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解释也就罢了,偏偏刘备三番两次催促张飞,让其早些离开李贤。
李贤对张飞如此信任,张飞如何能够弃之不顾?
与刘备的迟疑比起来,李贤的信任显得弥足珍贵。
自始至终,李贤都没有派人跟踪张飞,更没有限制他的自由。
无论张飞想去哪里,李贤都没有刻意的限制。
说到底,李贤对张飞非但不像个囚人,反而像是久违的客人。
张飞说什么,做什么,李贤能够做到的都竭力去做,极少让人催促。
无论李贤的出发点什么,最起码,他对张飞是真的好,而张飞也不是狼心狗肺之辈,让他抛弃李贤,回到刘备身边,一时之间有些割舍不下。
前些日子,张飞之所以上战场,为的就是能够偿还李贤的恩情。数月间,张飞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不过,与自己收获到的东西比起来,他还觉得自己亏欠李贤很多。
人情债最难还!张飞擦拭着丈八蛇矛,深深地叹了口气。
吕布败亡之后,兖州已无战事,便是曹‘操’麾下军马都懈怠起来。
这一日,忽有八百多骑呼啸而来,他们胯下的马匹全都裹上了厚厚的锦布,为的就是能够销声匿迹。
不过,马蹄磨损极大,厚重的锦布用不了多久便会磨损毁坏,那时候,隆隆的马蹄声,腾空而起的尘烟将无法遮掩。
在重重的护卫之中,一名白发初生的少年咬着嘴‘唇’,他的双‘腿’已经磨出了血迹,可他却倔强地咬紧嘴‘唇’,不发一言,而且在少年的眸子,隐约可见某种兴奋之情,仿佛笼鸟归林。
在骑军的最前方,一名锦袍军将正打马而立。
“赵将军,杨奉、李催兵马距离此处不过二十里,请将军速做决断”
打又打不过,还能做什么决断?跑呗!
赵云目视队列正中,那里有他辛苦数月的收获,他吁了口气,道:“传令下去,大军休息十息,即刻启程”。
“赵将军,杨奉、李催已经急红了眼,再这么逃下去,早晚会被他们追上,以我之见,不如由我留下来引开他们,这样的话,赵将军与天子同行,也好早日回返徐州”
“不必如此!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赵云拒绝了这个提议,虽说,这个意见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可是,他却不想这么做。
一路行来,赵云一手调教出的‘精’锐骑军已经折损了三百骑。
一千人的骑军规模,若不是有了天子的护卫补充,早就折损大半了。
现在,赵云已经成功救出了天子,他不想再有一个骑卒的折损。
“将军!”
“无需再劝”,赵云摆手让裨将不要多言,而他则掏出一袋‘肉’沫,吃了起来。一路行来,多亏了李贤研制的这等食物,否则的话,赵云这千余骑军早就因为粮秣补给的问题死伤殆尽了。
十息的休息时间,足以让‘精’锐骑卒完成吃饭、喝水这一系列动作了。
看着身旁的骑卒动作敏捷,军纪严明,天子刘协‘舔’了‘舔’嘴‘唇’,道:“若我有如此卫士,当扫清天下宵小”。
身旁一名军将笑道:“陛下,这天下是陛下之天下,这雄军也是陛下之雄军,听说徐州刺史李贤恪守君臣之道,是个难得的忠臣,只要陛下讨要,何愁李贤不准?”
刘协迟疑一番,嘴里道:“寡人之所以能够脱离苦海,靠的都是这些忠勇之士,我若是出言讨要,只怕于礼不合呀”。
那亲将正待多言,忽听得一阵呼喝声响起,却是十息的时间到了。
一名又一名骑卒翻身上马,他们整齐划一地完成了动作。
刘协强忍着痛楚,也在亲将的帮衬下重新上马。
“陛下,要不要多休息一段时间?想来那赵子龙不会拒绝的”
“不可,军情紧急,如果在这里耽搁太久,一旦让杨奉、李催追了上来,那可就完了”
“陛下,李贤会派大军接应吗?”
