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381部分

第381部分(1 / 2)

>

公孙瓒已经死了,袁氏对待乌桓很是友善,拉拢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滋扰?

直到那汉子找到族长,由族长宣布举族迁徙的消息之后,乌桓部落的部众们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温顺的汉人像牛羊一般,十多年来,他们的军马从未踏上这片茫茫无际的草原。

去岁,部落中的勇士在蹋顿的蹿啜下加入了南下滋扰的行列,那一次,勇士们所获颇丰。

据说,汉人们忙着占据辽东的土地,无暇顾及这里。

怎么一年不到,懦弱的汉人就敢出关了?

由于兀杨部落与蹋顿走的很近,之前更是与蹋顿部勾结强占了鲜卑人的草场,因而,青州军将其作为报复的目标。

此番,听闻汉军列阵而来,兀杨的头人当即明白了,汉人这是来报复了!他们击败了蹋顿的铁骑,乘胜追击而来。

虽说,开‘春’的时候兀杨并没有派出军马跟随蹋顿出征,可之前,兀杨部落毕竟做过蹋顿的帮凶,汉人找上‘门’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匆忙间,兀杨的头领甚至连聚集兵马与汉人决一雌雄的勇气都没有,在他想来,能够打败蹋顿的兵马一定不是等闲之辈,况且,若是汉人势弱,又怎么敢追杀出关外,追到这里来?

汉人定是有恃无恐!

兀杨的头领不打算拿族人的‘性’命来冒险,反正汉人补给困难,他们早晚要回到城池,回到关内去,那时候,失去的草原依旧可以夺回来。

但是,倘若兀杨部落的与汉人厮杀,折损过多,那最后获利的就可能是其它的部落了。

相对于汉人,兀杨的头领觉得其他部落更加危险。

于是乎,在汉人的军马抵达之前,兀杨阖族上下五百户人家便离开了。

携老带幼,又有众多的牛羊做累赘,因而兀杨部落行进的十分缓慢。

据说,汉人的骑军稀少,仅仅是些步卒。

对付步卒,兀杨的头领更有心得,只要避其锋芒就可以了,反正汉人无马,追不上来!

就这么北上行进了五十里路,一道蜿蜒盘旋的河流挡住了去路。

族人们累的紧了,余里耶觉得休整一下也无所谓,反正汉人还在几十里开外。

原本行进当中,‘妇’孺老幼们还能挨受得住,此番,一经休整,众人当即觉得疲倦涌上心头。

有的人在叹息那片来之不易的草场,有的人在懊恼什么物品拉在了家中……

忽而,一阵黑压压的箭矢腾空而来。

“敌袭!”

凄厉的叫声响彻云霄。

余里耶惊回首,只见大队大队鲜卑人打扮的骑军正渡水而来。

“怎么回事,鲜卑人怎么会跟汉人一道杀了过来,这是巧合吗?”

“我是余里耶,不知道是哪位将军在此?我们兀杨部落一向与鲜卑‘交’好,此番莫不是有了什么误会?”

余里耶一开始还中气十足,可慢慢地,当他看到鲜卑人身后飘扬的那面汉字大旗之后他完全惊讶了。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

鲜卑人怎么打起了汉人的旗帜?

“别他娘的废话了,想活命的话,就让你们部落的男丁们尽出出列,若是想作死,只管反抗,某家的大刀可是饥渴难耐的很”

说话的正是田楷,他领着一百名鲜卑骑兵堵住了兀杨部落的北上之路。

至于其他的鲜卑骑兵,全都是青州军假扮的。

余里耶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在他眼前的一千名鲜卑铁骑完全是外强中干,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刚刚学会起马。

鲜卑人能征善战,一千名骑军,绝对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别的不说,只是五百骑军就可以将兀杨部落屠个干净了,即便部落的勇士们竭力反抗,也逃脱不了这个下场。

后有追兵,前有堵截。

怪不得汉人追的不紧不慢,原来他们早有准备。

虽说余里耶不明白为什么鲜卑人会跟汉人搞到一处,可眼下的形势再明白不过。

投降,亦或者死。

余里耶不想死,他麾下的部众们更不想死。

当整整三百六十名成年丁口被拘禁做一处的时候,余里耶知道,他必须征求汉人统领的原谅,这样的话,他们的部落才有生存的希望。

三个时辰之后,兀杨部落在一千名青州军卒的看押下进入了柳城。

击杀蹋顿之后,太史慈将柳城据为己有,军令、政令皆由此发出。

余里耶见到了太史慈,这位汉人中的赫赫有名的大将。

甫一见面,太史慈便开‘门’见山:“兀杨部落的生死存亡都在你的一念之间,我只问你,愿意归降吗?”

余里耶大声叫道:“愿意归降。”

太史慈微微轻笑:“既然愿意归降,那你们部落的勇士们便要为大汉征战,在此之前,你们的‘妇’孺们需要在我的视线之内,这么说,你明白吗?”

余里耶脸‘色’大变,这就是拿整个部落的前途来威胁他呀。

除非余里耶打算放弃全部的妻‘女’,不然他只有为大汉卖力了。

许是看到了余里耶脸上的不忿之意,太史慈又解释道:“使君有言在先,只要兀杨部落为我大汉征战十年,十年之后,他便还你们自由”。

小說网

。。。

第六百一十章初见成效

自由?

草原上弱‘肉’强食,弱小的部落必须依附于强者,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访问:。

此时,汉人击败蹋顿的消息已经传来,能够击杀乌桓中的最强者,这说明汉人实力惊人,依附这样的实力,兀杨部落没有任何抵触心理。

太史慈恩威并施,进一步打消了兀杨部的戒心,“使君已经订下了规矩,只要兀杨部肯为大汉出战,你们所得的战利品,青州只取一半,剩下来全部归你们自己所有,而且,劫掠过来的人丁你们可以自由分配,为奴为婢,悉听尊便,若是可以,你们甚至可以驱使奴隶为你们征战,战功不菲者,可在幽州、冀州获田百亩。”

一半的战利品!百亩良田!相对于刻薄的蹋顿,汉人显得很是慷慨。

即便心中觉得不妥,可是,对于财富、人丁的贪婪还是战胜了那份谨慎,当然了,眼下的余里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愿意为大将军效劳”

效力十年,听上去并不长久,可是,对于草原部落而言,这几乎是一代人的黄巾岁月。

十年之后,部落中的男丁还不知道能够剩下几个人,余里耶心中黯然,不过想到太史慈许诺的‘诱’饵,他又有些蠢蠢‘欲’动。

人丁、财富,这都是族丁部众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之前,只是缺少武器盔甲,所以才收敛很多,若是有汉人的军械相助,只要不是与鲜卑的大部落敌对,余里耶有信心取胜。

成功收编了第一支乌桓部落,太史慈显得很是开心。

这才叫以夷制夷!

眼下,李贤虽然贵为州牧,麾下更掌控三州,然而手中可供驱使的兵马却有限。

各地的郡兵虽说也有近万人,可势力‘混’杂,李贤懒得去纠缠。

与其争夺那些郡兵的指挥权,倒不如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嫡系人马。

八旗制度,用在游牧民族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李贤明白,只要确保己身势力不断壮大,纵使外族生出异心也干扰不了大局。

有了兀杨部落,可谓成功踏出了第一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