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5彼拇虻媒钇A〉奈鞑歉缛巳吮黄确牌蛔屑壑档拿嚎蟾毡揪邮保昕财辗蛞辉俨还艘云锉θブг拿睢#┗舴蚵虏猓昕财辗蛴纸芫匪髋捣颍矫母鋈嗣芙跋煺骄帧遣换嵛舜缶址畔鲁杉?br />
另一个根据是俄*队的散漫,日俄战争似乎没有教会俄国人如何打仗,他们倒是加大了军队的先进装备采购力度,例如坦克、飞机、迫击炮、机枪和无线电等,但这些新式装备根本没有转化为战斗力。
德国人截获了不少俄国人的电报,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对电文进行加密。关于俄国人正在传送非密码电讯的报告,受到德国高层军官的深切怀疑。只有霍夫曼相信这不是一项策略……他在满洲看够了俄国人的散漫情况。在一位已死的吉林斯基参谋人员俄*官身上发现的文件中所透露的设计的路线和部署,和被截获的这类电讯相一致,俄国野战军队是没有密码或密码人员的,俄国高级统帅部似乎没有想到过需要训练担任这种任务的报务员。
除此之外落后的铁路运输系统、混乱的后勤补给系统、争风吃醋的将领都是霍夫曼坚定自己作战计划的原因,幸运的是兴登堡将军和鲁登道夫都赞同霍夫曼的计划,上层的统一贯彻到了底层,并为德国取得了东线第一场大捷。
第四百二十五章两个天才的配合
现在让我们看看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是如何以少打多,赢得胜利的。3月15日,俄军主力出现在马祖里湖区域,萨姆索诺夫的第二集团军从南侧进军,连年坎普夫的第一集团军从北侧进军,两军出发时间相隔两天,连年坎普夫首先出发。
兴登堡命令马肯森将军的第十七后备军从侧翼攻击连年坎普夫的第二集团军,牵制并拖延其进军速度。3月20日,战斗在古谢夫附近打响。只有一个后备军的马肯森没有和俄军硬拼,而是布置多层防御线,利用弹性防御策略消磨俄军的斗志。
接下来德军的注意力放在了俄军第二集团军身上,萨姆索诺夫的部队抵达边境地区时已经人困马乏,急于争取战功的萨姆索诺夫不顾实际,多次下达加快进军的命令。这个命令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士兵疲惫至极,短时间内无法投入战斗;二是后勤运输线拉长,补给不足,大量马车、托畜散落在后方缓慢移动,部队的后勤物资状况比较危险。但这些不利因素都没有引起萨姆索诺夫的关心,他只知道进入东普鲁士,切割包围德国东北突出部。
俄军萨姆索诺夫集团军的情况却被德国人知道的一清二楚,通过截断无线电、骑兵侦查、空中侦察等手段,鲁登道夫手里汇总了大量情报。他根据霍夫曼上校提出的作战计划,向兴登堡将军建议弗朗索瓦将军的第一军从南侧防线后撤,引诱萨姆索诺夫追击,命令舒尔茨将军的第二十军和贝洛将军的第一后备军向左右两翼移动,最终形成一个包围圈。
萨姆索诺夫果然上当,德军第一军的一个步兵师在俄军进攻后不久变撤退,萨姆索诺夫解读为德军第八集团军在威武的俄军面前全线退却,于是命令全军加速追击。对电报保护的不利,使俄军所有的动向都被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掌握,德国信号兵的工作非常简洁而繁重,他们甚至希望俄国人能给电报设置密码,以使自己从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北侧马肯森将军的第十七后备军能否阻挡住连年坎普夫的进攻,双方的兵力差距悬殊,第十七后备军也大多由后备兵组成,而不是真正的陆军精锐。战斗进程让人大跌眼镜,作为俄军主力的第一集团军在三天内攻破了德军三道防线,自身损失超过五万人,而第十七后备军损失不超过一万人。
德国后备军和俄国常规军的碰撞中德国后备军胜出,完善的后备兵培养机制、悠久的普鲁士军队传统,使德国后备军也具备优秀的素质。反观俄军,即使是常备军、最精锐的第一集团军,士兵们接受的训练也不多,训练时间和射击训练量都不能让人满意。
