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已经出离的愤怒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可城池还是没有拿下,是益州军强?还是说汉中军弱?
能够坚持这么久,吴兰自己都觉得意外。
“弟兄们,好样的,使君已经在回援的路上了,只要我们再坚持下去,败的一定是张鲁!”
危急关头,吴兰胡吹大气。
只要能够让军卒支撑下去,便是胡扯几句又算什么?
信口开河的吴兰压根没想到,刘璋的大军真的要到了。
十里外,刘璋的探马已经探得消息,说白水城依旧还在坚守。
刘璋闻听之后眉飞‘色’舞:“哈哈,吴兰真是好样的,快,传我军令,大军即刻开拨,此战过后,我要重重有赏!”
“喏!”
汉中军的厉害之处,刘璋深有感触,吴兰能够坚守白水城而不失,已经算是难得的干将了。
刘璋甚至暗自庆幸,幸亏他慧眼识人,将吴兰安置到了白水城,否则的话,汉中军早已经深入益州腹地!
吴兰真的已经豁出了‘性’命,他手持一杆长枪,玩命一般往前刺杀,一个黑瘦的汉中军卒刚从云梯上爬过来,只‘露’出半个头颅,可没想到寒光闪闪的枪头便在第一时间刺来。
军卒躲闪不及,中枪而亡。
吴兰却没有半点喜‘色’,城下的兵马太多了,他们像蝗虫一样攀附城墙,又像蛮牛一样冲撞着城‘门’。
白水城的城‘门’是十多年前打造的,虽然坚固,却不是纯铁铸就。
“咚咚”,撞击城‘门’的声音不绝于耳,吴兰脸‘色’铁青,他知道,城‘门’绝对抗不了多久。
城‘门’一破,这白水城可就守不住了。
能够坚守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可吴兰就是不甘心。
可从一个普通军卒爬到今日的位置,吴兰足足用了三十八年,三十八年的奋斗呀,难道就要毁在今日?
不,绝不!
可是,谁能来救救白水城?谁来救救这满城的百姓?
五里外,刘璋让辎重兵矩阵而守,他领着三营人马直奔城池。
“张”字大旗之下,张鲁面沉如水,他怒哼一声,就要再度调兵遣将,忽而,耳畔传来一阵告急声。
“报,使君,五里外发现大股兵马,他们打着益州军的大旗,看样子应该是刘璋的人马!”
刘璋这贼子来了?张鲁分不清自己心里一闪而过的那是喜悦还是恐惧,他强作镇定,道:“益州军有多少人马?”
“看样子在六千上下,后头还有一支车队,不过却没有跟上来”
“什么车队?”
“应该是辎重,人数三千上下,在依阵而守”
“点齐大军,与我会会刘璋!”
“喏!”
“咚咚”的鼓声响起,张鲁兵分两路,一路围城,另一路迎击益州军。
城头‘激’战正酣,不过吴兰敏锐地察觉到敌方的攻势好像减弱了不少。
趁着没有敌军跃上城头,吴兰打量了一番敌军营地,适才那黑压压的中军大部人马竟然不见了,人呢?
难道说援军已至?
顾不得真假,这时候鼓舞士气顶住攻击才是最要紧的!
吴兰当机立断,口中呼喝:“援军来了,贼人无暇全力攻城,弟兄们,随我杀贼啊!”
城上参与厮杀的,如今多是些伤卒、家丁,他们原本只是凭借一股悍勇之气在厮杀,慢慢的,经过惨烈的搏斗,那些武艺稀松、运道不佳的汉子如大‘浪’淘金,接连死去,而活下来的军卒多数都是身强力壮,会上几手的壮丁,他们在生死之前学会了很多保命的手段,愣是凭借地势与汉中军杀了个旗鼓相当。
如今陡然听闻援军来助的喜讯,城头顿时欢声雷动,众人齐呼:“杀贼!”
。。。
第六百七十八章益州军的改变
一时之间,汉中军的气势竟然完全被白水城的守军压制住了!
这他娘的算什么事情!
汉中大将杨昂没想到刘璋竟然来了。
眼瞅着白水城就要破了,可援军一来,守军的气势又高涨起来。
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
“咚咚”,冲撞城‘门’的那伙人依旧在卖力地喊着号子。
城上的防御器械都已经消耗殆尽了,只要撞开城‘门’,先锋冲入城中,那这城池也就陷落了一半了。
想到这里,杨昂亲自擂鼓,道:“撞城‘门’!多城池!”
