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箭矢从军校的额头呼啸而过。
军校逃过一劫,可是,他身旁的同伴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噗噗噗”,电光火石,又是三箭射来。
冀州军压根无从防备,这一个回合便损失惨重。
“快,快躲起来!”
军校大呼小叫,不少人纷纷躲到了粮车后头。
高大的粮车成了最佳掩体。
两千名冀州军完全乱了编制。
河边,正在引水的牲畜们六神无主,不知藏身何处。
人嘶马鸣,没有人停下来。
停下来,意味着等候死亡。
是谁?
是谁在突放冷箭?
“轰隆隆”,巨大的马蹄声席卷而来。
冀州军蓦然回首,“是青州骑军!”
青州骑军已经成为冀州军的噩梦。
这时候,大队骑军陡然出现,意味着护粮队已经陷入绝境。
大车大车的粮秣正在营地,牲畜们多数在河岸,它们惊恐不已,不安地吼叫着。
“嗖嗖嗖”,冷箭接踵而至。
冀州军心中浮出这么一个疑问:“外头轮值的哨探呢?两千名青州铁骑,己方人马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快快列阵”
“以粮车为屏障,大家只要据车而守,骑军再多也无济于事“
军校的再三呼喊,并没有留住太多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此处已成险地,谁再留下,就意味着有可能面对死亡。
在骑军近前之际,不少冀州军落荒而逃。
趁着骑军的目标不是自己,逃得越远越好!
若是耽搁太久,等到骑军解决了战斗,那时候再想逃窜可就难了。
战马疾驰而来,几百步的距离转瞬及至。
百步之内,已经有冀州弯弓搭箭,准备适时反击
然而,不等冀州弓箭开弓,一根根黝黑锃亮的短矛呼啸而来。
“噗噗噗!”
竹签串肉一般,短矛将冀州军卒捅了个透心凉,死的不能再死。
“杀,杀,杀!”
青州军大声聒噪,他们以杀敌为第一要务,至于抢夺战利品,他们压根没心思。
六十步、四十步、十步,等了这么久,所有人都像出山的猛虎一般。
“铿!”
短兵交接,千余斤的战马狂奔而至。
“砰砰砰”,战马顺势前冲,所携的力气常人难及。
长枪兵也好,弓箭手也罢,无人能够挡住骑军的冲锋,一时之间,冀州军被冲的七零八落。
时间太过仓促,冀州军连躲避、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否则的话,青州骑军决不可能轻易成事!
粮队足有百余辆大车,可是领队的冀州军校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群龙无首。
“快快禀报,就说粮队遇袭,军校已然战死”
“喏!”
无组织无纪律,冀州军没了统领之后,各自为战,压根没能形成有效的反击。
两千对两千,单从数量上看,护粮军丝毫不落下风。
只可惜,青州军有心算无心,完全杀了冀州军一个措手不及“
每时每刻都有冀州军战死、投降,逃窜。
赵云打马如飞,杀死一名又一名敌卒。
“缴械不杀,降者免死!”
接连不断的呼喊声层出不穷。
一开始,冀州军将信将疑,不敢轻易相信,可是,等到后来,真的有军卒免逃一死之后,所有人都大喜过望。
早就听说青州军颇为仁义,如此看来,毫无虚假。
于是,更多的冀州军缴械投降。
六十里外,袁绍正在喝水。
忽而,有军卒急报:“使君,粮队遇袭”。
“什么?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打我粮队的主意?如何,战况如何?贼人可曾抓住了?”
“是赵云的青州骑军”
“该死的,又是赵云”
“战况如何?”
“青州军大获全胜,我方已然败了”
“粮秣呢?”
“尽数为青州所掳”
“哎呀呀,该死,真是该死,张在干什么?”
“张将军正在打造攻城器械”
“小小的泽幕城,也需要攻城器械?”
“使君,太史慈夺城之后,对城墙进行了加高修缮,又对护城河进行了拓宽,如今的泽幕城,早已经不是昔日的泽幕城了”
袁绍勃然大怒:“少他娘贫嘴,泽幕城难道还能比邺城难攻?”
“将军息怒,是小人失言了”
袁绍怒意上涌,忽而有军卒来报:“使君,张将军来报”。
“可是张?”
“不错,正是张张将军”
“来得好,我正要派人去寻他,速速让信使进来,我倒要听听他想说什么”
“使君稍安勿躁”
须臾,信使进入大帐。
袁绍很不耐烦,道:“丢了粮秣,张有何说法?”
“张将军愿意戴罪立功”
“喔?如何戴罪立功?”
“青州骑军一击得手,定会故技重施,那时候,我方便有可乘之机!”
。。。
第五百四十八章入城休整
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军帐外头,战马早已经躲到了树荫下。(首发)
在一览无余的冀州平原上,战马是袁绍麾下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世人只知袁绍麾下有两支精锐:大戟士、先登营,却不知道冀州骑军同样不凡。
北逼乌桓,围剿公孙瓒,冀州骑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冀州步卒强悍无匹,可是,如果没有骑军的配合,他们在平原上只会举步维艰。
单独的步军亦或者骑军难以成事,唯有步骑合一才是王道。
此番,袁绍大举南下,本想让骑军先行,谁曾想,辽东公孙度蠢蠢欲动,数千骑军不敢轻举妄动。
谋划中的骑军大队,到头来只有千余人随扈。
这千余骑军以守护袁绍为第一职责,哨探侦查此类工作并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
没有大队人马做依仗,寥寥数骑压根难以成事,正因为如此,泽幕城沦陷之后,赵云才能屡次抢占先机。
两千石粮秣呀,白白便宜了青州军。
其实,直到现在袁绍也想不明白,两千名武装到牙齿的护卫,怎么会败的这么快?
粮草被劫倒是其次,真正让袁绍觉得颜面无光的却是自家兵马的表现。
张可是有近万精锐,怎么能让青州军全身而退?
一帮酒囊饭袋!
若非张灵醒,及时派人通禀,袁绍一定会严厉苛责。
现在,听到张的计策,袁绍忍不住陷入沉思。
不得不说,太史慈抢先动手,棋高一着,着实打乱了冀州军的节奏。
泽幕城沦陷,粮队被劫,俱是青州军占据上风,其中,赵云的青州骑军居功甚伟。
如果能够将赵云所领骑军一网打尽,袁绍做梦都会笑醒。
只是,青州军会上当吗?
假意运粮,实际设下圈套,听上去可行性极大,可是,一旦消息泄漏,再想对付青州骑军可就难上加难了。
思来想去,袁绍难下决断,只得在嘴里道:“正南、子远,你们意下如何?”
审配跃跃欲试,“主公,可以一试”。
许攸也微微颌首,道:“机会难得,趁着青州军没有防备,成事的可能性极大”。
袁绍松了口气,道:“也罢,既然如此,那便试他一试!”
“使君还是要做两手准备,早些将骑军调来才是正经事”
袁绍不置可否。
泽幕城外,青州骑军押运着数百辆车马缓缓而来。
早有军卒查探清楚,向张征询意见。
张拿得起放得下,既然有了决断,他便会依计行事,不会节外生枝。
冀州军袖手旁观,并没有在最后关头抢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