实战中,骄傲自大的连年坎普夫派出一百五十多辆坦克加入步兵进攻序列,要知道俄国坦克数量并不亚于德国,虽然质量上存在问题,但这些坦克还是给马肯森的第十一后备军造成威胁。出发的150辆俄军坦克只有84辆成功投入战斗,接近一半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路上抛锚,缺乏完备的坦克修理机制,俄国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这些出现故障的坦克。
问题是第十七后备军中并没有坦克,他们是完完全全的步兵军,不但没有坦克,编制也不完整。德军大部分坦克都被装备到两个装甲军中,现在正和小毛奇将军一起穿越阿登森林,不过马肯森手里有七十多门反坦克炮,这是战前专门用来对抗俄军坦克而装备的。另外第十七后备军手里还有一部分反坦克地雷,也可以对俄军坦克造成杀伤。
俄军坦克出现在第十七后备军防线前时给德军士兵造成巨大的恐慌,好在普鲁士军人的素质让他们在恐慌中坚守岗位——即使坦克已经问世,大部分德国士兵还是没有见过这种战争机器。
德军的防线并不坚固,铁丝网不宽、壕沟不深,马肯森也不想在前几道防线上坚守不退。不过前线的士兵还是给他不小的惊喜,来自于华国的45毫米反坦克炮经过克虏伯公司的仿制修改后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俄军坦克不论是顶部装甲还是侧面装甲,都无法抵挡45毫米反坦克炮炮弹的穿透。发现自己的火炮可以轻易击毁俄军坦克后德军士兵士气大涨,第一波进攻的俄军扔下三十多辆坦克残骸和上千名士兵的尸体退回出发地。
很快,俄军就通过猛烈的炮火表达了自己的愤怒,集团军级别的火炮数量不是第十七后备军可以比拟的,第一道防线上的德军士兵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到第二道防线,不过他们的防御也为后续几道防线上的工事修筑争取了时间。德军的工事越来越坚固,防守力度越来越大,俄军进攻的损失也越来越大,进展速度慢的让人无法忍受。从一开始的一天之内进军二十公里,到后来一天推进不到三公里,马肯森用极少数的兵力就完成了牵制拖延俄军第一集团军的任务。
不过第十七后备军的损失和连续战斗带来的疲劳显而易见,这样持续下去早晚会被连年坎普夫攻破防线。鲁登道夫再次看出北线兵力薄弱的问题,向总参谋部发电要求派兵支援。西线进展的顺利让施利芬手里的兵力不那么紧张,于是九个师的部队通过德国高效率的铁路迅速向东线转移,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出现了东线战场上,其中五个师前往北线,支援第十七后备军的防御,四个师调往南线,用于围歼萨姆索诺夫的第二集团军。
萨姆索诺夫的部队已经非常疲劳,士兵们向军官反应不能继续追击,不然将失去自己的脚腕。据德国通信兵截获的无线电,有一个军在十二天中,经过深没脚踝的泥土“道路”,已经跋涉了一百五十多公里。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意识到这是决定性的一击,大批德军士兵向这个包围圈聚集,包括十一个步兵师的部队抵达了指定位置。而萨姆索诺夫向着故意加以削弱的中心进发,继续追击“退却”中的敌军。当萨姆索诺夫开进那个软弱的、正在退让的中心时,德军的两翼已经加强,要对他的两个侧翼发动令他惊愕的打击了。
终于找到一些智慧的萨姆索诺夫察觉到不对劲,自己的骑兵侦察报告说,在中心的两翼都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德军部队,他们很有可能要进行侧翼袭击,这使萨姆索诺夫减低了追击的速度。他发电给吉林斯基,建议暂停前进。更愚蠢的吉林斯基却深信德军正在按照兴登堡的计划退却,把萨姆索诺夫的警告看成是懦怯。他安然坐在离前线近二百英里的沃尔克沃西克指挥部里,命令萨姆索诺夫不要再“扮演懦夫角色,继续进攻”。一级比一级将领愚蠢的情况在什么时候都不能避免,这是权利集中造成的,也许身居高位的无耻之徒以前也是谦逊有礼的可爱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