营二号大佬吴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专做堵人收钱活计的绿营汛兵把总,比起之前的人多势众不可同日而语。

一场鼓舞士气的大会开下来,不仅士气没上去反而让人心中更加忐忑,尼玛这都是什么事啊?

“老弟你可要做好应变准备,我看姓蒙的和那几位舞文弄墨的酸丁可不是啥硬骨头!”散会之后马千户急忙找上吴可,特意叮嘱了一番。

“大人的意思是,姓蒙的准备跑路?”

虽然早就知道满清官员有跑路习惯,但怎么也想不到堂堂一县之尊,敌人还没上门便做好跑路准备,真真是……

马千户肥脸上露出岔岔神色,左右望了眼压低了声音透露道:“听说啊我只是听说,姓蒙的已经收拾好细软,只等长毛乱匪杀近县境就……”说着,一只肥手做了个跑路姿势。

“那到时候大人你不就是通城最大的官儿了?”

吴可好一阵无语,回过神够开玩笑道。至于其他几位低级文官他提都没提,虽然地方上讲究以文制武,但级别相差太大的话就没办法制横了。

再说了,谁知道到时候这帮家伙会不会跟着跑路?

“再大的官也没用,官越大责任越大到时候越容易倒霉!”

马千户没好气翻了翻白眼。

吴可无言的笑了笑,之后再也没有参与过县城那种无聊的会议,一边待在西门外驻地训练手下,一边严密关注太平军张帆部的一举一动。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太平军张帆部并没有心急火燎的直扑通城县衙所在,而是以不急不缓的行军速度一路横扫而来。

确实是横扫,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大步前进。

随着太平军张帆部浮出水面,吴可手头的情报也逐渐丰富起来。

也就是常禄与王锦绣两位副将带人跑路的当天下午,张帆部进入北港镇轻而易举控制了整个北港。

其部人数大概五千左右,基本装备大刀长矛只有很少的火药武器。

不过让人郁闷的是,张帆部经过北港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宣传的,竟然吸引得当地好几百成年青壮加入,使得其部人数一下子扩充近四百之数!

在北港镇休整一夜,第二天大军拔营而起,第二天中午时分便轻松拿下石南镇,而后撵着两镇仓惶奔逃的地主和其辖下民团直奔县城而来。

最让人恼火的是,与北港一样太平军张帆部在石南再次扩军,总人数几乎快要达到六千,一时只见其声势更壮气势更焰。

衙门里那位蒙知县更是吓得不轻,好似惊弓之鸟时刻准备着跑路,下面那些小官僚更加不堪,有的早已提交辞呈带着金银细软和家眷提前跑路。

县城可以说一日三惊,要不是有乡勇队青壮强力弹压的话,还不知道会出多大乱子。

马千户因着与吴可之前的商议并不怎么害怕,反而借着由头将北港和石南两地逃出来的民团收归麾下,手上人手一下子又过了百。

第158章大难临头各自飞

吴可并没有一心待在县城,以县城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氛围,加上衙门里的老大们又一心想着跑路,能守得住才叫见鬼。

他可没兴趣为一帮垃圾官僚陪葬,将乡勇队县城分部的事儿交给水牛后,他便护送大伯吴老汉跟他的火药作坊一同回了沙堆。

县城的事儿他没资格也没经历管,但在沙堆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随着太平军张帆部进入县境,整个通城都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凡是有点身家财产的地主只要外地有亲戚能投奔的,大部分第一时间便卷起铺盖带着家人老笑跑路。

没这门路的,只能缩在家里瑟瑟发抖等待太平军的到来。

作为通城通往临县崇阳的必经之地,沙堆这两天可是热闹非凡。

一家家地主携家带口经过,刺激得小镇经济好不红火。

客栈酒肆宾客盈门,布匹杂货商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各种小摊生意火红热闹非凡,镇民们的口袋也跟着充盈起来。

作为乡勇队的大本营,加上有民团这样的地头蛇配合,沙堆的治安情况好得没话说。

不说自己老家容不得别人祸害,就是这样的特殊时期更不许出什么乱子,凡是敢跳出来炸刺的家伙吴可可没客气,抓起来都是轻的,态度稍有问题直接送去需要的地方劳教,直到丫的老实为止。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地主老财们情愿多走一些路,也要在沙堆多绕一个圈子。不说他们给小镇带来的充裕人气和巨大商机,单单身边带着的各乡镇民团青壮,大部分都留给乡勇队作为后备人手使用,就让乡勇队的人手一下子超过五百。

这还是精挑细选过后的结果,剩下来的其它乡镇民团青壮,基本上都被沙堆民团消化吸收,短短时间沙堆民团的规模也达到近三百可谓扩张迅猛。

吴可回到沙堆不是躲灾来的,而是为了备战而来……

之前说过沙堆是通城前往崇阳最主要通道,太平军张帆部想要去武汉的话就必须从这里经过,少不得会与乡勇队战上一场。

要说心里不紧张那是骗人的,可是沙堆作为乡勇队大本营,吴可也没有主动放弃的打算。

虽然与太平军张帆部人数差距不小,但布置得当的话未尝不能取得应有战果,对这一点他很有信心。

所以一边稳住后方的同时,他也不忘开始着手布置连环防御手段。

……

这天中午天色灰蒙蒙的,吴可正在大柱山附近巡视,一边检查附近山林里的防御布置,一边监督小弟们的训练事宜,勇队的新兵训练和常规训练,都放在沙堆与大柱山之间那段平缓地区进行,眼下来看无论是训练效果还是震慑效果都还算不错。

此时大柱山那处狭窄山路已不复往日摸样,最狭窄处被生生横挖出了一道两米来深三米来宽的巨大壕沟,上面铺了一块坚实木板以供来往行人车辆通过。

壕沟后头偏向沙堆一方还挖了五六个深坑,靠近两边山林的两处深坑已经竖起两根一人合抱三米来高的光秃秃木桩,中间四处深坑暂时留用没有木桩打下,平军张帆部想要进入沙堆,此狭窄山路却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只是可惜两边山林虽然连绵不断,可是山势并不陡峭很难阻止小股人马通过,不难吴可真有信心在大柱山口给太平军张帆部一个深刻教训。

这时,远处土路尽头突然腾起滚滚烟尘,紧接着一阵杂乱脚步声传来,一群群模糊身影正急速向大柱山口方向奔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