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听王妃一言,明天再召无忌与高士廉一起南下,暂时不封国公,封郡公吧。官职也暂时不担任朝中要职,暂时随我军中参赞。只是这样一来却是有些对不住他们了,一会我再叫内务省多赏赐他们一些财物吧。自古往来,只听过帮娘家讨要封赏官职的,如无垢你这般主动要把娘家的权势推开的,还真是头一人。
长孙无垢淡然一笑“如果当初不是碰到了殿下,我与无忌兄妹俩如今还不知道流落何方,舅舅更有可能还远在那岭南的百越嶂气之地。
有今日这般的富贵,我们应当感到知足了,再不知足,就已经是贪婪无厌了。”
“得贤妻如此,夫复何求?”陈破军心情十分舒畅,高声笑道。
听长孙无垢一席话,却让陈破军心中也有了一番新的想法。
长孙无垢说的对,哪怕是有功劳,有的时候也不能太过于恩宠,要不然就容易让他们心生骄纵怠慢。想想如今,自己已经建起了一块不小的势力。
这势力当中,有最初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辽东军弟兄们。有后来他去洛阳时招募的文臣武将,还有不少是自己投奔而来,与其它部属推荐而来。再加上先前那些河北的归降文武官员,他的队伍也已经不再是那支单纯的辽东军破军营了。
有些以往很少考虑的东西,化也必然开始去考虑。就比如以往打仗,他最先想到的,总是辽东军的那些老部下,如毛翊、鲁世深等将领。这样一来,虽然更让自己放心,但长久下去,却也是弊处,那就是他的势力之中,辽东军出身的那批人声势威望越来越强,功劳越来越大,但是其它的人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虽然如今自己也提拨了不少的人,但仍然无法与当初的那下部下相提。
有道是功劳不能都给那一批人去立,这样下去,不但其它的部下得不到锻炼,也十分不利于自己为上位者的御下统治。是时候应当重用其它的将领文臣了。
陈破军仔细的在心中盘算着,毛翊、鲁世深、李奔雷、陈青、陈贵、沈光、郭孝恪等人劳苦功高,声威着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同生共,这批人可以说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想了许久后,陈破军初步决定,这些最得自己信任的大将,在下阶段都让他们留守辽东、辽西、室韦、北京等重地。一来自己的老巢需要最信任的大将留守,二来也是减少一些他们立功的机会,省的到时军功都让他们立去了,不但别的将领没了机会,也避免军权过度集中。
自己的军队,把最早的那批大将留守,再把军中那批年责一辈的小
将,少壮派将校们带出来。自己这次南下,就带上李靖、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尉迟敬德等少壮将领。
想了想后,又决定让罗忠、王仁恭、于钦明等一批早期投奔他的老将,分驻军都关、临渝关、飞狐关、井陲关、蒲yin关等要塞关隘。而河北的降将,如罗艺、薛世雄等河北降兵则留下少部下,其余的挑出一部份带着南下。
这样一来,既可以加强军力,也可以在战争中整编消化掉这些降兵。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将这些人都留在后方,给自己埋下隐患。同样的,文官系统这方面,陈克复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将原本投降的那些地方文官大部份调入北京朝廷各部之中。自己再将原辽东培养出来的文官们调入河北地方。而在朝堂之上,则是辽东军的老部下,后期投奔举荐而来的一部份,再加上河北降官中的少部份官员一起担任中央朝廷的各个位置。如此一来,三派出身不同的官员可以相互制衡,避免一系独大之忧。
出征前夜,陈破军披衣谋划,一夜未眠。!。
第503章 大军南征
第二天,陈破军连下数道大丞相令,对朝廷的诸多官员进行了大调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陈王妃的哥哥长孙无忌与舅舅二人的官职变动,二人都被收回了先前加封的国公之位,改降封为郡公。另外长孙无忌的内史shi郎也变为尚书省吏部shi郎,高士廉也由礼部尚书改封卫尉寺少卿。
这消息一出,立时让北京城中无数官员百姓侧目,纷纷猜测是不是陈王妃犯了什么错,失了陈破军的宠。但随后没多久,陈破军就亲自解释,这是因为陈王妃不愿意娘家兄舅高居高位,引人侧目,不希望天下人误会陈王用人唯亲。听到这个原因后,京城之中不论官员,还是那些士子文人,还是贩夫走卒,无不对这位年青的陈王妃侧目。众人交口称赞,大丞相英雄无双,陈王妃更是贤慧无比,立时长孙无垢赢得了无数人的钦佩。''
而在这陈王妃兄舅二人降官的热闹之中,朝廷三省六部及各大衙门,以及朝廷八卫兵马,也都朝廷了很大的幅度的官员调动。特别是此次南征大军,原计划是由李靖领兵。
但最后则成了由陈破军亲领,南征大军一共十五万人马,其中包括了部族联军五万,河北降军五万,辽东军五万。陈破军自领南征行军大元帅,李靖为副帅,薛世雄为行军司马,长孙无忌为行军长史,罗艺为行军先锋。并调集将军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尉迟薛、尉迟仁、张锦、罗林、李承义、李承礼、李承智、张勇、王君廓、翟无双、薛定国、罗成、薛万彻、薛万钧等数十员大将。
陈破军亲自领军出征,天子杨杲率朝中文武百官亲至城外十里运河岸边相送。陈克复南下,将河北后方之事尽拖与众人,文则由尚书左仆射毛喜,武则有金吾卫大将军李奔雷,国事尽付此二人。
离开北京之后,陈破军的大军沿运河一路南下,仅一日就已经进入了河间郡内。天黑之前,大军赶到文安城下。方安城的隋朝官员早在当初被高士达攻破城池时被杀,这次窦建德大军南下迎战张金称,高士达收缩了河间北面的兵马回河间郡城防守。此时的文安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连城中百姓都被高士达的人马撤退时掳掠南下了。
城中临时做为元帅府的县衙内,陈破军与诸将议事。
当初苏威到北京上表归降,陈破军等人当然不会有人相信他的缓兵之策。不过当时陈破军并没有说破,对他们来说,当时他的兵马也是刚到河北,连接管占领的各郡,收编河北降兵的事情都还没理好,当然不会冒然南下。
知道张金称率军北上,他们还巴不得让这些农民军相互大战,他们好坐收渔人之利,又怎么可能会干扰。不过两日前,特勤司从平原郡发来的军情急报,还是让他们有些惊讶和始料不急。
按参谋本部的推测,张金称的挟大胜之威北上,拥有部份二十多万人马。
而窦建德南下,却只有兵马七万人马。双方的兵马相关很大,虽然参谋本部几次得到陈克复的提醒,称窦建德不能以常理视之,但是众人推算下来,还是觉得此战,张金称的胜率大七成以上。而且窦建德的那三成胜算,必须他们放弃河间的根据之地,朝廷流窜游击作战,才有可能击败比重金称。
但事实上,如果不算接战之前的准备,窦建德与张金称之间只打了两天。两天时间,关系到河北南部数郡的战事就已经结束。窦建德以五万人马,主动攻击张金称二十五万人,一日夜击溃张金称大军,甚至连纵横黄河两岸多年的张金称这安也没有能逃脱,最后惨死窦建德之女箭下。
参谋本部得到了这情报之时都不敢相信,在随后连续收到两条一样的情报后,才终于确认。一时间,众人对于这个以往名不见经传的窦建德也是不由的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