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天子御驾亲征?
这主意让李贤豁然开朗,自从刘协入驻下邳以来,李贤哪里都不敢去,就是怕刘协胡作非为,作出什么难以挽回的事情。
眼下,冀州军即将南下,这是李贤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能否安然度过,谁也不曾知晓。
与其分隔两地,指挥不便,倒不如亲赴青州,振奋军心!
想到这里,李贤已经有了决断!
天子行宫,刘协正与卫将军董承议事。
董承将青州面临的危机详细列出,总而言之,便是冀州势大,李贤危急!
刘协又喜又忧,喜的是,李贤终于来了一个重量级的敌人,只有李贤败上一阵,刘协才有可能渔翁得利;忧的却是袁绍的态度,众所周知,昔日,刘协在关中落难之时,袁绍多次拒绝天子避难的请求。
眼下,若是袁绍取代李贤,刘协岂不是刚出狼穴,又入虎窝?
“卫将军,你觉得李贤有几成把握获胜?”
董承锊须叹道:“六成!”
“啊,卫将军不是说冀州军数量庞大吗?怎么又觉得李贤的胜面大了?”
“青州军也好,徐州军也罢,李贤都将他们武装到了牙齿,精良的武器代表了难得的雄厚的实力,我虽未见识过冀州军,但是,我想,袁绍麾下绝对没有李贤这种精良的军备”
“军备可以决定战场胜负?”
“信或不信,再等几日便知道了”
“也对,应该就在近日了”
董承尚未多言,忽有内侍来报,说李贤入宫觐见。
刘协皱起眉头,道:“他来作甚?”
“想必与青州有些干系,陛下一问便知”
“也罢,来人呐,传李贤觐见”
须臾,内侍将李贤带入宫中。
“微臣叩见陛下”
“爱卿平身,不知李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陛下,青州军大捷”
刘协大为惊讶,这就大捷了?不是说袁军尚未南下吗?怎么就大捷了?
“喔?”
李贤缓缓道来:“天子移驾下邳以来,冀州袁绍多有不臣之举,微臣再三思量,决定出兵讨伐,以正风气”。
刘协瞪大了眼睛,半晌没说一句话。
冀州军,十万之众,青州军,三万之众!
三万对十万,不去老老实实待着,竟然还敢出兵讨伐,现在听这话音,还胜了!这算什么事情!
刘协觉得很是混乱。
李贤目的明确:“全赖天子鸿福,我军大获全胜,斩杀两千贼众,俘虏三千有余,攻占泽幕城!”
“啊,青州军勇武,此乃喜事”
“陛下有所不知,青州军虽猛,可是,冀州袁绍却非等闲,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御驾亲征”
“什么?”刘协一惊而起。
“袁绍狼子野心,大军南下,图谋不小,陛下亲征,可以彰显勇武,震慑宵小!”
“这……”刘协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
“陛下宽心,我青州军已胜一阵,只要天子亲征,必可趁胜追击”
刘协势同骑虎,他没想到李贤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这要是御驾亲征,一举一动岂不是全落到李贤眼中?
刘协苦苦等待的良机岂不是浪费了?
不成,绝不能轻易应允!
可是,若是拒绝了,李贤恼羞成怒,那又该如何是好?
。。。
第五百四十四章刘协的决断
正值盛夏,外头热的流油,而下邳行宫中,大汉天子刘协却有些冷飕飕的。
御驾亲征?
与其说是奏请,可是,看李贤这模样,完全是一副吃定你的模样。
这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吗?
刘协逆反心大起:“李卿,朕身子有些不爽利,怕是不能出外远征了”
李贤眉头一跳,好嘛,想不出拒绝的借口,直接来了个“不爽利”,这说法当真是苍白无比。
现在能够不爽利,以后就能爽利!
李贤深信这一点。
“陛下,可曾让御医查验查验?”
刘协摇了摇头,道:“未曾”。
“陛下定要多多保重,万勿讳疾忌医呀”
刘协很是尴尬,低声道:“朕明白”。
其实,真病还是假病,君臣二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没有戳破,不过是为了日后相见好说话罢了。
一番短暂的谈话,四周的宫女都避得远远的,这是为了避嫌,更是为了保密。
李贤麾下的暗卫无孔不入,他将哨探运用到了极致,与此同时,为了防备敌人可能出现的细作,李贤采取了诸多手段。
侍女远避,不过是其中之一。
一直以来,刘协都觉得李贤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宫廷是天子的家,与李贤何干?
想归想,只要李贤一日不倒,刘协便不敢轻易拂逆他的意思。
州郡刺史,这官职可不是什么虚衔,而是实实在在,一步一步打下来的。
从一介游缴到现在,李贤的每一步都血腥累累。
不到万不得已,刘协不想图穷匕见。
宫外的一千新卒,关键时刻能否堪用还是个问题,万一惹恼了李贤,刘协连一丝反抗之力都没有。
眼下,刘协提出身体不适的说法,顿时让气氛尴尬起来。
按照刘协的想法,李贤一定会不依不饶,谁曾想,李贤竟然绝口不提御驾亲征之事,就好像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过一样。
须臾,李贤告辞离去。
这时候,刘协反而疑惑了。
李贤这是什么意思?
究竟需不需要御驾出征?
刘协已经表明了态度,唯一可虑的便是李贤的想法。
若是李贤一意孤行,刘协别无选择。
堂堂大汉天子,到头来竟然受制于臣下,这感觉着实窝囊。
“卫将军,你觉得李贤意欲何为?”
董承一直藏在屏风之后,李贤走后,他才施施然踱出。
此时,听得天子发问,董承当即回道:“陛下,看模样李贤打算与袁绍决一死战”。
“喔?此言何解?”
“袁绍倾巢而来,青、徐两州乡民群情激愤,李贤绝不会坐以待毙,据臣下了解,李贤正在调兵遣将,欲往青州而去”
“这又如何?”
“冀州袁绍统兵十万,誓要报仇雪恨,而李贤在青州有兵马四万,守城绰绰有余”
“卫将军的意思是,李贤增调援军,摆明了要与袁绍拼个你死我活?”
“不错!”
“袁本初四世三公,却不是君子,李贤,沽名钓誉,也不是什么好人,两人针锋相对,只可惜,朕不能渔翁得利”
“陛下此言差矣”
“喔?”
“陛下,富贵险中求,待在下邳,固然平安无事,却也难有机遇”
“难道御驾亲征就有机遇了?”
“不错”
“之前,卫将军不是一直说,只要李贤离开下邳,朕就有机会吗?”
“此一时彼一时,李贤风头正盛,即便他北上青州,我方也没有成事的把握”
“朕有新军,有大族支持,为何不能成事?”
“陛下,臧霸的开阳军就在下邳,如何破之?”
刘协哑口无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阴谋诡计都是笑话。
“能否收买臧霸?”
董承摇了摇头,道:“臧霸心思深沉,绝非易与之辈,贸然试探,反倒容易打草惊蛇”。
刘协勃然大怒:“这也不行,那也不成,朕留你们何用?”
董承涨红着脸,请罪道:“陛下息怒,臣之过也,臣之过也!”
刘协咆哮一通,很快便缓过劲来:“你且说说看,朕如何才能渔翁得利?”
“陛下若想重振汉室,掌握大权,实力,声望缺一不可,北上青州,御驾亲征,既可以提升声望,又可以锻炼新卒,若是袁绍与李贤不分胜负,陛下还可以出面调停,不战而屈人之兵”
“若是李贤一败涂地,朕岂不是声名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