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表面上看,王况是得罪了应国公,但实际上,武媚娘却是欠了王况一个天大的人情。
一举三得啊,即敲打了一下应国公,惩罚了一下武元爽,又让武媚娘头疼,最后还要欠王况一个人情,也为王况自己争取到了时间。
现在已经是贞观十四年中,王况自己这边的布局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离太子起事,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了,王况才没那么多的jīng力去应付武媚娘这个nv强人,能多几天的清闲对王况而言都是好的。
这时候圆脸管家在马背上也缓了过来,络腮胡和王况的对话他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下一张胖脸是吓的煞白:姑nǎinǎi哟喂,您瞧上谁家的东西不好?非要瞧上了建安侯家的东西来?这下好了,连带着二郎君也要受牵连了,这可如何是好啊?如果说对面的不是建安侯,那还好办,顶多给人赔个礼道个歉,这事也就过去了,可那是建安侯啊,那是个超然的存在,除了贪点钱外,其他基本是没有破绽的,不贪恋权位,喜欢送功劳,这样的人,放到任何一个皇帝面前,那也绝对是个超级大红人,哪个皇帝不喜欢不贪权位又肯为朝廷尽心做事的臣子?更别说建安侯身上的功劳,个个都是泼天的,随便掰下一小块来,都能让朝中大佬们趋之若骛。
如果说,哪怕是惹到长孙相公,都好办一点,其他大臣都担心有结党嫌疑而不至于会落井下石,但是帮建安侯可没这个顾虑啊,如果被朝中大佬们知道自家惹上了建安侯,保证一个个都会跳出来帮着踩上几脚,郎君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可自己呢?一个管家而已,小命可就难保了。
越想越怕,越想那肚腹越不听使唤,想要求饶吧,嘴巴也不听使唤了,张了半天的嘴,楞是半个字也没吐出来,就这么急着,忽然间两tuǐ间一热,一股暖流就顺着tuǐ流了下来。
王况皱了皱眉:“这家伙胆子也忒小了罢?这就失禁了?”
络腮胡是后知后觉之辈,听王况这么一说,chōu了chōu鼻子,突然间脸sè就变了:“喝呀,某家的五huā良马呀!你这个狗杀才,竟敢在某家的马背上苛屎拉niào,讨打不成?儿郎们,去,把武二郎君给‘请’到大理寺去,顺便把那几匹马给征用了。”
身后的众军士原本对自家首领突然间就转变了风向是丈二金刚mō不着头脑的,不过好在他们也是治军严谨的李尚书麾下,上官怎么说,那就怎么做就是,结果后来一听到“建安侯”,再一看吊在那小郎君脖子上的白猴,就个个感觉脊背发凉,可不是建安侯咋的?西山那帮家伙闲了没事就天天往东山大营跑,为嘛?还不就是来向他们炫耀的?有铁牌铜牌的,都将其挂在了最显眼处,就连有木牌的家伙,也要在自家营房mén口来来回回的晃上几遍,直到那守营的哨卡喉咙里不争气的咕嘟咕嘟咽口水了,他们才会心满意足的或是离开或是进营来继续炫耀。
所以,东山大营的羽林对建安侯有一只神猴那也是耳朵都听出了老茧来了。这下好嘛,惹到了建安侯了,心里个个都直把那放冲天哨的家伙的祖宗几代都问候了个遍了,这下一听上官发令说把那应国公的次子给押到大理寺去,自然是个个摩拳擦掌的,呼啦一下就拥了上去。
第四八零章 有客来访
第四八零章有客来访
王况总算是知道武元爽为嘛不肯lù面了,当众军士从车厢里将一个又矮又胖,还拖着一条瘸tuǐ的家伙揪了出来的时候,那家伙还一个劲的用袍袖遮着脸,似乎害羞的模样。
王况对他生不起同情心来,他对庶母的态度恶劣到了日后被武媚娘报复的地步,可见其行迹,再加上刚刚看上三白就要出手抢夺,这种人,在王况的心中比之于猪狗都不如,是属于那种渣滓的一类,这也是王况现在经历过太多,要换了是二十出头的血气方刚时候,王况都能冲上前去一顿猛踹。
武元爽大约在车厢里也知道了惹到不该惹的人物了,所以下来的时候是一声不吭,王况的脾气,在长安也是一大怪,你越是跟他对着干,他越是不放过你,但只要你稍微服下软,不出言顶撞的话,王况往往还会心软一下,手下留情,蒲熙亮就是个绝好的例子。在武元爽看来,一只白猴而已,怎么也不可能和当初蒲熙亮想谋辣椒苗来的严重吧?
