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世纪烟云 > 第9部分

第9部分(1 / 2)

>“这次整风,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坚决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

“目前,中央机关以及一些地方党组织,都正在邀请各方面的非党同志举行各种座谈会,倾听他们对党的批评。实际上,这就是吸收非党同志参加整风运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现在我们革命的内容找到了它的很适合的形式,就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我们找到了这个形式,适合现在群众斗争的内容,适合现在阶级斗争的内容,适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抓住了这个形式,今后的事情好办多了。大是大非也好,小是小非也好,革命的问题也好,建设的问题也好,都可以用这个鸣放辩论的形式去解决,而且会解决得比较快”。

读文件后,接着便是讨论。讨论很是热烈。副校长唐参才首先带头发言。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荀子说:‘是吾而当者,吾友也;非吾而当者,吾师也’。这是我国古代哲学家留下的名言,也反映了我国祖先的优良美德。我们应把它作为座右铭。今天我先表个态,我一定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积极投身到党的整风运动中去帮助党员同志,搞好工作。”

唐参才是抓教学业务的副校长,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他抓教学在城区中很有威望,工作认真,又为人和气,故很受人尊重。但他出身地主家庭,所以不是共产党员。他是副校长。他的表态有一定的号召力。

接着是教导主任黄术光发言。他检查自己过去只重业务而轻视政治学习的错误偏向,说这是走白专道路的表现。建议非党员的教师都要更好的加强理论学习,紧跟形势。党员教师则多加强业务学习,更好的熟悉教学业务,大家做到又红又专。再接着是团支书兼数学科组长黎志甘发言。黎志甘长得鼻正口方,一表人才,说话的声音铿锵有力。他说,这些时间来,看了报纸上的许多报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感到真是春到人间,受到极大鼓舞。青年人要站在时代的最前面。他写了一首诗在会上朗颂道:

青年人高声歌唱,

要把我们的痛苦和快乐一齐谱成曲子,

都写在纸上。

不要暗自忧伤,

不要觉得迷茫,

把心中的苦恼和悲凉都倒出来吧,

在太阳底下,它们都会变成花香。

------------

诗歌给发言增添了气氛,人们报以赞许声和热烈的鼓掌。全校六十多个教师差不多都说了话。最后,校长兼书记刁玉正做总结。他说:

“今天的学习,大家发言很热烈,很好。这说明老师们都能正确认识这次整风运动的意义。回去之后,大家把要鸣放的意见写成书面交上来。每个人都要写。希望大家在这次政治学习运动中都有一个良好的表现,向党交心。我代表党组织给大家表个态,秉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凡是向上反映的意见或建议,我们都上呈领导;凡是向学校党组织提的意见,我们都认真研究,并且一定虚心接受批评和改正错误。”

学期结束后,大鸣大放的整风变成了反击右派的运动。由于每所学校收上来的鸣放材料都有一些典型的右派言论,说明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右派分子和反动分子,所以,必须进行深刻的批判,才能达到教育群众。各学校的鸣放工作都发动得很好,人人都能提意见或表达自己认识,太大超过了估计,超额完成了任务。领导小组根据各人写的鸣放材料,先分清哪些是香花,是善意的意见;哪些是毒草,是放臭屁。然后再分析那些毒草的阶级背景,于是第一批右派份子便定出来了。寒假一开始,中小学教师各集中在一所学校。第二天便把那些典型的材料用大字报的形式先抄写出来,奇文共观赏。黎志甘的那首名为《勇敢者》的诗贴在文化走廊的第一块板栏上,许多人争相阅读,有人唧唧称赞,说读起来朗朗成声,热情洋溢;但更多的人觉得写这首诗的人锋芒毕露,用词夸张,会招来是非,不免有点儿为他担心。开始的几天,黎志甘听到人们赞许的议论,感到有那种在台上表演听到了观众热烈掌声后那样的高兴劲儿。但他也看到了有些人似乎有点顾虑的目光,心里便又有点儿发毛。这首诗,不是他的提意见稿,只不过是运动开始时他的即兴发言,却不知为什么竟作为鸣放意见抄贴出来了。或许是领导把它用来当作一种鼓动吧,或许,这里面隐藏着什么不祥。想到这里,他有点儿坐立不安起来。

