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食王传 > 第133部分

第133部分(1 / 2)

>    这汤是豚骨汤,在来之前就已经煮沸过了的,又是盛放在外面包裹了厚厚棉麻的瓮里,临动手前才倒了出来,因此这时候还是热得烫嘴的,所以,不用一会工夫,钵沿就开始滋滋冒起了小汽泡,不需多久就能煮开了。

而这时候孙嘉英却是端出了一瓮不知道用什么汤汁浸泡着的米来,汤汁有些泛黄sè,识货马上就猜出了那是jī汤。奢侈啊,竟然用jī汤来泡米,当不少人都看出了那是jī汤后,心里不禁是啧啧赞叹,如此一泡,整个米里都已经是充满了jī汤了,这么煮出的饭不香才怪。

但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头,孙嘉英并不是就这么把泡着jī汤的米拿去蒸,而是将米控干汤汁后,又用清水冲了一遍,放在一边。这个动作让很多人心疼不已,那是jī汤啊,就这么倒了,就这么还要把米冲一遍,làng费啊làng费。

一直等到陶钵中的豚骨汤沸了之后,孙嘉英这才将泡好的米倒了进去,这个时候才有人明白过来,孙嘉英这是要熬粥,而不是蒸饭,也明白了,为什么要将jī汤给倒了,还要将米再用清水冲一遍:这米泡的时间肯定不少过两个时辰,jī汤已经是充分的泡了进去,那jī汤也就没什么味道了,也就没了什么保留下来的价值。用清水冲,那是不让米面上残留的jī汤和那rǔ白sè的豚骨汤hún合了味道,在豚骨汤沸了的时候,大家已经闻出了那是豚骨汤了。

如此熬出来的粥,可以说刚入嘴是一个味道,但等到牙齿开始嚼动的时候,那又是另一种味道,两个味道基本不会相冲,妙啊,实在是妙。

但是孙嘉英这里还没完,他又取了一大块豚键子ròu,先切成片,再切丝,再切成黄豆大小的ròu丁,有细心的注意到了孙嘉英的动作,他每切一片ròu下来后,那刀就顺势的一歪,往下一拍,拍在切下来的ròu片上;ròu片切丝的时候也是如此,丝切丁的时候也一样,刀必定是在切好的ròu上拍那么一下,或许,这是孙小郎君的习惯动作罢,大部分人这么想,但真正细心的,暗中记在心里,决定回去以后切ròu也要这么来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切好的ròu丁,洒了少量的友粉,淋上酒,加盐,用手抓了一会儿就放下了(一定要用手抓,千万不能用其他东西拌,用手抓的才能真正抓入味,ròu才有嚼头,才会滑嫩,灰雀这里可是把自己拿手的粥给一一讲述出来了哦。),再敲了一个jī蛋,一掰两半,两只手这么来回一倒腾,jī蛋清就流进了ròu丁里,蛋黄还留在蛋壳中。

这回孙嘉英不再用手了,改用一手端着钵,一手抓了两双筷子,抓手的地方筷子是合拢的,但前端却是分岔开来,没办法,王况教会孙嘉英的时候,才是前两天的事情,搅拌器来不及做,只能就这么替代。只见孙嘉英用那筷子在ròu丁上不停的顺着一个方向搅动着,一直搅了有小半柱香的时候这才停了下来(如果家里有电动搅拌器的话,要选用可以变速的,用慢速同一方向搅动差不多五分钟左右,这样搅的ròu,蛋清充分的融入了ròu里,ròu吃起来就脆,就滑。)。

正当孙嘉英停下了手,大家以为差不多的时候,孙嘉英却又从灶台下一个碗里取了十几个圆溜溜,橙红sè的蛋黄出来,这是葬蛋的蛋黄(咸蛋黄也可,但大家买的时候注意,市面上卖的咸蛋黄很多是假的,所以,宁可去买咸鸭蛋来取蛋黄是最好,蛋黄可以做假,jī蛋鸭蛋是绝对做不了假的,这个CCTV里有做过专mén的节目,或者说,大家不喜欢咸蛋黄,用皮蛋也可以,那就是另一种味道了,类似皮蛋瘦ròu粥,市面上有专mén的切蛋器,可以把皮蛋切成丁),已经煮熟了的,孙嘉英用了把汤匙,将蛋黄抿碎,也放一边备用。

炉上锅里的粥还在熬着,孙嘉英却是没停下过,蛋黄才好,他又切起了姜末,葱huā来,切完还是放一边备用。

这时候粥已经开始变得有些浓稠了起来,只见孙嘉英又变戏法一般的取出几十个锥栗(不用太多,按分量算,一人份有一个就好,只是取其香而已,当然,要是喜欢吃栗子的可以多放些,不过还是不要过量,栗子积食。),都是已经炒熟了的,剥壳取ròu后捣碎,丢进了粥里。

