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甫一开始,女人还能发出几声痛呼,可到后来,隐秘的所在分泌出汩汩的流水,竟是隐隐生出了几丝飘飘欲仙的感觉。
势大力沉的冲撞足足持续了一刻钟的功夫,刘备陡然发出一声怒吼,将所有的精华注入了女人体内。
这时候,女人浑身淤青,妙处更是红肿一片,连举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在她的眼角,几滴未干的泪水滑落在地。
刘备所有的愤懑不甘似乎都随着那声怒吼宣泄一空,他重新恢复了往日里冷静,嘴里道:“我会想法子给你父兄安排份差事,这些日子,你就好生在府内修养身子吧。”
说罢,刘备扬长而去。
女人眼中露出一股说不出是喜还是恨的神彩,她叹了口气,披了件衣裳,使人准备了热水。
沐浴,热水洗掉的只能是外表的脏物,可停留在心头的那些龌龊,却怎么也清洗不掉。
清泪,不知不觉挂满了脸颊。
百步开外,关羽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自家兄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染上这个怪癖的。
为防消息走漏,对刘备不利,每到这个时候,关羽都会驱散卫卒,自己亲身卫护。
屋内的惨叫,每一次都让关羽心头惨然。
大兄变了,真的变了。
张翼德效力李贤之后,刘备便多出一股暴虐的情绪。
关羽记得很清楚,有几夜,他甚至听到彻夜的惨叫。
若非事后关羽亲自安慰,说不定刘备的妾室真会作出什么傻事。
翼德,桃园三结义难道都是幌子吗?你为何背板了兄弟誓言?
忠义两个字,这是支撑关羽活着的信念,他无法理解张飞的做法,如果战场相遇,他也定然不会留情。
想到这里,关羽意兴阑珊地叹了口气,无限萧索。
。。。
第六百二十七章倾巢来犯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氏,因战国时河北涿郡隶属燕国,因而,张飞时常自称燕人张翼德。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义结兄弟,成为生死之‘交’。
刘备隐忍善谋,关羽急公好义,张飞猛不可当,三人合力,当即闯下偌大的名头。
若不是李贤横空出世,坏了刘备的好事,此时,刘备已经坐拥徐州之地,成一番威名。
地盘丢了可以再夺,兵马没了可以重新招募,可是,结义兄弟拒不相投,这该如何是好?
刘备深恨李贤,若不是此人用计害了孔融,栽赃嫁祸于他,张飞又何必留质于青州。
如果张飞不在青州,刘备左臂右膀有若神助,又哪会沦落到今日这般凄惨的地步?
说来说去,刘备都觉得自己没有错。
是李贤无耻在先,张飞无义在后!
刘备痛恨李贤,痛恨张飞,觉得天下人都辜负了他。
不过,在关羽面前,刘备从未流‘露’出类似的心思。
越是如此,关羽越是觉得张飞不够义气。
虽说刘备有错在先,可是,长兄之错不为错,作为兄弟,关羽觉得张飞不应该记恨在心,否则的话,便有违忠义这两个字。
只可惜,熟读《‘春’秋》的关羽却不懂张飞的痛楚。
那一日,李贤重兵围困,若非张飞‘挺’身而出,刘、关二人早已经沦为阶下囚。
毫不客气地说,是张飞牺牲自己,这才成全了刘、关二人。
本以为刘备逃出之后,一定会想法设法洗清嫌疑,救出为质的三弟,可是,张飞等了又等,只等来刘备劝他逃遁的书信。
自由?
自始至终李贤都没有限制张飞的自由,说到底,一直是张飞自己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李贤守信,因为张飞的缘故,他放了刘备、关羽,同样,在真相大白之前,张飞不会独自逃生。
正是因为心的那份坚持,张飞才放弃遁逃,也因为此时,张飞与刘备的隔阂才越来越大。
张飞秉‘性’耿直,错的是错的,对的是对的,刘备迟迟不肯表态,这让他很是失望。
一年,两年,三年,时间一直过了五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了解一个人。
张飞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一直嗤之以鼻的李贤竟然有如此本领。
嚣张无的曹‘操’如何,还不是说败败?