“杀、杀、杀”,汉中军有节奏地呼喝起来,声‘浪’渐渐盖过了乡民的欢呼声。
吴兰知道,决定战事成败的关键还在与来援的兵马能否击败张鲁拦截的兵马及时赶到。
如果两军相持不下,这白水城一样玩完。
守军所有的潜力都已经压榨出来,再拖延下去,并会崩溃!
白水城外二里,益州军与汉中军列阵相对。
益州军采取的依旧是三层阵列,刀盾兵在前,长枪兵在后,弓箭手殿尾。
战场是一片方圆十数里的开阔地,四下里一望无际,一马平川,最适合两军对决。
谁也不必担心从哪里突然杀出一股伏兵出来,只要从正面堂堂正正地击败对手,那就大局已定。
刘璋远望汉中军军,数年不见,对方的实力又膨胀了数倍,而‘精’悍之气有增无减。
清一‘色’的甲胄看上去好像火焰一样的‘浪’‘潮’,刘璋没想到张辽竟然有这么大的手笔,竟然给麾下的军士装备的这么齐整。
双方各自进入到了‘射’程之内,没有寒暄,没有将领捉对厮杀,只有冰冷的箭矢在相互试探着‘射’程。
相对于汉中军,益州弓手的‘射’程更远,这是因为刘璋特意从青州购买了一批军械,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
青州的长弓,没有风的情况下,‘射’出一百一十步轻轻松松,逆风而行,也足以‘射’出九十步开外。
张鲁第一次见到‘射’程这么远的弓手,他绷着脸,道:“刘璋这厮哪里的利器,张卫、张元,你们各领两千人马给我从两翼包抄,我们兵分三路,杀他个落‘花’流水。”
“喏!”
既然远攻不占上风,那就近战,张鲁不相信自己的兵马胜不了益州军。
在张鲁的印象中,益州军并非强军。
再者,长枪兵虽然近战无敌,可侧翼却是最大的弱点,只要有一支人马从侧翼围拢过去,绝对可以出其不意,大获全胜。
寒风凛冽,箭如雨下。
双方人马你来我往,黑压压的箭矢在空中呼啸着落下。
一柄又一柄硕大无匹的巨盾顶了起来,汉中军的箭矢力道不足,落到铁盾上只发出“咄咄”的声响,没能带来太大的伤害。
刘璋心中窃喜,银钱没有白‘花’,青州的军械果然是‘精’品。
眼下,重金打造的刀盾兵在抵御弓矢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即使有三两支箭矢透过缝隙‘射’到了益州军的身上,可却也被军卒身上那厚实的甲胄耗去了绝大多的力道,真正能给人带来的伤害寥寥无几。
反观汉中军这边儿,益州军装备的长弓劲道十足,箭头又是特意打造的,穿透力极强,一旦‘射’中,多是非死即残的惨况,而且汉中军甲胄简陋,难以抵挡强弓。
三轮齐‘射’过后,益州军死伤不过百,而汉中军已经过了五百之数。
如果两军这么对‘射’下去,最后获胜的一定会是益州军。
然而,张鲁竟不是坐以待毙的傻子,他第一时间使人两翼包抄。
敌军变阵分兵,刘璋立在马上看得清清楚楚,他不知道张鲁打了什么算盘。
不过,刘璋不以为意,他传令给严颜,让他全权负责战事,不必有任何顾虑。
得了刘璋吩咐,严颜当即放宽了心,临阵指挥,最怕的就是主将过分干预,须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唯有当机立断才是取胜之道。
“传令给吴懿,让他领本部人马,务必守住大阵左翼,莫让贼人钻了空子”
“喏!”
“传令李严,让他死守大阵右翼,不可懈怠!”
“喏!”
一条接一条的军令在极短的速度内传达了出去,益州三营人马在第一时间动了起来。
吴懿领着两千人马在左翼,严阵以待,李严领着两千人马在右翼,中军有严颜的两千人马。
两军对决,硬碰硬的作战,拼的就是军卒装备、士气,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张鲁兵马虽多,却没有多少悍将,反观益州军,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