果然,一个星期过后,批判《勇敢者》的大字报就铺天盖地贴出来了。

“当前,农业高级社年年丰收,城市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形势一片大好。可是,面对这种大好形势,黎志甘却感到痛苦和忧伤,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悲凉。请问:这是什么思想,什么立场?”一篇署名为黄蜂针的文章说。

“黎志甘出身剥削阶级家庭。他父亲是大资本家。解放后,他的店产改造了,生意合营了。所以对现实不满,刻骨仇恨,所以感到痛苦和悲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他的丑恶嘴脸,批判他的资产阶级立场!”另一篇署名叫马一鞭的文章说。

“黎志甘仇视党的领导,在学校常说党员校长不熟悉教学,经常说党员校长听课提的意见不对。说刁校长不熟悉业务,是教学上的外行,这是仇视党领导教育的表现。这些言行与他的资产阶级立场是分不开的。”这一篇署名是一群革命教师。

“黎志甘经常与一些人一起不听刁校长的话,经常借业务研究为名,不参加劳动,不加强政治学习,走白专的道路,有意抗拒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我们不但要批判他的思想,还要深挖他的后台。”这一篇署名是透视镜。

------------

看着,看着,黎志甘不敢再看了。大字报一篇比一篇激烈,一篇比一篇尖锐。他仿佛感到一支支明枪暗箭在向他射来,无数火炮在向他发起攻击。他开始感到可怕,他好象觉得一夜之间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自己的面貌变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他变得象一个面目全非的传染病人,有些同事已开始避离他。看到人们冷漠的眼光,他惶恐得吃饭走路都不敢抬起头来看人。

果然,几天之后,他在大会上受到了群情激昂的批判。那些往日看来是温良恭谦让的同事,一下子个个都变得非常激动而无情,甚至咬牙切齿。大家都狠批深挖,把他写的一些词语上纲上线;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他觉得自己真的成了十恶不赦的人了。他不敢看大家,只有心怀懊悔可怜巴巴的低头挨批。两个多小时的斗批,低垂的头直把颈背都压得僵直起来了。

批判过后,刁玉正代表领导小组对他说:

“你错误性质严重,组织决定对你实施隔离反省。你要进行深刻的检查。希望你能好好的认识错误并揭发他人,立功赎罪。”

黎志甘出身于一个商人的家庭。父亲在城里开文具书籍商店,养成他从小就爱看书的习惯。书籍给他带来知识,也使他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他觉得生活在生机勃勃的社会里,就好象置身于汹涌澎湃的时代的激流中一样,波涛滚滚,每个人都在这激流中前进。所以,他追求进步,崇尚奉献,一上初中他就加入了少先队,后来又由少先队组织保送入团,最近还写了入党志愿书。他在学校里工作肯干,但热衷于表现自己,好出风头。他的诗歌就是这种满腔热情的表现。原以为言者无罪,用满腔的热忱投入到鸣放的热潮中去,是响应领导号召的进步表现,没想到这里面却藏着玄机。原来,说的话一旦上纲上线,竟是那么的可怕!人们都说,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枝上开什么花,什么人就说什么话,语言和行动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他自悔由于没有改造好自己,所以内心深处才隐藏着这种资产阶级的情操。他痛心疾首,因此,检查起来也就在纲线上去狠批自己一番。但写了几次检查,领导都说不深刻,没有通过。真是欲哭无泪,他懊悔地躺倒在床上,只觉得头脑发麻,肠干肚燥,再也呕不出什么话来了。

“黎志甘起来,没有写好检查不准休息!”工作组派来的人把他从床上扯了起来。

夜,静静的。北风在窗外刮得呼呼地响,人们都卷缩在被窝里睡着美觉。可黎志甘已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工作组派人轮番监视他,一定要他写出深刻的检查。检查拿不出来,躺在床上就得起来。几天来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他感到头昏脑涨,眼睛发涩,耳朵鸣响。他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

第四天拂晓,刁玉正来作了指示。他指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