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万彻在马上道“郡王,既然陛下已经下旨,如今郡王和辽东重归朝廷。现在何以又点兵列阵,难道大帅一边得了朝廷的封赏,一边还打算要攻击朝廷的同僚吗?”陈克复笑了笑“薛小将军此言差矣,虽然陛下已经下诏,明发天下。但是山高水远,只怕很多人还不知道此事。
本帅点兵布阵,也不过是去给薛元帅传达陛下的诏书而已。如今陛下既已重命本帅统辽东、辽西、室韦十五郡兵马,加封漠北道兵马大元帅。那么本帅就是辽东的所有兵马统帅,薛元帅乃是河北将领,如今挥兵进入我辽西,这却是越界行为。本帅不过是前往告知罢了,相信薛元帅听到了陛下的旨意后,会知道如何进退的。”
说完陈克复转头大声道“三军将士听令,列阵缓步前进,如遭遇主动攻击,可立即反击!”
五万人马依次排开,步兵在前,骑兵在两翼,工兵部队在后。步兵们整齐划…一的脚步,在地上踏出一个个整齐的节奏。后面的骑兵、
工兵也是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断的跟上。
二十里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冲锋,一个急冲锋,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达。但是陈克复摆出这么大的阵列,却只是缓缓推进,不急不徐。
薛世雄列阵相迎,可是从大清早,一直等到上午,最后直到日上中天之时。辽东军的五万人马,才跟老爷兵一样的慢腾腾的从城下,移动了送不多十八里的距离,最后在距离河北军仅两里地停下脚步。
漫漫烟尘之中,薛世雄只见辽东军阵之中,一杆巨大的陈字大纛迎风招展。大纛下面,更是数十名铠甲华丽精良的大将居于其下。甚至,远远的,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被俘的堂弟和四个儿子。再仔细看,
发现确实如此,自己的四个儿子和堂而堂弟此时都在辽东军中。
薛世雄身披一件鱼鳞宝甲,铁sè的战甲上布满了烟尘,甚至有不少的地方是修补过的。那铁sè的头盔之下,是一张布满皱纹,甚至有些干瘦的脸。huā白的胡须挂在脸上,干瘦的脸庞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大隋北疆八虎将之一的薛世雄薛大帅。但是那充满了岁月痕迹的干瘦脸上,却有一双明亮睿智的眼睛,光芒闪动。
看着叛军阵中的五个亲人,薛世雄的目光中有过一瞬间的
o动,但随即便恢复了平静。他已经看到,在那大纛之下的一员银甲大将,正是辽东叛军之首陈克复。望着那曾经十分欣赏的身影,薛世雄在心中长叹一声,在心中道,陈破军,如果你想拿定国与万彻他们来要挟本帅,不但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只会让本帅看不起你。
两军阵前,风卷旗帜,明亮的明光铠甲和金属大盾反射出矢下的阳光,一道道光芒升起,辉耀满天!!。
第442章 一时名将
两支大军列阵相迎,却久久都没有动静!两军阵前,只有那不时吹过的风声,和猎猎飘扬的旗帜的呼呼响声。
陈克复坐在飒紫lu上,手中举着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薛世雄那干瘦的脸庞,以及马上他那仿佛风一吹就能倒掉的干瘦身子。他有些奇怪,怎么薛家叔侄五个,个个长的跟重量级拳击手一般,为何这薛家家主薛世雄反而如此干瘦。就他这样的身体,当年是如何在北疆之地,以一个小军官的身份不但没死在边疆外族手中,而且还一步步的成了名震天下的北疆八虎将?''
