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470部分

第470部分(2 / 2)

想到这里,韩遂悲从中来,道:“天要亡我呀,天下之大,哪里是我的容身之处!”

成公英叹了口气,劝道:“将军,李贤对我们素来友善,我们可以投靠他,向他借兵!”

“前些日子,李贤只借粮秣不借兵马,他的态度已经表露无疑,如今我损兵折将,他又怎么会帮我?”

成公英连连摇头,“将军此言差矣,此一时彼一时也,之前将军与马超胜负难分,那时候,就算李贤增兵相助,也很难取得将军的信任,可是,现在就不同了,我们已经输的没了退路,就算李贤占了河西,损失最大的也是马超”。

韩遂听罢,深以为然。

这时候,成公英又道:“将军,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韩遂正色,“已经到了这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如果将军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投奔李贤只是下策”

“上策是什么?”

“与曹操合作”

韩遂勃然大怒:“曹阿瞒这个无耻小人,我与他誓不两立,若不是他的粮秣,马超怎么可能坚持这么久!”

成公英不以为意,接着说道:“曹操、马超并非亲密无间,如果将军有意,我可以略施小计”。

韩遂叹了口气,“罢了,我手中满打满算也不过万余人马,李贤甲士十万,曹操也有六万之众,我拿什么来与他们拼?现在,我只想报仇雪恨!”

“如果将军想要报仇,李贤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将军可要想明白了,李贤是当世枭雄,在他麾下,难免上阵厮杀”

“怕什么,就是李贤了,阎行,你愿随我去投李贤吗?”

阎行微微颌首,道:“我早就听说李贤乃当时豪杰,他麾下能人辈出,只是一直无缘,难得一见,此番,如果将军有了决断,我自当同行”。

“好,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启程,赶赴冀州”

“喏!”

一日之后,马超遇到了冀州游骑。

冀州都尉田楷率领八千兵马正在看押粮秣,听闻韩遂前来,他当即出营相会。

一番寒暄之后,韩遂表达了自己的投靠之意。

田楷并不意外,他当即表示:“使君早有吩咐,如果韩兄遇到难处,我冀州军当全力相助”。

韩遂很是感激,“大将军之恩情,韩某终身难忘。只可惜,不能手刃曹操,为将军除此大敌”。

田楷笑道:“机会多的是,韩将军不必妄自菲薄”。

韩遂尴尬一笑,以他现在的实力,连马超都对付不了,自然也对付不了曹操。

好在成公英及时转移话题,减少了韩遂的难堪,“不知大将军现在何处?”

田楷看了成公英一眼,道:“正在下邳,不过,使君有意冀州一行”。

“啊?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

韩遂、成公英面面相觑,“若是如此,还请将军代为引荐!”

田楷自然应允,“没问题,只要使君成行,我一定为你引见”。

“多谢,多谢”

田楷大大咧咧地,笑道:“马上就是自家兄弟了,何必客气”。

韩遂陪着笑脸,道:“田将军所言极是”。

成公英感受到,韩遂忧心忡忡,似乎在担心什么。

离去之后,成公英劝慰道:“将军不必担心,李贤心胸广阔,绝非曹操那般小鸡肚肠之人”。

“可是,我之前与马超同时进犯冀州……”

“那都是过去了,李贤不会斤斤计较的”

韩遂不再多言,只是心中依旧有些顾虑。

第七百三十九章满意

韩遂投奔冀州之后,马超数万大军投鼠忌器,始终待在河西,不敢越雷池一步。

李贤虽然在陈留城下吃了败仗,可是,水淹三军,非战之罪,青州军战力之强有目共睹。

一个韩遂,不值得冒险。

已经占据河西之地的马超不想盲目开战,如果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皆大欢喜,就算非战不可,马超也想等到粮秣宽裕的时候。

河西穷弊,大军占据晋阳之后,非但不能满足日常所需,反而消耗巨大,这时候一旦开战,必须速战速决。

然而,马超麾下多是骑军,他们擅长平原作战,攻城拔寨,并非他们所长。

于是,马超派出信使前往冀州军营,试图说服田楷交出韩遂。

田楷自然不允,马超又急又怒,他召集部将,商议对策,“田楷、韩遂合兵一处,有兵马三万,他们粮秣充足,军械宽裕,又有城寨之便,马铁、马休,你们觉得是战还是和?”

