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是双皮奶啦,姐姐笨。祖母,我会背千字文,大姐姐做的双皮奶可好吃了,我拿一碗来给祖母吃。”瑾儿破涕为笑,他最喜欢双皮奶了。
“是是是,是双皮奶,姐姐是笨,还好我们瑾儿聪明。”瑜儿看到瑾儿笑了,也不计较什么笨不笨的,笑咪咪地看着自家弟弟。
“好,祖母等着,我们瑾儿最是孝顺,有什么好吃的都不会把祖母给忘了。”大长公主哈哈笑道,让大丫鬟青鹦陪着瑜儿姐弟俩过去。
看见瑾儿兴冲冲地拉着瑜儿走出院子,大长公主才松了一口气,由徐嬷嬷扶着回到厅里,坐下默默地喝茶。
杜晓玥见平日很疼她的外祖母一个字都没有问一下她,心里委屈极了,却也知道刚才自己说话太过火,忘记了这是在外祖母院子里。
跟着母亲郭年湘进了大厅,杜晓玥讪讪地说道:“瑾儿也太莽撞了一点,跑得那么快,很容易把人撞倒的。”
见大长公主没有反应,赶紧继续:“瑾儿还小,需要有人好好教导。那个冷二小姐只是一个五品知府的女儿,听说还是从小被扔在庄子上的,能有什么好教养?外祖母,我这也是为瑾儿好,不如就让瑾儿到我们府里和我三弟一起上学吧?我三弟的先生在京城里可有名了。”
大长公主喝了一口茶,悠悠地说道:“然儿现在是我大长公主府的孙女,玥儿说她没有好教养,岂不是让人质疑我大长公主府的教养?而且在我看来,然儿无论气度、修养,还是礼仪、才学,都不比一般世家千金差。瑾儿才五岁,就知道做错了事要诚心道歉,他刚才可是一站起来跟你鞠躬说对不起。我还真没见到几个像他这般大的孩子能这样做的。你们有吗?”
“外祖母,我……”杜晓玥第一次面对大长公主犀利的言辞,很是憋屈,又不知能说什么。
郭年湘比较了解自己的母亲,瑾儿现在就是母亲的逆鳞,只要触到了,无论是谁,母亲都会翻脸的。
按理说,她也该庆幸能找回自己的侄儿,大哥留下的唯一男丁血脉。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大家都不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在她也起了心思让幼子继承大哥的爵位和财产的时候,瑾儿却回来了。
郭年湘的夫家是大昱左相府杜家,杜家是从他公公杜丞相那一代才开始兴起的,跟那些世家比起来,家底实在很薄,她的夫君当年科考夺得头名状元,很是风光,可惜不善为官,若不是大长公主和杜丞相在,恐怕连现在正三品工部尚书的官职都保不住。
杜家偏又是人丁兴旺,杜尚书的嫡亲弟弟就有三个,还有那些个庶弟庶妹。郭年湘自己也有三子一女,她的嫁妆虽然丰厚,可是四个孩子一分也就薄了。
大长公主府和勇明侯府(现在是勇明王府)的底子有多厚她是知道的,不要说母亲作为先皇最宠爱的妹妹下嫁时惊人的嫁妆以及这几十年的经营所得,就是父亲和哥嫂之前因战功卓越屡次获得的丰厚赏赐也不可小觑,先皇和皇上赏下的田产动辄都是几千上万亩良田的。
但杜家也算体面的大家族,作为左相府的嫡孙,肯定不能像郭家那些人似的明目张胆上赶着要过继给郭年瀚。所以她只能迂回着来,让幼子杜修杰经常在大长公主面前承欢,让女儿晓玥经常在外祖母和瑜儿面前吹吹风,夸赞修杰懂事乖巧。想着有一天母亲自己开口,他们就能“为了母亲和兄长,勉为其难”地应下。
想到这几年晓玥和修杰在大长公主面前伶俐、乖巧的表现,郭年湘目光复杂地望着自己的母亲,这外孙再怎么做,都比不过孙子一句讨巧的话啊。
第八十三章 将离
“娘,您对那冷安然的评价可真高,轻易就认了孙女。还有那个什么夏君然,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他救了瑾儿,我们给他一大笔钱就是了,就那么认作义孙,您也不怕以后带来什么麻烦。”郭年湘实在想不通一向清冷的母亲怎么会那么冲动地做了个这么惊人的决定,而且速度之快,她都来不及反对。
“就是,瑾儿还那么小,万一有个什么,不是便宜了那……”杜晓玥也嘟囔着附和自己的母亲。
“玥儿,”郭年湘急忙喝止,却已经看到母亲那瞬间墨黑得几乎要滴出汁来的脸。
大长公主冷冷地瞪着杜晓玥:“你很盼望瑾儿出事吗?”
