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452部分

第452部分(1 / 2)

>

曹休就是在徐州军彻底松懈的时候冲出城的。

徐州军已经‘乱’了阵脚,他们没想到,兖州军竟然会连出‘精’骑,措手不及之下,曹休成功逃出。

臧霸闻听之后“勃然大怒”,他使人紧追不舍,并且快马联系青州骑军,希望他们协助拦截。

赵云接报后,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曹休一人双马,彻底抛开了徐州军的追赶。

能否追上?

赵云自己都没有把握。

陈留城下,臧霸勃然大怒,他亲手斩了失职的什长。

高顺、张辽本想问个究竟,可是,看到臧霸的模样之后,他们全都打消了心思。

毫无疑问,臧霸正在气头上。

这时候再去问讯昨夜之事,只会火上浇油。

反正开阳军就在此地,明日再问也不晚。

想到这里,高顺、张辽结伴回营。

城中,曹丕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曹休是否成功逃脱?

没有人知道答案。

适才,开阳军将俘虏、斩获的人马尽数展现,唯独少了曹休,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率先出城的骑军本是吸引注意力的死士,这一点,他们自己也知道。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城外徐州军竟然真将陈留围的水泄不通。

四个方向,骑军尽数落网。

由此看来,曹休只怕也凶多吉少。

曹丕已经打定主意,如果见了曹休的尸首,他一定会决堤为其报仇!

张辽、高顺等人压根没想到,因为臧霸之故,他们竟然逃过一劫。

下邳,一场朝会正在进行。

“启禀陛下,琅琊地震乃上天之警示,请陛下起诏,以定民心!”

天子刘敦心中恼怒,若非太后早有提醒。他绝不会善罢甘休,眼下,他只得寄希望于李贤,“大将军,你意下如何?”

李贤正‘色’道:“琅琊地震,并非陛下之过也”。

“非天子之过,难道是大将军之过吗?”

李贤嗤之以鼻。“如果是我的原因,鄙人自然会给百姓一个说法”。

“大将军果然爽快。自古以来,天灾便是上天对我等的警示,此番,琅琊地震,大将军以为寓意为何呀?”

“琅琊地震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此举,无非提醒我等慎小甚微,防患于未然罢了”

“狡辩”

李贤眉眼一瞪,就要驳斥。

这时候。天子刘敦低声说道诏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群臣无大小,可以上书言明天子之过。

众人大喜,天子虽小,却比李贤懂事的很。

李贤叹了口气。“陛下”。

刘敦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数日之后,群臣上表,直言得失。

天子刘敦下诏:“群僚所言,皆朕之过……”

琅琊地震,以刘敦的罪己诏结束。

不过。刘敦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个灾难已经到来。

这一日,刘敦正在朝会。

忽然,一名官吏脚步匆匆来到李贤身旁。

众人脸‘色’不虞。

李贤示意官吏大声禀告。

“启禀陛下,冀州国渊急报,涿郡已现蝗虫,已有一县受灾”

群臣哗然。

有图谋不轨之辈大为兴奋。他们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将此事大肆宣扬……

刘敦也慌了手脚,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天子,蝗虫之害,他早有耳闻。

每一次虫灾出现,意味着千里饥荒。

“大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李贤朗声说道:“蝗灾并非不可战胜,只要举措得当,必可一绝后患”。

“荒谬,蝗虫一出,遮天蔽日,寸草不生,若有举措,为何不见先人留存?”

李贤知道,文武百官对蝗虫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他们觉得这玩意儿是上天降下的神罚。

既然是神罚,如何抵抗?

只能咬牙承受,至于蝗灾造成的损失,百姓也好,朝廷也罢,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甚至有官吏在朝会上如此宣扬,“陛下,蝗虫乃上天之使者,我等当奉之以庙宇,四时祭祀,如此当可消弭祸患”。

李贤怒发冲冠,“信口胡言,祭奠蝗虫,亏你还想的出来”。

“大将军何出此言,我等为君分忧,有何不妥”

李贤气极反笑,“为君分忧是吧,祭祀蝗虫是吧,要不要打一个赌,如果祭祀蝗虫,依旧为其所害,那该如何是好?”

“这,兴许是祭祀之心不诚,祭祀之物不够丰盛”

“放屁,把你的心挖出来祭祀才够虔诚吗?”

“李贤,你放肆”

“真正放肆的人是你,祭祀蝗虫,只会让百姓心生恐惧,不敢放手灭虫,在我看来,阻挠灭虫之人,不是‘奸’贼,便是逆匪,当杀之!”

那人没想到李贤说杀就要杀,他浑身颤抖不已,忽而一个‘激’烈跪倒在地,向刘敦求救,“陛下,陛下救我”。

刘敦也觉得祭祀蝗虫之人该杀,如果祭祀有效,岂不是说他那这个天子又得承担责任?

“大将军,你有灭虫良策?”

李贤微微颌首。

刘敦大喜,“计将安出?”

真正的历史上,直到玄宗姚崇当政时,才破除了民间对蝗虫的恐惧。

姚崇提出以火焚烧法,大见奇效。

不过,眼下飞蝗尚未成灾,还没到大规模需要放火的程度。

思来想去,李贤不得不斟酌词句,提出另外一个法子:“陛下可令国渊驱赶家禽至飞蝗之地,以观其效”。

刘敦将信将疑,“此计可成?”

李贤又道:“若是蝗灾已成规模,可让百姓在田间燃火,如此也可灭蝗”。

天子尚未颌首,朝中已经有人跳了出来。

“大将军,‘春’秋战国以来,先贤无数,然而,无有一人胆敢直言灭蝗之事,如今,大将军直言灭蝗,下官斗胆,只问一句,若是蝗灾不减,该当如何?”

李贤似笑非笑:“你觉得我该怎样?”

“无他,只要大将军坦承过错即可”

“喔?我有何过错?”

“‘激’怒上天之使,增加百姓之苦,这便是大错”

李贤大笑,“好,我也问你一句,若是蝗灾已除,又该如何是好?”

那人不肯直言,只是狡猾地说道:“若是如此,那便是上天之德,万民之幸”。

听到这里,天子刘敦都觉得嗤之以鼻。

感情出了问题就是李贤的责任,有了好处就是老天爷的赏赐?

李贤摇了摇头,道:“上天自然有好生之德,我只是问你一句,若是蝗灾已除,你当如何?”

那人没想到李贤如此咄咄‘逼’人,当着朝臣的面,他只好梗着脖子说道:“若是蝗灾断绝,下官当自裁已谢上天!”

李贤好整以暇地说道:“好,我记下了,希望不要忘记今日之言”。

那人浑身发冷,不过,只是片刻他便宽慰自己,李贤是在吓他。

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蝗灾可以彻底根除。

李贤如此,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只是,真的如此吗?

李贤自然不打没把握的仗,“请天子制诏”。

适才李贤那番表态,吓坏了其余大臣,蝗灾能否灭绝与他们没有本质的关系,他们可不想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无人阻拦,刘敦微微颌首,道:“制诏冀州太守,着其依李贤之议”。

“喏!”

一场朝会就此落幕。

会后,刘敦将李贤留下。

“大将军,那灭蝗之策真的能够成功吗?”

李贤微微颌首,“千真万确”。

“大将军怎么知道?”

李贤笑道:“幼时曾听先师教诲,所以铭记在心”。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