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行医悬奇秘录 > 第90部分

第90部分(1 / 2)

>

“这个时候回去,他们说不定早就不在了。”楚卿不认为再回到那个地方,会有新的发现。

我却了解阿松的意思,就算司徒焱他们又挪移了地方,不过应该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只不过这一趟回去,危险也比较大,毕竟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离开,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万一这个猜测偏离了中心,那么我们回去,无疑是自投罗网。

所以,我建议如果真的要回去探查,那么参与探查的人数一定不能超过两个,以防对方在原地守株待兔。考虑到这个可能,子夜认为让楚卿去探查是最为合适的,毕竟不论司徒焱他们人在不在,对于楚卿来说都是没有威胁性的。唯一的败笔在于,楚卿为人比较神经大条,由她去侦查,恐怕会不够细致,从而忽略掉很多重要的线索。

最后商议的结果,是由子夜同楚卿一起去。子夜为人小心谨慎,而且他并不是司徒焱的主要目标,所以由他去也是比较合适的。而阿松和李梦然则留下来,保护我的周全。我们约定的是,他们即刻前去,不论有没有结果,都要在天亮之前赶回这里,与我们汇合。

临行前,我从背包里摸出一个小型袖箭,递给了楚卿,并教给了她使用的方法,让她以备不时之需,这个作为保命防身的武器,虽然勉强了点,不过若使用得当的话,可以让她有足够的时间逃跑了。

拿到袖箭后,楚卿很是新奇,我估计这玩意儿她大概只听说过,从来没亲眼看过吧,这东西是我出师的时候,师傅送的,很有纪念意义,要不是实在担心楚卿,怕她应付不好,我也不会拿出来了。

毕竟按她的话来说,那里她已经熟门熟路了,所以有她的引路,再有子夜的细致,再加上我给她的这个逃命用的玩意儿,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一切准备妥当后,楚卿和子夜就出发了,而留守下来的我们则开始了紧张又担心的等待中,就在他们离开十分钟都不到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屏幕上显示出打电话来的人是徐夫子。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病

看到是徐夫子打过来的电话,我一时间心里一阵迷茫,脑子里却在计算着徐夫子离开的时间。大致心算片刻后,我发现不对呀,这和徐夫子离开时告诉我回来的时间对不上。

“谁的电话?你怎么不接呀。”李梦然见我拿着电话发呆,便关心地问道。

“嘘,是徐夫子的。”我这才又回过神来,示意阿松和李梦然不要说话,并按下了接听键,把电话放在了耳边。

“天和,我回来了,你们怎么都不在家里啊?”电话那头传来了徐夫子熟悉的声音,他一张口就直接询问我们现在人在哪。

我便告诉他,目前我们都在一个朋友这里做客,大概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回来。结果可想而知,徐夫子有多着急,催着我没事就赶紧回来,说是给我带回来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叫《吕氏春秋》。

我听后,笑了,告诉徐夫子这本书我早就看过了。《吕氏春秋》是一本和医学较为有关的杂书,书中的内容十分有意思。这本书除了叙述了一些历史或杂说外,还对养生有了较多的叙述,在这本书的养生内容中,第一步先分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然后更具体的说了一些这时应事宜去做的事情。

而后它又对人们日常能见到的一些食物、情绪问题提出了建议,另外它还教导人们如何更好的珍惜生命,如何正确的看待人生。

最后的养生部分,吕氏春秋则讲了一些教导人们凡事顺应自然的道理,这个论述,可不是交待大家什么都不做,而是教导大家如何更加务实的调养自己和周遭人,避免一些无意义的事情的困扰。也就是说要大家记住自己最初正确的出发点,不偏离中心。

综合来讲,这本书对于不喜欢看纯粹中医类书籍的朋友是本不错的书籍,它在历史、杂学间掺杂了相当多的中医基础。可以让想学习中医,又不喜欢读纯粹医书的朋友们间接地认识中医。

徐夫子起初不相信,以为我是随口敷衍他的,在听我说起《吕氏春秋》如何娴熟的时候,也便信了,当下有些泄气,便老实地告诉我,说是有一个医案想要和我讨论一下,知道我喜欢看书,本想着用这本书把我骗回来的,不想愿望却落空了。

虽然我跟徐夫子讲说过几天才能回去,可事实上我自己也不确定几时可以回去,反正现在闲来也无事,我便让他在电话里把那个医案说一说,我这会儿刚好有一小会儿时间,可以帮他研究一下那个医案是怎么回事。

