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449部分

第449部分(2 / 2)

李贤仔细一看,那云朵确实像极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只是看了一眼之后,李贤并没有多想,然而下邳城中的徐庶却笑道“白日见长虹之气,如蟒蛇白蛟贯天而过,祥瑞呀”。

陈宫幽幽一笑,也是叹道“神龙由南往北,岂不正是与使君行踪一致?蟒蛟之像原本就是极其富贵的象征,应该是上天见到大汉中兴有望,这才降下福祉,以护佑我等”。

糜竺是个直‘性’子,他哈哈一笑,“天降神迹,正好利于我等大收人心,一会儿传将出去,好让百姓知晓,这大汉是有上天护佑的”。

徐庶击掌笑道“妙极妙极!”

下邳城内发生的一切,李贤自然并不知晓,策马奔驰了两个时辰,他终于在日落之前来到了青州武阳城。

如今,城内有人口三万,是青州地区有数的大城。

李贤此次出行,与胡庸的背矛军同行,臧霸的开阳军紧跟其后。

距离武阳城城不过三里地的时候,城头就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一队队手持弯弓的军士迅速的立在城头,紧张的望向南方。

南方,是李贤出现的地方。

骑军速度极快,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三里的路程便是转瞬即逝。

此时武阳城‘门’紧闭,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作为青州刺史,这种叫开城‘门’的任务自然不需要亲自施为,稍一示意,胡庸便纵马向前,大声唤道“某乃大汉平北校尉胡庸,城上何人,为何不开‘门’迎我入城!”

城上噪杂许久,片刻之后才有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站出身来,回应道“我等为武阳守军,自然要为武阳安危负责,除非拿出天子手诏,否则一概不得入城!”

胡庸大怒,正待喝骂,却忽然听到李贤平静的说了一句,“青州刺史,这个地位够吗?”

那络腮将军一脸惊讶,他迟疑一番,当即利落的说道“原来是使君亲临,恕小将冒犯,还请使君稍待片刻,末将这便使人开‘门’。”

李贤不置可否。

到了李贤的地位,如果任何一桩事情便勃然大怒,到头来只怕累死也没有尽头。

须臾,吱嘎嘎,吊桥升起,武阳城的南‘门’缓缓打开了。

此时,城中守将满头冷汗,快步上前,嘴里道:“使君恕罪,刘杨他不知轻重,不识使君,还请使君莫怪”。

李贤摇了摇头,道:“刘杨尽忠职守,何罪之有?”

守军擦了擦冷汗,愣了片刻,又连连颌首:“使君‘胸’襟宽广,末将佩服”。

“嗯,起来吧,天子车驾正在后头,快快使人准备一些解暑之物”

“喏!”

李贤一行在青州武阳休整,兖州,曹‘操’却面临着抉择。

袁绍信使款款而谈,道:“使君,李贤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忠不义,人人得而诛之!”

曹‘操’没有擅做评价,嘴里道:“袁本初现在何处?”

“使君应该正在泽幕城下”

“依你之见,泽幕城几日可下?”

使者伸出三根手指,道:“三日足矣!”

曹‘操’一拍桌案,嘴里道:“好,三日之内,只要泽幕易主,我便与你同去!”

使者眉飞‘色’舞,他说的口干舌燥,终于等来了曹‘操’的承诺:“如此,使君且敬候佳音!”

曹‘操’不置可否。

须臾,袁绍使者告辞离去。

曹‘操’将麾下文武大臣唤到跟前,嘴里道:“袁绍想‘诱’我出兵,讨伐李贤,你们认为如何?”

荀旗帜鲜明地反对:“使君不可出兵,天子正在下邳,出兵徐州,我们岂不是成了‘乱’臣贼子?”

曹‘操’皱起眉头,一言不发。

每一次,荀都会因为天子刘协的事情与曹‘操’争辩,今日,依旧不同。

幸好,曹‘操’早就学会了装聋作哑,他置若罔闻,仿佛没有听见。

曹仁摩拳擦掌,道:“主公,李贤主力北上,徐州空虚,正是大好时机呀”。

“高顺、张辽所领兵马正在徐州,若想进击下邳,须得与人马过过招”

曹洪不屑一顾:“手下败将而已,何足挂齿?”