还是没完,做完这些,孙嘉英又开始切起了芥菜,切得很细,切完了后又竖刀将菜丝给切成几段,也是放一边备用。

如此之多的配料,如此繁琐的程序,(其实这程序放在后世并不算复杂,多少美味的程序比这繁琐多了去了。)做出来的粥肯定是好吃得很,旁边瞅的已经开始偷偷咽起了口水,打定了主意,就呆这里哪也不去了,只等到开席的种声一敲,一定冲上去抢上一碗来,别看孙小郎君做的这满满一大钵能有百来碗的样子,可这建安能有多少人啊?要是自己出去转一圈再回来,恐怕连锅底也早被人tiǎn了个干净。

又等了一会儿工夫,大钵里的粥已经开始咕嘟着冒着汽泡,再也不是之前那种中心开huā往旁边滚的样子,这粥是熟了,熬透了,钵内散发出的香味也越来越浓郁起来。

这时候孙嘉英就将早就准备好的ròu丁倒了进去,用勺搅拌均匀了,再将蛋黄末和姜米也倒进去,还倒了整整一大碗的温热的酒进去,也搅拌均匀。然后是加盐,拌了后接着马上的就将切好的芥菜末也倒进去搅拌,然后他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的一块铁板往钵底下一chā,就将钵和炉火隔绝了,旁边早有帮工的,早就得了指示的,一见这样,马上上来将炉内的火给掏了个一干二净。

这边孙嘉英也早就洗了手,将切好的葱huā洒在了粥上,这一大钵的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大家自己做的时候,可以省略去jī汤泡米的步骤,改用在熬粥的过程中加jī粉,记住,是jī粉,不是jījīng,喜欢胡椒口味的也可以加点胡椒,最后还有要注意的是盐一定要后放,要是放早了,粥就废了。)。

也就这个时候,孙嘉英才注意到了旁观的人竟然一个没动,一声不吭的盯着那一大钵的粥看,实在是他太过投入了,根本没在意到旁边有人,所以这么多人倒是把他吓了一跳,他是记得自己闭眼假寐前是没那么多人的,一下竟然增加了这么多。

见自己都做完了,那些人还是不动,就光盯着粥看了,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再看看材料,还有不少,就连泡的米还有两瓮,都是担心这粥自己才第三次做,怕有失手的时候,多备了的,但今天竟然出奇的顺,或许,正是二郎说的,所谓心静的效果吧。

眼看着时间还有大半时辰,再同时做两锅也是来得及,便招呼了下旁边闲着的人,也不管他是不是富来客栈的,让他们过来帮忙,这要同时做两钵,自己一个人可就有点来不及了。

顿时,大家是跃跃yù试,都想亲手cào作一二,哪怕是帮着切切菜也是行的,切芥菜,切葱huā,那是谁都会,不用教。

不提孙嘉英这边着手做后面的,再看遏跃跟的摊前,他今天竟然不煮羊汤了,而是架起了一个支架,烤起了全羊来,这烤全羊可不是从王况那学去的,这是他们胡人特有的做法,胡人吃羊,讲究的是大块大块的吃,煮也是大块大块的煮,烤则是整只去烤。

或许是受了富来客栈飞速发展的影响,也或许是常跟王况聊天受到王况的启发,遏跃跟原本只是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攒点钱置办田产,盖个漂亮院子的心思活了起来,现在他已经梦想着也能跟富来客栈一般,到时候也开几个分号,把还在草原上吹着风的阿爹阿娘和兄弟都接了过来,在中原过上定居的日子,不用再整日的逐水草而居了。

因此上,在头个月,遏跃跟就找了王况,让他帮着出个法子,这流水大席可是大展名声的好机会,若是能一炮打响,那么自己的梦想就能实现了。

别人或许对王况是有点敬畏之心的,遏跃跟却是一直将王况当做子侄看待,王况是他亲眼见整个证过程的奇迹,见证了王况从一个奄奄一息的乞儿,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如今成了建州屈指可数的高官之一,成了建安人人敬服的小东家宣德郎,雏鹰到了展翅高飞的时候了啊,怕是草原上最神勇的神雕也没如此之快的成长速度罢。而王况这个奇迹才刚刚起步,后面究竟能走多远,遏跃跟也不敢说,因为他可是听到了传言说是陛下许过了的,若是二郎将来真的功劳巨大的话,那是可以封王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