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同一个中华、同一个祖先。
有亲人在那边,就不是天大的罪过了。
有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关大爷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
这段时日,老头子整个人都舒展起来,十分的畅快。
所以,通知要涨这一块钱的房租,那些房客对于得向关大爷交房租的纠结直接就跳过了。
房租,估计最后都会按涨过之后的老老实实交。
就这个增加的一块钱房租吧,也实在不值得大家联合起来跟关大爷去抵制。
一家就增加个一两块,他们主要还是心头不舒坦。
但是,内心深处他们也是不能不承认宋河说的有道理。
二十多年都没涨过价,那是因为以前物价也不涨。
以前都是供应制,相关单位给商品定价。
如今在慢慢放开,物价在涨,一间屋涨一块钱房租确实是应当应分的。
至于收入涨不涨,就算职务原地踏步,那不每年还涨一回工龄工资么。
摊分到每个月,就是都涨一块钱。
今天没站出来的那四家肯定会带头交。如今什么能比工作重要啊?
就算关大爷从废品站退出了,那于朵还是他徒弟呢。
管院大妈前几年就知道,送关大爷去医院要把于朵当家属喊上。
而且,她虽然不至于带头交房租,但肯定也不会带头抵制。
废品站做饭的王大妈就是她的堂小姑子呢。
她介绍过去的,关大爷在这件事上是给了她面子的。
而且废品站解决了这个大杂院和这一片几个年轻人的工作,这让管院大妈、居委会都省了不少事。
管院大妈家就又是一家会交钱的,五家了。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会三三两两跟着交。
关大爷黑的、白的都认识人,他们心头对此也是有数的。
以前吧,人家只是碍于让他们住进来是政府50年代的安排。
如今也是政府说,收回了四合院也不能剥夺他们的居住权。
但这是有前提的,得老实交房租。
如果他们拖欠房租,人家找人来赶他们出去,那就是占理的。
关大爷这会儿还真的希望拖欠的人多些,他可以名正言顺的赶人。
而且赶出去了,以后就休想他再租房给他们。
确实涨得也不多,最后肯定都会交。
搬出去了还不是要另找房子,没准花的租金更多呢。
宋河寻思,关大爷名下有了个300平的两进小院,市值四五万了都。
哦,不只。
宋河知道老头子私下还有倒卖古董的那份家当。
土夫子上门找关大爷鉴定古董的事儿,以前是贺山负责把风,如今就是宋河负责。
这事儿额外还有份收入的。
而且废品站拆伙,关大爷肯定也得了四位数。
不过,以后就跟着小老板混也很好。
小老板人脉可比关大爷还广。
一个高老师给她的助力可太大了,而且她全都用上了。
小老板开的电器行、旅行社听说都比废品站赚钱得多。
他如今是废品站出纳。
对废品站一年能赚一万以上,心头肯定是有数的。
看小老板还在招人,肯定是准备要慢慢做大的。
就是可惜自己头上还有个吴珍压着。
毕竟吴珍是高中生,自己不是。
那既然小老板看重学历,他要不要想法子也去读个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