徐夫子一听,当下就很心喜地告诉我,说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段,会感觉疲乏烦躁、肌肉酸懒、食不甘味、肤色灰暗及人际关系紧张等小毛病,去医院看病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医院检查会发现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基本正常,即使是彩超之类的检查也未见异常。可是虽然医院检查了没病,但这类人就是会明显感觉身上不舒服,很累很无力的感觉。通常这个时候,有些医生会告诉病人,这是亚健康。

所以徐夫子想要和我讨论的便是,中医是如何来看待这个亚健康状态,和如何作处理的,和西医上有什么本质区别。亚健康这个词在过去是没有的,所以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亚健康是现代病,是现代医学研究出来的一个新课题。

这自然是一种误解,随后我告诉徐夫子,其实亚健康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只不过古人把它称之为“交病”。古人讲:“未病已病之交,谓之交病。”可见,对亚健康这一状态,古人早就有了认识。

古人认为“交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整体虚损,其导致的风险有二:一是饮食不化,营血亏虚。二是百病将至,浑然不至。用白话来讲,也就是说脾胃虚弱,吃进的食物气化不好、运化不开,不能将食物转化为人体器官能直接使用的精微物质。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率下降了,就会处理气血不足的状态,五脏濡养也就会慢慢衰弱下来。

在这种状态下一段时间后,随着脏器功能的衰弱,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接着我又告诉徐夫子道:“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以西医的角度来看非常复杂,所以治疗起来往往也无从下手。但如果以中医的眼光来看,就简单了许多,因为所谓的亚健康只是整体虚损的一个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脾胃虚损、中气不足,这时只要注重健脾养胃,顾护培补好人体中气,就可以很快消除亚健康,恢复人体平衡。”

我这么一说,徐夫子似乎听明白了许多,于是他又说道:“照你的意思而言,那亚健康的本质其实就是脾胃功能虚弱所致,在作处理的时候,只要针对整体虚损程度的不同,调养治疗之法也是会有不同的。”

“不错,正是这个道理。”果然孺子可教也,徐夫子很快便体会出我想要表达的一个思想是什么了。

在谈话结尾之际,我又推荐了几本好的医学杂书给徐夫子,一本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我开玩笑地告诉徐夫子,说这是一本神仙写的书,结果把徐夫子给吓了一大跳。

其实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神仙,而是一位叫做蔺道人的高人,根据书中的序文,他的年龄极大,为人也很神奇,故此这本书的名字,也就跟着神奇了起来,到底他是不是神仙,没人知道,但是书中的内容,确实很不错。

至于另一本书叫做《小品方》,它的作者叫陈廷之。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个四处行医的游方医生,因为游历的地方多,这也就促成了他高超的医术和独特的病理见解。他的方书,有几大特色,一个对古代方剂的修改和说明,他在小品方里写到,他认为古代的很多药方,存在一定的错误,严重的会起到毒副作用,所以他认为古方可以根据我们的不断研究,进行修改。

另外陈廷之还针对人的体质提出了个人见解,他认为,一些家里穷的,不经常吃药的人,对药物反应快,抗药性弱,用药时需要注意这点。而一些富裕的人,经常吃滋补的东西,食物方面味道也重,用药则常常会反映很慢,故此在诊治这些人时需要合理的调整药量。

当然,陈廷之老师不会坐而论道,只说一方面问题,陈廷之老师还强调,虽然出身会影响体质,但是病人的身体素质还是要多角度观察的,而且用药时要小心,不可以因为病人体质强,就用过猛的药物,也不可因为病人体质弱,就贸然用滋补类药物。

另外陈廷之老师还认为,我们要注意季节改变时的疾病预防,还要及时的发现气候的反常变化,以防备这种反常引起的传染病。

除了外感病,书中还对杂病、妇科病提出了个人的看法,根据前人的经验,作者列出了一些经典方剂,其中很多方剂被后世的医家引用,效果都非常好。比如小续命汤这个方子,一直到现在还在沿用,很多人以为它出自《千金方》,其实这是《千金方》的作者孙思邈老师引用的《小品方》内容,只是孙思邈老师添加了杏仁这味药……

之所以向徐夫子推荐这两本书,是因为我估摸他应该没有看过,而且这两本书对于任何一个热爱中医喜欢中医的人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果然在我大致对这两本书进行简单的介绍后,徐夫子如获至宝般地高兴,最后还是不忘提醒我,记得早点回来,说是要好好跟我讨论一番。

就这样我跟徐夫子在电话里唠叨了大半天,终于把他打发掉了。

“天和大哥,还真得是很喜欢看书哪!”阿松一直静静地坐在一旁听我的唠叨,不像李梦然听着觉得无聊,竟然跑出去,说是去准备点宵夜,等楚卿他们回来后,大家再吃一点补充一些体力。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