“话虽如此,可是,高顺、张辽强悍,又得李贤相助,若是硬碰硬,我方定会有所折损”

“哪有全无折损之战事?”

“好了,别嚷嚷了,奉孝,你有何高见?”

。。。

第七百零四章毒计

徐州琅琊发生的地震造成了近千人的伤亡,震后,李贤第一时间调派粮秣赈灾。复制网址访问

随同粮秣一同抵达的还有天子免税的诏令。

免税意味着未来,及时运抵的粮秣意味着生存,而大批的军卒抵达灾区,意味着秩序。

李贤三项举措一出,受灾的百姓顿时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在以往的岁月里,真正夺人性命的并不是自然灾害,而是灾害之后的**。

官府赈灾不力导致百姓无法生存,绝望之下,百姓揭竿而起,成为四处流窜的流民,蚁贼一般的流民烧杀劫掠,造成了更多损失,这便是古人“闻灾色变”的恶性循环。

李贤穿越而来,自然不会让悲剧重演,于是,琅琊地震成了李贤彰显手段的表演。

在此之前,军队、官府从未配合得如此默契。

灾民有了奔头,自然不愿生事,这让心怀叵测之辈大失所望。

琅琊地震,兖州也有震感。

只不过,曹操刚刚得到消息,还没来得及施展阴谋,接连不断的消息便传了过来:琅琊郡内到处都是郡兵,他们将灾民集中管理,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赈济粮秣,更令人叫绝的是,李贤竟然免去了灾区的税赋,此招一出,灾民拥护之情更为高涨。

曹操听罢,阴沉着脸,半晌之后方才叹气说道:“治民、治军,我不如李维中!”

郭嘉本想劝慰一番,可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像曹操这般枭雄,极为自负,有时候劝解之言,反而会适得其反。

与其这样,倒不如保持沉默。

不过,郭嘉毕竟是鬼才,只是片刻他就想出了转移话题的法子,“听说江东出兵五万正在猛攻丹阳。主公觉得孙权可以成事否?”

曹操皱起眉头,嘴里道:“丹阳守将是于禁吧,于文则守成有余,丹阳城不会丢的”。

“江东兵马远远不止五万,如果孙权发兵十万,于文则是挡不住的”

曹操很是惋惜,“只可惜。孙权不会那么傻”。

“主公是觉得孙权识破了我们的借刀杀人计吗?”

“江东人才济济,就算孙权失去理智。周瑜周公瑾也不会让他如愿的”

曹操分析的鞭辟入里,郭嘉深以为然。

刺杀孙策,栽赃李贤,使得江东、徐州反目成仇,这本是一招妙棋,可是,现在看来,江东的战事不会无休止的夸大。

指望李贤分兵江东,缓和兖州的压力。看来已经行不通了。

郭嘉略一犹豫,又说出了一个坏消息:“主公,适才细作来报,说那孙尚香已经回到了江东”。

曹操矗立在舆图之前,深深地叹了口气,“看来,江东也乱不了多久了”。

“孙尚香不过是一介女流。她可以影响江东的战事吗?”

“奉孝,真正左右战局的还是孙权、李贤,难道你没看出来,李贤跟孙权根本就不想扩大战事吗?”

郭嘉吸了口气,“主公是说,江东军的规模以及主将?”

“不错。如果孙权一心北伐,早已经亲征丹阳,又何必让韩当出手,即使孙权走不开,黄盖一向好战,让他出征便是,为何把他打发到了交州?”

郭嘉大为敬服。“主公深谋远虑,奉孝佩服”。

曹操并未点破,以郭嘉之才,岂会看不透这些?

对方之所以故作不知,只怕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罢了。

郭嘉用心良苦,曹操很是感动,“奉孝,若事不可为,你可与子恒一道退往汉中,张鲁志大才疏,绝不会拒绝你们……”

郭嘉脸色大变:“主公何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