杜晓玥被外祖母那冰冷的目光和冰冷的话语吓坏了:“不……不是……我……我……他……瑾儿……”
终于,杜晓玥“哇”地一声,掩着脸跑出去了。
“娘,玥儿她不是那个意思,她……”郭年湘真是后悔今天出门没看黄历,玥儿一向机敏讨喜,今天怎么连连说错话?
“行了,你去看看她吧。我今儿也不太舒服,想去床上歇歇,你们这就回去吧。”大长公主挥了挥手。
“娘”郭年湘似乎还想说什么,可是看到母亲脸上明显的不耐,另外也着实担心女儿,还是告退出去了。
“兰香(徐嬷嬷的闺名),你说我是不是之前给了他们太多希望?”大长公主闭上眼睛,声音里透着疲惫和一丝酸楚。
许嬷嬷轻叹一口气:“公主,过一段时间,他们想开了就好了。”
以大长公主的精明,不是没有看出郭年湘夫妻的意图。如果真到不得不选的时候,她确实会考虑最小的外孙杜修杰,那孩子毕竟有着着郭家一半的血脉,而且同瑜儿一起长大,还是有一份兄妹情的,以后应该也会看顾瑜儿。
五年多了,儿子媳妇始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虽然大长公主的心一年比一年凉,身边所有人都劝她死心,连皇上也劝他早日给年瀚找个优秀的嗣子继承侯爵。可是她总是不愿意就此放弃,自己也不知道还在等待什么。
除了徐嬷嬷,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么多年来,她无数次做着一个相同的梦,梦见儿子、媳妇抱着一个襁褓,笑着对她说:娘,您有孙子了。
大长公主坚定地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暗示:不能放弃。
就在认回瑾儿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做了这个梦,梦中婴儿的襁褓动了,那个孩子正要转过头来,她使劲瞪大了眼睛,想看清孙子的小脸,就在那个关键时刻,她醒了……
她是感激安然,感激她救了瑾儿并带回京城,感激她们姐弟对瑾儿的真心疼爱。但是她认下安然姐弟为义孙义孙女,并不仅仅是报恩,她就是觉得自己跟这姐弟俩特有眼缘,瑾儿跟安然的缘分更是非同一般。她的直觉告诉她,安然姐弟会真心对待瑾儿和瑜儿的,这个决定,对瑾儿、瑜儿有利无害。
因为瑾儿和瑜儿也要南下,要安排的事情和准备的东西不少。时间紧迫,大长公主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郁闷,先找了人快马去青门打前哨和通知樊家人做开祠祭祀的准备。
安然听说此事相当惊讶,太突然了。瑜儿才8岁,瑾儿才5岁,这么小的孩子长途跋涉,忒辛苦了。而且那些惦记侯府继承权那么多年的人怎会甘心?万一起了歹心怎么办?电视、小说里多得是类似的情节,什么扮山贼,雇杀手的,花样百出。在京城里他们不敢轻易动手,一旦出了京城,还是那么长的路途,可趁之机不少呢。安然想反对,可是她不敢贸然提出,她不知道这所谓“开祠祭祀”是不是非常重要,是不是一定要瑾儿到场。
安然小心措辞,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担忧,询问能不能晚几年,等瑾儿大一些的时候再去。
大长公主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