而且,自己好歹也是应国公之子,武才人之兄,算是皇亲国戚中的一员,所以,无论如何,自己也不大可能受到多大的惩罚,顶多就是去大理寺里走一遭,然后阿爹去皇帝那求个情就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他却不知道,王况已经将他和武媚娘之间的恩怨算得死死的,还需要用他来拖着武媚娘的后tuǐ,他在大理寺里多呆一天,武媚娘欠他的人情就更大一分。而且,在王况的心里,三白已经是家人,远远不是辣椒苗所能比的。
随着武元爽被“请”下了马车,那个小娘子的哭声就起来了,车帘晃动,这就要下来,也不知道车里的谁将她死死的揪住,这才没下得车来,不过哭喊声却是很清晰的传了出来:“妞妞不要那白猴了,妞妞不要那白猴了,只求你们放过妞妞的阿爹……”
王况一阵恶寒,这个小娘子应该就是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意识到她真正错在哪儿,她错并不在于想不想要白猴,小孩子贪图好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说小孩子,就是许多大人也没办法抵抗得了美好东西的yòu*huò,所以,想要白猴并不是她的错,错就是错在了得到东西的方式和强人所难的心xìng。可以说,今天有这个结局,多半便是她的心xìng所致,不过小孩子么,王况倒不想为难她,只希望经过这个打击之后,武家人能有所收敛才好。
在见到武元爽的这一刻,王况愈发肯定了自己对武媚娘的判断,侄儿再亲也是亲不过儿子的,但武媚娘会杀子,却想把位子传给自己的侄儿,可见儿nv在她的心中的位置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可要说她偏爱娘家人,那么就不至于对武元爽下得了狠手,武元爽只是对她生母不敬,但还没有到欺凌的地步,如果武媚娘真的是心向娘家人的话,对武元爽是会报复,但不至于到了要他命的地步。
可见,在武媚娘的心里,并不是一味的偏向武家人的,在她的心里,也有那么一杆称存在,谁亲谁疏,谁是谁非都是心中有数的,杀自己的儿nv并不是因为权位的关系,而是她和李治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感情可言,甚至是厌恶的地步,为了权位,她不惜去勾搭李治,否则以李治那生xìng软弱的xìng子,哪怕是对武媚娘有了非份之想,但却是不敢付诸行动的,所谓有贼心没贼胆形容的就是他这一类人。
这样的nv人最是可怕,当她恨你之时,连带着你身边的人都要遭殃倒霉,所以在没有很大的把握前提下,王况暂时还不想与武媚娘正面为敌,现在的情况对王况来说比较有利,因为有着对武媚娘的深刻认识,王况提防着她,而武媚娘哪知道王况早就看穿了她,她在王况的面前,一副面具或者是一缕衣服都没的。因此,王况现在在暗,武媚娘在明。
武元爽只是个小chā曲,并不能影响到王况他们的野餐活动,王况也不是那么小器的人,络腮胡之前的表现,也有他的无奈在,一个小小的火长,无论如何也是拧不过应国公府的,所以王况也不怨他,临别前,还很大方的让高三给那些军士一人一块可以在建林酒楼换得一份标准餐的木牌,另外又给了络腮胡子几颗金瓜子,让他给弟兄们买酒吃。那些军士得了木牌,欢天喜地的押了武元爽及圆脸管家和那四个家丁去了。
“二郎你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