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几位说来说去,不外乎是怕我不敢应战。可我几时说过不答应。比就比,我有何可惧!”
这一伙人想借她取利,那就别怪她拿他们开刀,祭一祭她这女算子之名!
***
前面楼下来人挑衅,今岁的算榜三甲齐聚,要一比高低,这情形很快就被一个个雅间里派出来探风的随从传送到主人耳朵里。
后院楼上,薛睿与刘昙同席,桌上仅有一个贺兰愁陪坐,听完侍卫禀报,薛睿顿时面露狐疑,对同席二人道:
“奇怪,韩老先生怎会如此行事,这不是要与司天监过不去吗?”
他倒是不担心余舒无法应对。
刘昙点点头,附和道:“的确,以韩老先生的名望,就算要为弟子争气,也不必出此下策,输赢都有失肚量。”
两人发表了看法,贺兰愁忽然“啧”了一声,面色古怪,惹的两人注意。
“先生有何见教?”刘昙好奇地问。
贺兰愁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兀然一合手掌,“啪”地一声,神情复杂地对刘昙薛睿道:
“这下坏了。”
薛睿眼皮一跳,追问下文:“先生是知道什么?”
贺兰愁点点头,看了看刘昙,斟酌道:“不久之前,我从一位老友那里打听到一点风声,说是韩老算子去年曾召集过安陵城多位有名望的大算师们,在清水苑秘密茶聚,似乎要筹备着建一座园子,当场就集得三十万两银钱,这样大的动作,我便猜他们是要谋大事。”
说到这里,他看一眼薛睿,停顿问道:“大公子常在前朝走动,最近可曾有听闻韩老算子被召进宫中面圣?”
薛睿回忆了一下,慢慢点头:“我确是遇到过一两回。”
“唉,”贺兰愁重重一叹,突然说起了题外话:“大衍初试时,算术并不在内,是百年之前熙宗圣主一场梦境,才将其并未大衍六科。当时司天监曾与六部争选人才,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才将算术**六科之中,不算在易师评判之内,然而所有算师,仍由司天监选判。”
刘昙听的云里雾里,忍不住疑问:“先生为何提及此事?”
贺兰愁苦笑反问:“试问殿下,这司天监中高官,几十年可曾有过一个算师出身的?”
话音落,刘昙还未明白过来,薛睿却已变了脸色,目露惊骇:
“韩闻广这是心中不平,想要自立门户,让天下算师另成一系?”
“。。。怕只怕他们万事俱备,就差一个师出无名了。”贺兰愁连连摇头,这下刘昙也听出了名堂,面露惊然。
薛睿这下脸色更加难看了,隐隐约约有些发青,搁在桌上的拳头握紧,低沉道破玄机:
“他们今日这是有备而来,势在必得,若她以算子之名输了这一局,让韩闻广抓住契机大行事端。。。。。。日后,莫说司天监容不下她,算师一系,也难有她地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八十九章 宴无好宴(三)
就在薛睿与贺兰愁揣测出韩闻广今日派弟子前来寻衅背后的意图之时,余舒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深陷囹圄,成了别人眼中通往天梯的最后一块垫脚石。
她正面接下了晋左瑢一行的比斗要求,看着对方有人藏不住色,面露了窃喜,她则暗自冷笑,好整以暇地等着他们发难,不管有什么阴谋阳谋,待她一并收拾了。
“女算子有此风度,不枉我们前来拜会,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啊。”晋左瑢装模作样地朝余舒拱拱手。
余舒抬手虚挡了一下,不客气道:“佩服的话稍后再说,你们既要与我比斗,应是早有了章程,先讲来我听听。”
余舒明指出他们有备而来,晋左瑢却没有脸红,一抬手指着同行几人,向她道:
“这一局为三比,由鄙人以及潘师兄,余下一人随你挑选,我们出三人分别与姑娘比试,互出题目,谁先答中为胜,答错或是答不出为负,三比两胜,女算子意下如何?”
辛六与冯兆苗几人隔岸观火,见到这一步,明知不可免,还是替余舒捏一把冷汗,暗道来的这一伙人精明,他们面面相觑,犹豫过后,到底没有谁上前为余舒说一句公道话,显然惮于韩闻广这位算学泰斗的大名。
聪明人看门道,余舒当即就看穿他们的算盘,轻哼一声,说到:
“想必来的各位都有一技之长,以你们三人之长,博我一人之术,几位可真会算计。”
遭她讥诮,来的几人当中多是面有尴尬,就只有晋左瑢一人面不改色,笑笑道:
“此言差矣,三甲算无遗漏,你能够尽数答出司天监所出题目。身为算魁,短处亦比长处,我们何来的算计呢。”
这话分明狡辩,被他说的堂堂正正。余舒也不好再做指责,扫了扫他们一行五人神情,转头让林福去准备桌椅纸笔,一面快速定计,一面道:
“就依你所言,谁先来?”
晋左瑢几人见余舒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都以为她自大。唯有潘名神情如常,夹着他那只奇长的算盘上前一步,道:
“我先来请教,女算子出题。”
适才“嗡嗡”说话的宾客们齐齐放小声音,不再杂谈,几百双眼睛瞅着门前过道上的两方人,鸦雀无声。
余舒一手衬着下巴,想想要给这晋左瑢出什么题适合。现代高数自然是不用想了,这个时代的数学水平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她就是出了题目他们也听不懂。反倒凸显她异类。
古时候的数学题目,范围大多偏向于生活,出题不同于答题,想出一道难题更甚于答解十道难题,这韩闻广的几个弟子已经占了先机,早有准备,她果真是和他们差不多的水平,那今天是必输无疑了。
“容我想一想,还是潘大算先出题目。”余舒决定先试一试对方水深,抬手示意潘名先请。
潘名自知占了便宜。并不推辞,将腋下算盘交给师弟,从身后一人手中接过一只虎皮袋子,从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竹筒,又摸出一枚小指肚大小的珍珠,光洁莹润。举到余舒面前让她看清,浑声道:
“这一只竹筒内长有七寸四分,口圆五寸二分,这一枚珍珠圆有三分大小,竹筒里装满了同等大小的珍珠,试问,筒内至多可纳多少枚珍珠?”
余舒面露惊讶,意外对方竟出了个极有水平的问题,能够让她这个并不精于计算体积的人头疼,一时半会儿还真难想出合适的解法。
辛六就站在余舒身后不远处,一听这道题,便扭头去和秦月柔小声嘀咕:“这叫什么题,分明是为难人,莲房看都没有看过那竹筒里头多大地方,就要她去猜,鬼才知道那筒里头能放多少枚珠子。”
秦月柔好笑地拍拍她肩膀,同样有些担忧地望了余舒一眼,轻声道:“别急,看看。”
这时候,林福指挥着伙计抬了两张方桌摆在他们中间,笔墨俱全,余舒一边思索,一边将刚才潘名说的大小记下。
对方那名女算师见她动作,怕她占了先机,赶忙提醒:“你的题还没出呢。”
余舒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