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341部分

第341部分(2 / 2)

没能将青州骑军一网打尽,固然有些遗憾,可是,坐拥八万大军的袁绍,却有信心击败任何敌人。

冀州军兵锋之盛,举世闻名,而相较之下,李贤的青州军却一直走精兵路线。

先锋军与开阳军、背矛军合起来也不过四万兵马,即便算上赵云的骑军,天子的两千亲军,也不过四万五千人,这个数字与袁军对比,少了接近一半。

悬殊的兵力意味着青州军不可以犯错,一旦犯错,青州、徐州便面临万劫不复的境地。

今时不同往日,公孙瓒已死,除了顶住公孙度的数千骑兵意外,袁绍得以抽调八成的主力南下。

数年来,袁绍一直谋划南征,只是多次未能如此,这一次,袁绍誓要灭掉李贤,为冀州军洗刷落败之耻。

一场恶战,即将来临。

青州,李贤所领大队兵马往北而行。

沿途间,一座座直立竖起的坞堡代替了之前的庄园。

有的坞堡已经燃起了炊烟,而有的坞堡却在热火朝天地建设。

天子刘协在马车中憋闷的久了,他忍不住探出头来。

此时,引路的屯长志得意满地笑道:“使君厘清黄巾之后,青州已经许久未遭匪患了,便是泰山贼寇都不曾过来叨扰”。

刘协很是纳闷:“既无匪患,何必劳民伤财,建造这些坞堡?”

屯长看了刘协一眼,抱拳道:“陛下有所不知,使君常言,居安思危,眼下,青州虽无战事,亦无贼寇,可是,谁能保证青州永无贼寇?此时,建造坞堡,便可有备无患”。

左一个使君,右一个使君,刘协听得很是不爽,他忍不住追问道:“建造坞堡所耗钱粮从何而出?”

“使君轻徭薄赋,境内乡民很是感激,这坞堡是大户出资出粮,百姓出工出力打造而成”

世上竟有这种事情?

在关中的时候,刘协听多了官府征收重税,百姓苦不堪言的事例,到了青州,以为李贤也不例外,现在看来,却压根不是这样!

李贤轻徭薄赋,百姓投桃报李,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一段佳话?

刘协本想揪住李贤一个小辫子,谁曾想,竟然听到这般说辞。

由此可见,李贤在青州拥有极高的声望,若想扳倒他,须得从长计议。

不该是这样呀,天子尚未掌权,百姓便过的如此滋润,这岂不是让百姓只知州牧,不知天子?

一时之间,刘协的心情极差。

。。。

第五百五十章议事

一直以来,刘协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大汉天子。

身为天子,必须掌权,否则的话,‘奸’臣‘弄’权,百姓肯定过不上好日子。

刘协认为,过去的几十年,正是因为天子大权旁落,权臣‘操’‘弄’朝纲,所以才使得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其实,州牧割据也好,暴民谋反也罢,这一切的一切,只要他重掌大权,一定可以彻底扭转。

取代李贤,刘协有信心让麾下臣民过上好日子。

可是,徐州、青州的乡民却让颠覆了刘协的观感。

官府轻徭薄赋,百姓感恩戴德。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贤做的足够好。

刘协甚至有一种自叹弗如的念头。

不过,在董承的长期吹捧下,刘协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点:李贤是窃权之贼。

既然是贼,李贤做的再好,也都是枉然。

刘协很是纠结,如何才能扭转局势,让百姓对李贤生出厌弃之心,转而崇尚天子?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无比。

待在封闭的马车中,刘协额头生汗,他脑中冒出无数个念头,可是,不及片刻,又被他自己全部推翻了。

李贤可以冒险,可以失败,刘协却不可以。

李贤败了,还有数万大军做依靠,刘协若是败了,能有什么凭仗?

两千名亲卫军?