不过此时,他已经明白了一些。他以五万人赶到了薛世雄十五万人的大营之前。如果换成了一般的将领,这个时候,早就忍不住进攻他了。可是薛世雄却根本没有这样,而是列阵迎敌,却又静守不变。
这是为帅者的一种能力,沉稳、冷静,不为一时的youhuo而轻易出击。
而实际上,陈克复既然敢以五万人跑到十五万人的阵前,也是有他的底牌。如果薛世雄真的攻击他,他并不会太多担心。五万辽东军可不是吃素的,更何况他的阵中还有着大量的工兵部队,携带操纵着海量的器械。如此野战,同样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最关健的是,陈克复一早已经调拨鲁世深和毛翊的十万大军过来。
之前他一大早的出城,但二十里的短短路程,他却一直在缓缓前进。
这样做,一是在等两路大军的到来,两支大军距离此处不远,皆是两三个时辰的距离。为了以防万一,所以陈克复才一直在拖时间。
但是他却又早早的出城就是为了让薛世雄的兵马也得出阵,消耗他们的体力和耐心。他缓慢的行军还一个目的,就是观看薛世雄的反应,如果薛世雄一看到他出城就赶来迎敌,陈克复肯定会退回城中。
正因薛世雄一直不动,陈克复才复最后来到隋军大营前。
就在一刻钟前,他已经收到了探马来报鲁世深和毛翊都已经赶到。现在两支大军丰万人马一左一右的隐藏在距隋军的十里之外的隐秘处。
如果薛世雄敢攻击辽东军,陈克复却是非常欢迎的。五万人马并不是那么容易吃掉的,而且河北军只要攻击辽东军,以十五万攻五万陈克复相信隋军肯定会有些松懈大意。而且就算他们不大意,陈克复也有办法让河北军的阵形lu出破绽。到时候,只要在关健时刻埋伏在两翼的十万大军杀出,河北军反而会陷入辽东军的包围之中。
如此这般虽然会让辽东军大败河北军,但是一起三十万人的厮杀肯定会相当惨烈。而且河北兵向来强悍薛世雄又是名将,打到最后,哪怕是胜,估计也得负责巨大的牺牲。所以陈克复心中也并不怎么愿意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切只看薛世雄的选择。
“郡王不是要向河北将士宣谈陛下诏书吗?为何还不开始?”薛万彻看着陈克复一直在观察等待着什么,心中也是担忧。刚刚探马来报辽东大将鲁世深、毛翊各率五万大军赶到河北军左右两翼埋伏之时,他们就已经知道了陈克复的意图了。
一旁的李靖也出声道“大帅,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兵戈无情,能不战则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陈克复心中一叹,也不知道是轻松高兴还是隐隐失望。
点了点头,陈克复道“传本帅令,令毛翊、鲁世深率军前来。”既然打不成了,陈克复就打算来文的了。李靖说的对,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鼻然为最上策。
两名传令兵策马往左右奔去,带起一阵烟尘。河北军阵中的薛世雄,也已经隐隐有些明白。
又等了半个时辰左右,只见南北两面同时烟尘四起,蹄声隆隆。
只见漫天烟尘之中,无数的旗帜若隐若现,更有绰绰人影无数。不多时,数支全身黑甲的辽东骑兵已经出现,挟着风雷,两边最先赶到的骑兵一直冲到了距河北军不过两三里之地时才堪堪停下。而在他们的后面,还有更多的兵马赶来。
河北军阵之中,不少的将士已经惊呼出声。甚至有人在叹息,如果要是一开始就攻击出城的五万叛军,说不定等这些叛军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早就将泸河城出来的叛军给歼灭了。甚至说不定,现在叛军首领陈克复都已经是他的俘虏了。
唯有薛世雄一直沉默不言,征战多年,现在他哪里还会想不明白这眼前的局势。看着两支人马几乎同时赶到,他就能猜到,
这肯定就是临海顿与柳城的先头辽西大营的叛军了。而且他明白,这两支人马肯定是已经到了这里多时了,只是他们却一直隐藏一旁,估计就是想等着他们攻击泸河叛军时,趁机从自己的两翼杀出,反击河北军。
身为一军之帅,薛世雄当然明白,在大战之时,军队不可能一直保持着完整的阵形。战斗之时,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