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隋末 > 第390部分

第390部分(1 / 2)

>”

李世民长身而起,“当初是我强求着父亲南下的,如今军马陷于此处,进退不得,实非上策。我听闻河北先前内乱,想必父亲也是觉得陈破军一时无法平定河北内乱,我们北面威胁可消。可是如今又有消息传来,陈破军已经尽平河北内乱,只怕他们下一个。目标就要对准我们河东了。如今我们再不能西进入取关中,那到时河东根基再失,我等就将飘零于外,覆没不远了,裴长史,唐王在哪,我去见他,陈述明白。”

裴寂叹了口气,“唐王一大早就带着大郎又去那里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又去那里了,父亲这是什么意思?”

带着疑huo,李世民离开大账,带着数十骑护卫就向着西边奔驰而去。

战马在雪地上奔驰,没有多久就到达了裴寂所说的老地方,紧靠着黄河的龙门山。

远远就听到哗哗的黄河水流之声传来,李世民与shi卫们已经看到,在不高的龙门山下,有一队父亲的shi卫正守在山下。在手下弃马上山,没有一会就到达了山顶,父亲和大哥两人正站在山俯瞰着黄河龙门。

“父亲!”

李渊回头看了眼李世民,“二郎也来了,正好一起看看这黄河龙门之景。”

黄河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河东龙门与关中韩城交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

李渊指着下面奔腾的黄河水,“二郎你看,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过十余丈,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一泻千里。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就是指这里。黄河流经此地,破山峦而径出,泻千里而东流,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如何,此处景象大气,让人观之心旷神怡吧。”

李世民心中想的尽是李家面临的困境,并没有什么心情观赏这龙门景象。不过还是耐着xing子看了起来,这处的黄河即窄且急,宽不过十二三丈,水流湍急无比,大有一泄千里之势。站在这龙门山顶上,能一眼就看到对面许远。

“二郎,看到没,隔着河就是关中。一河相隔,不过十余丈,却如同一道天堑,明明就近在眼前,可却始终遥不可及。”李渊望着对岸,眼中充满了无尽的落寞。以李家如今的困境,据守河东最多只能是偏霸一隅,最晚要被其它群雄扫灭。唯有跳出河东,夺得关中,李家方能破此困局。可眼下,他们却被困在这咫尺之远的黄河对岸,仿佛触手可及,又却是遥不可及。

李世民也叹了一口气,“要是此处能有一座浮桥就好了,不但可以让我们渡过黄河,还能直接绕过潼关,直接深入关中。”

陪在李渊身后的李建成道,“黄河上有桥,可是桥却在下游的蒲阪,如今那里为杨暕所占据,我们根本不得下。而且就算抢到了蒲阪,可那桥的另一面的有二城一关,蒲津、中潬二城为入关之门户,而西关城,则护河上浮桥。如今杨暕与宇文成都各占一边,这桥,我们根本无法渡过。”

“父亲,大哥,我河东大军至此已有月余,却一直与杨暕兵马隔河对峙而不过。如今天寒地冻,军中将士多有冻伤,军心士气不断下降,再这样下去,只怕军中就会开始出现逃兵。所以孩儿向父亲请令,儿臣愿率本部右军二万人马为前驱,渡过击败杨暕所部。”

李渊好像对于李世民的语没有半点兴趣,摇了摇头,“现在时机未到,此事不用再提。”

李世民心中一阵失望,有心想再据理论争,但见父亲没有半分兴趣,终于没有将话说出口。

沉默了一阵后,李世民转而道,“父亲,如果此时不战,那不如兵马暂时退回绛郡,在城中度过这场寒冬,待到天气暖和之后,再挥兵攻打杨暕,父亲觉得如何?”