“会的,李贤能够‘抽’调出赵子龙这等万人敌救出寡人,便一定能想出万全之策!”
“陛下……”
“好了,别废话了,快些赶路!”
刘协虽然从没吃过这么大的苦,可是,一想到日后可以重掌大权,他的心情便好的很。
这一次,为了跟上赵云的脚步,刘协将皇后等人全部藏了起来,只等风头过去之后再接出来。
一开始,太尉杨彪并不赞成天子东行。
要知道,青州、徐州偏安一隅,天子东行,如何能马虎?
可是,天子一意孤行,杨彪拦之不住,只得应诺。
幸好,逃离李傕魔掌之后,天子展现出了难得的韧‘性’,这才让赵云成功突围,否则的话,如果刘协不能骑马,就算赵云有通天之能也束手无策。
出了关中,到了兖州,徐州还会远吗?
那李贤又长着一副什么模样?
刘协心中疑问万千。
。。。
第四百四十九章误会
沉闷的马蹄声再度响起,千余骑军缓缓提速,前军三百骑负责哨探开路,后军两百骑负责监视追兵,中军五百骑守护天子。
自从明白此行的目的是救出天子之后,青州骑军便时刻保持着旺盛的斗志。
大汉立国数百年来,天子在寻常百姓心中一直是高不可攀的象征。
何为天子?上天之子也!
天子是不会犯错的,即便有错,那是因为受到小人蛊‘惑’。
强秦结束了战国七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可是,大汉才给与百姓数百年的长治久安。
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了,否则的话,百姓不会揭竿而起,走上谋反的道路。
兴平二年,‘乱’世将至,繁华的长安城因为李傕、郭汜相攻数月的缘故沦为一片废墟。
往日里好的能够穿同一条‘裤’子的李傕、郭汜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因为天子刘协!
对于李傕、郭汜来说,谁彻底掌控刘协,谁便掌有更多的话语权。
董卓死后,凉州军将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袖,面对外部的危急时,李傕、郭汜尚能团结一致,可是,一旦到了享受富贵荣华的日子,李傕、郭汜二人便起了间隙。
郭汜‘阴’谋将刘协劫持到自己的军营,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经走漏,李傕抢在前面,派兵将刘协、皇后、宫人及大臣们劫去。
若不是原李傕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改弦易张,赵云绝不会一击得手,救出天子一行。
刘协永远也忘不了兵荒马‘乱’的那一天,杨奉、董承的兵马在李催、郭汜的追杀下死伤殆尽,正是赵云神兵天降,救出了他!
那个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宛若无人之境的锦衣大将立下了救驾大功,可是,他却从不居功,就连陪‘侍’在天子身边的机会都让给了董承、杨奉!
刘协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见惯了人情冷暖,自然明白,要想匡扶大汉,重振汉室,离不开赵云这等猛将相助!
大汉还有希望吗?当然有!
天子刘协是这样认为的,寻常百姓也是这样认为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祸‘乱’天下,地方军阀自立割据,天子政令不出关中,即便如此,百姓也只是认为‘奸’佞‘乱’朝纲,只要“清君侧”便可以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正因为如此,自称汉室皇叔的刘备刘玄德才广博同情,进而在蜀地建立了政权。
后世里,曹‘操’是何等的惊‘艳’才绝之辈?官渡之战,败袁绍,击孙权,杀刘备,可是,终其一生,也没有废立天子。
是曹‘操’忠于汉室,不愿拂逆吗?
能够吼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等话语的人物,岂是一个甘为汉室鹰犬的忠臣?
其实,不是曹‘操’不想自立,而是形势不许罢了。
真正的历史上,兴平二年,天子刘协在杨奉、董承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农,进驻安邑。又辗转东行。建安元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刘协入驻洛阳。刘协赐曹‘操’节钺,标志着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开始了。随后曹‘操’胁迫刘协迁都到许,改称许都,自从以后,开始进入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这个时空,李贤穿越而来,他抢在曹‘操’之前,救出了天子刘协。
只要赵云能将刘协成功护送到李贤,李贤将成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
与曹‘操’、袁绍比起来,李贤最欠缺的是什么?
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