刘协自己明白,相对于青州军主力而言,两千人的规模太小了。

既然不能冒险,那么只能从长计议。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蓝蓝的天幕像一个巨大的罩子,淡淡的云雾点缀其上。

打马奔驰在原野上,李贤好像看到一朵奇特的云儿由南向北拉成了一道长长的白线,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喷气式飞机,所有的一切绝对是原生态的。

“看,使君,神龙向北,尾扫天际!”陈登忽然出言叫道。

李贤仔细一看,那云朵确实像极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只是看了一眼之后,李贤并没有多想,然而下邳城中的徐庶却笑道“白日见长虹之气,如蟒蛇白蛟贯天而过,祥瑞呀”。

陈宫幽幽一笑,也是叹道“神龙由南往北,岂不正是与使君行踪一致?蟒蛟之像原本就是极其富贵的象征,应该是上天见到大汉中兴有望,这才降下福祉,以护佑我等”。

糜竺是个直‘性’子,他哈哈一笑,“天降神迹,正好利于我等大收人心,一会儿传将出去,好让百姓知晓,这大汉是有上天护佑的”。

徐庶击掌笑道“妙极妙极!”

下邳城内发生的一切,李贤自然并不知晓,策马奔驰了两个时辰,他终于在日落之前来到了青州武阳城。

如今,城内有人口三万,是青州地区有数的大城。

李贤此次出行,与胡庸的背矛军同行,臧霸的开阳军紧跟其后。

距离武阳城城不过三里地的时候,城头就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一队队手持弯弓的军士迅速的立在城头,紧张的望向南方。

南方,是李贤出现的地方。

骑军速度极快,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三里的路程便是转瞬即逝。

此时武阳城‘门’紧闭,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作为青州刺史,这种叫开城‘门’的任务自然不需要亲自施为,稍一示意,胡庸便纵马向前,大声唤道“某乃大汉平北校尉胡庸,城上何人,为何不开‘门’迎我入城!”

城上噪杂许久,片刻之后才有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站出身来,回应道“我等为武阳守军,自然要为武阳安危负责,除非拿出天子手诏,否则一概不得入城!”

胡庸大怒,正待喝骂,却忽然听到李贤平静的说了一句,“青州刺史,这个地位够吗?”

那络腮将军一脸惊讶,他迟疑一番,当即利落的说道“原来是使君亲临,恕小将冒犯,还请使君稍待片刻,末将这便使人开‘门’。”

李贤不置可否。

到了李贤的地位,如果任何一桩事情便勃然大怒,到头来只怕累死也没有尽头。

须臾,吱嘎嘎,吊桥升起,武阳城的南‘门’缓缓打开了。

此时,城中守将满头冷汗,快步上前,嘴里道:“使君恕罪,刘杨他不知轻重,不识使君,还请使君莫怪”。

李贤摇了摇头,道:“刘杨尽忠职守,何罪之有?”

守军擦了擦冷汗,愣了片刻,又连连颌首:“使君‘胸’襟宽广,末将佩服”。

“嗯,起来吧,天子车驾正在后头,快快使人准备一些解暑之物”

“喏!”

李贤一行在青州武阳休整,兖州,曹‘操’却面临着抉择。

袁绍信使款款而谈,道:“使君,李贤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忠不义,人人得而诛之!”

曹‘操’没有擅做评价,嘴里道:“袁本初现在何处?”

“使君应该正在泽幕城下”

“依你之见,泽幕城几日可下?”

使者伸出三根手指,道:“三日足矣!”

曹‘操’一拍桌案,嘴里道:“好,三日之内,只要泽幕易主,我便与你同去!”

使者眉飞‘色’舞,他说的口干舌燥,终于等来了曹‘操’的承诺:“如此,使君且敬候佳音!”

曹‘操’不置可否。

须臾,袁绍使者告辞离去。

曹‘操’将麾下文武大臣唤到跟前,嘴里道:“袁绍想‘诱’我出兵,讨伐李贤,你们认为如何?”

荀旗帜鲜明地反对:“使君不可出兵,天子正在下邳,出兵徐州,我们岂不是成了‘乱’臣贼子?”

曹‘操’皱起眉头,一言不发。

每一次,荀都会因为天子刘协的事情与曹‘操’争辩,今日,依旧不同。

幸好,曹‘操’早就学会了装聋作哑,他置若罔闻,仿佛没有听见。

曹仁摩拳擦掌,道:“主公,李贤主力北上,徐州空虚,正是大好时机呀”。

“高顺、张辽所领兵马正在徐州,若想进击下邳,须得与人马过过招”

曹洪不屑一顾:“手下败将而已,何足挂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