马铁脾气火爆,恶狠狠地叫骂起来:“拼他娘的,韩遂老儿已经是丧家之犬,不足为惧,田楷此獠又是北地降将,麾下俱是新卒,这时候再不分个胜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马超微微意动,又道:“马休,你意下如何?”

马休性格稳重,他提出了不同意见:“大兄,韩遂虽然是咱们的手下败将,可是,他麾下的兵马俱是百战精锐,真要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韩遂这两万兵马绝不让小觑”。

马超皱起眉头,“田楷呢?我听说田楷麾下俱是新卒,尚未有过耀眼的战绩,这一次,如果不能抓住机会,只怕下一此再想击溃万余青州军要难上加难了”。

“大兄,田楷绝非寻常将领,否则的话,李贤也不会将冀州交给他,名义上,田楷麾下俱是新卒,未有战绩,可是,谁能辨别真假?”

马超很是犹豫,机会难得,再拖下去,一旦青州军来了援军,到时候再想诛杀韩遂可就难了。

然而,跨境进入冀州,意味着马超要与青州军分个胜负……

抉择太难了。

马超难以下面则,韩遂同样彻夜难眠,与他们相比,远在下邳的李贤,他日子过的逐渐滋润起来。

从一介盐丁成长到今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李贤击败了无数的敌人。

如今,新皇继位已满两年,朝中大臣虽然对独揽大权的李贤有诸多不满,可是,他们却敢怒不敢言。

过去的日子里,青州军节节胜利,李贤治下之地从青州、徐州,扩张到冀州、荆州、兖州,这等辉煌的战绩,即便陈留大败也瑕不掩瑜。

军事上的胜利只能说明李贤是一个将帅之才,可是,琅琊地震、冀州蝗灾、兖州水患却让人意识到李贤的治国之才。

短短两年,徐、兖、冀三州之地遭遇天灾**,灾民数十万,可是,在李贤的运筹帷幄下,愣是没有百姓流离失所,这在以往的日子里是几乎不敢想象的事情。

当然,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还是公开选才。

出身寒门的李贤用公开选才的方式同时拉拢了郡望与寒门,博得一片好评。

地方上,新晋士子填补了官员不足的空白,声望上,李贤唯才是举的行为广为人知。

毫不客气地说,放眼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与李贤相提并论的人。

然而,李贤满足了吗?

李贤并没有满足,巡察冀州的陈允已经归返,他带来了万民书,冀州百姓感恩戴德,认为李贤是灭蝗星君……

冀州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可是,兖州的灾情尚未结束。

在李贤的钦点下,徐干负责兖州的民事,受灾的百姓以工代赈,修建堤坝,疏浚河水。

只是,赈灾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重新改道的黄河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绝非三五日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李贤决定往兖州一行,顺便见见韩遂……

五日之后,李贤抵达山阳郡。

徐干闻讯赶来。

李贤没有寒暄的意思,直入主题,道:“伟长,你在兖州已经有些日子了,灾情如何?”

徐干吁了口气,道:“陈留城外一场大水,兖州有二十万百姓受灾,幸而粮秣运送及时,官府救助得力,如今,已有近半百姓陆续返乡”。

李贤微微颌首,在来的路上,他看到数千顶帐篷,灾民们居住其中,不过,有的地方已经空置出来,百姓们正在掩埋垃圾。

“山阳郡地势较高,这里几乎没遭到水患,河水改道之后,不少灾民甚至不愿意回去”

“喔?这是为何?”

“陈留依旧在曹操手中,百姓们不想卷入战火,留在山阳郡,有使君的庇护,他们可以安心劳作”

李贤听罢又喜又忧,喜的是百姓愿意投奔他,这说明他取得了民心,可是,小小的山阳郡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如果外地的百姓也留在这里,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