四世三公的袁绍又怎样?幽州、并之地尽归李贤之手。
与李贤起来,刘备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完全不得台面。
张飞骨子里终归流淌着战斗的血液,长时间的闲置过后,他心情低落,颓废暴躁。
直到有一天,张飞征得李贤的许可,征讨曹‘操’。
虽说张飞没有统领兵马,只是孤身一人,可是,在血脉贲张的战场,张飞却找到了久违的感觉。
窗棂外几只不知趣的蛐蛐正唧唧歪歪的叫个不停,书阁内通红通红的烛火在风轻轻的摇曳着,借着烛光,李贤在凝眉苦思。
作为穿越过来的人儿,李贤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地位,说白了,他是个强大的‘乱’臣贼子。
如果青州军能够一直胜下去也罢了,没有人能够对李贤指手划脚。
反之,若是青州军突然败了,李贤一定会横遭不测。
毫不客气地说,李贤的一切都与他手强大的军力密不可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自古皆然。
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李贤终于长吁一口气,狠狠地掷笔而出。
翌日一早,李贤便书天子。
“当今天下,大‘乱’将起,青州虽然地广物博,可是,人均钱粮却不多。土地的拓展需要充足的士兵以及英勇的将领,当然,更需要有足够的钱粮;钱粮的获取则需要百姓富足,要想百姓富足要休养生息。由此来看,土地、钱粮的多寡与百姓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百姓生活安康,国家才会强盛……”
看到这里,天子刘协不禁微微颌首,李贤能够明智的看到这一点,而不是盲目的穷兵黩武,这说明李贤还算一个可造之材。
越是如此,刘协越是心头黯然,李贤如此,何时才是刘协的机会?
拒绝是不能的,刘协只能同意施行,看一看这法子到底有多少可行之处。
“来人呐,去把董承唤来”刘协负手而行,恰似闲庭游步。
董承虽未限制,可是,在李贤势力为主的朝廷却并未得到重用。
此次,刘协决定问计于董承。
甫一见面,刘协开口说道“这是李贤想到的利民举措,你先看一看”。
董承应了一声,旋即展开布帛,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越往下看,他的眉‘毛’抖的越快“陛下,不得不说,李贤想法之新颖,简直闻所闻问,此等思妙想如果能够顺利实施,那对我大汉绝对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嗯,说的有理。不过依你之见,这举措究竟有几分的可行‘性’?”
“再好的政策也离不开人,只要执行政策的人选好了,当有七成的把握!”
刘协吸了口冷气,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把握。
如此看来,李贤此举简直不可阻挡。
董承又道“陛下没有看到这一条吗?若是群臣心有疑问,可以划出一地作为试行之地,奖生育,促民生,推教育,求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一条,难道陛下还不明白吗?”
这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
刘协当即明白,“也罢,既然如此,倒不如答应的爽利些!”
“也好!”
“传朕口谕,李贤所言深得吾心,休养生息一事一切全凭李卿处置”
发出这道旨令之后,刘协整个人都瘫软下来。
李贤越强,刘协便越觉得自己卑微,他从未如此迫切过,若是李贤失败了,那该多好?
江水涛涛,凉风习习,立在战船的最前端,刘表手指南方,嘴里道“对岸的青州军有多少人马?”
黄忠沉着脸,一字一句的说道“回使君,隔河相望,并无一人,既没有营盘大寨,也没有旌旗华盖”。
手指在战船的木制护栏颇有节奏的敲了敲,刘表又问,“可派了探马?”
“早已派出,只是无人回报”
刘表不屑,“定是青州军的诡计,想‘诱’我贸然出击,我偏不遂他心愿”。
左右皆赞“使君一猜即”。
“算了,左右无事,我想去前方看看虚实”,刘表的战船本来在水师的最央。此时得了刘表吩咐,水师的大小船只便向两端分开,留出一条宽敞的水道以供大船行驶。
楼船下有三层,每一层都载有三百名军士,在楼船的最高处,立着一杆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好不威风。
近了,更近了,等到距离南岸不过五丈远的地方,刘表终于命人停下了楼船。
仔仔细细的往南岸看了好久,刘表回神问道“可以岸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