李渊留恋的收回看着对岸的目光。

长叹一口气,李渊落寞的道,“我们已经退不回去了。”

李建成看着李世民一脸震惊的样子,沉重的道,“父亲还没有来的及告诉二郎,就在前天,王世充的长子王玄应已经率两万江淮军,越过了轵关陉,从河内郡,穿过了太行与王屋山,进入了我们身后的绛郡,连夺汾河沿岸的稷山、正平二城,已经截断了我们的粮道。而且如此一来,我们的退路也已经被王玄应截断了。这个消息父亲还没有告诉军中将士们,也是担心将士们知道后,引起混乱。”

前有杨暕五万兵马拦住了他们南下的道路,后面王玄应又已经截断了他们的归路。而且后路一断,八万大军的粮道也彻底的被截断了,难道,天要亡李家!!。

第577章 郑王威武

第577章郑王威武

李世民焦急的道,“父亲,这段时间因风雪太大,精草运输困难,军中存粮只有半月。眼下后方粮退路被截,我军已陷入危局之中。要么,背水一战,置后方江淮军于不顾,直扑杨暕,速战速决。要么,趁这消息还没有在军中传播造成恐慌,我们今夜悄悄拨营,回身绛郡,趁江淮军新到,攻其不备,一举击败江淮军,重新夺回稷山、正平二城,打能与太原的粮道与退路。”

李渊一屁股坐在地面积雪上,长叹一口气,“为父以前见过王世充长子王玄应几次,虽然看似一表人才,但实际上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人领兵,根本不可惧。先前月余时间,王玄应一直在河内郡举兵不前。可最近,却突然事先没有半点动静,一下子就打通了太行山轵关陉,一举深入到了绛郡,断我归路。这招十分狠毒,挑的时机也好,为父不相信王玄应有这种本事,能把握的如此好。为父怀疑王世充已经到了绛郡,接管了江淮军的指挥权,而且为父还怀疑,这次江淮军入绛郡,肯定已经不止最初入河内郡的两万人马。王世充来者不善!”'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一听到截断他们归路的可能是王世充本人,李世民的一张脸就完全的黑了下来。

上一次太原之争时,李家耍了王世充一次,先是与王家联盟,一起击败了关中军与杨暕军,可最后却又马上将矛头对准了王世充。不过那次王世充十分狡猾,居然早有准备,派了一个替身入太原城,自己却留在军营之中。

那一次,李家只杀了王世充的一个替身,李世民杀入江淮军大营,还被王世充伏击,吃了一下不小的亏。眼下听到王世充亲至,还断了他的退路,他心中已经闪过一丝恐慌。

“不能退,那便进!父亲,不要再犹豫了,我们过河吧!”李世民不想坐以待毙。

李渊挥了挥手,还是先前的那句话,“现在时机未到,我们还须等待。”

“父亲,不能再等了,前狼后虎,再等下去,我们就要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他隐隐的猜测,父亲可能还在等刘文静的消息。可是刘文静去草原这么久,如果事情成了,那么早应当有消息传来。可到现在,既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传来,刘文静与其它出使草原的使者,仿佛一下子人间消失了,音讯全无。

李渊还是摇了摇头,这一次的南下,事关到李唐的成败兴亡。

如果兵败,那么李家再无力东山再起,整个河东都将不保,李家也必然消亡。

李渊向来沉稳,没有一定把握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去赌。

渡河做战,向来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特别是他们如今面对的还是鱼俱罗、吐万绪、杨义臣、裴仁基这四个大隋朝的名将,对上一个,都会头痛,一次对上四个,李渊没有半点把握。

谋定而后动,这是李渊向来行事的风格。

他在等,他想等到杨暕沉不住气,先渡河来攻。那时他拒水而战,兵马又占优势,他就会有至少五成的胜算。

而让他主动渡河,一来仓促间找不到足够的船只渡河,二来,渡河时及其容易受到攻击,失败的机率将大大增加。历史上,有无数的战例,都是兵马多的一方在渡河攻兵马少的一方时,反而失败的。

而且,他还在等,他在等刘文静的消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