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41部分

第141部分(1 / 2)

>

当然了,如今的马超刚满十八,并未获得独领一军的机会。

人的贪‘欲’总是没有止境的,即便李贤麾下如今有太史慈、赵云、徐晃、周仓这等大将,可对于后世里赫赫有名的猛将,李贤还是垂涎万分。

如果与真正的历史相对比,李贤已经从孙吴手里夺了个太史慈,又从曹‘操’手中抢了徐盛,俘虏了于禁、李典,当然了,最悲催的还是刘备,非但没了糜缳糜夫人,就连白马银枪赵子龙都归入李贤麾下。

有时候李贤会生出一股恶趣味:真不知道没了糜氏的支持,刘备能够走到哪一步。

是呀,原本刘备扬名立万解围都昌的事件被李贤夺了个头功,曹‘操’进击徐州的时候,李贤又出了一股大力,算来算去,刘备除了一个乐安国之外,竟然什么也没有得到。

要知道,刘备之所以名扬天下,这与解救孔融、解围徐州两次事件干系甚大。

现在倒好,刘备非但没能占据徐州,反而被李贤栽赃陷害,背负着杀害孔融的恶名。

思来想去,李贤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刘备。

不过,愧疚的情绪总是一闪而过,多数时候,李贤都是在苦思冥想,如何才能谋求更大的利益?

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自己获得滋润,管他人死活?

历史上,曹‘操’可是颇好人妻的,李贤可不想自己的老婆沦为他人的玩物。

阳‘春’三月,气候转暖,适宜大军出征。

虽然李贤才是杀害孔融的罪魁祸首,可北海国的百姓们不知道呀,他们都被李贤高超的手段‘蒙’骗了,以为刘备是杀人凶手,孰不知,刘备才是冤枉的。

身为孔融的继任者,李贤要想巩固统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那么他就必须去讨伐刘备。

三月十八,李贤召集麾下大将议事。

“我打算出兵讨伐刘备,诸位有什么高见?”

战争狂人胡庸咧嘴大笑:“我举双手赞同,只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李贤没好气地喝斥道:“说!”

“哈哈,主公,我想做先锋,不知可否?”

“行,不过你这先锋可得听从主将号令,如果被我知道你敢抗令不遵,别怪我夺了你的兵权”

胡庸挠着头,讪讪地笑道:“那是自然,只要让我做先锋,谁做主将我就听谁的”。

李贤微微颌首,如今他已是青州刺史,自然不能再事必躬亲。

换言之,讨伐刘备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已经不用劳烦李贤出马了。

除了胡庸之外,李贤对麾下的几个将领都很是放心,眼下,胡庸许诺表态,自然给众人吃下一颗定心丸。

徐盛一直负责与公孙瓒贸易的事情,讨伐刘备,显然轮不到他,不过,这不妨碍他发表意见:“我听说年前曹‘操’运送一批军械粮秣前往乐安国,如果我们讨伐刘备,曹‘操’会不会出兵相助?”

李贤还没回答,徐和就笑道:“我也听说吕奉先在蠢蠢‘欲’动,到时候只怕曹阿瞒自顾不暇,没有功夫理会刘备”。

徐盛并不生气,他接着分析起来:“河北的袁绍呢?我们与公孙瓒‘交’易的事情绝对瞒不过他,这位袁本初可不够宽宏大量”。

四世三公的袁绍实力增长迅速,麾下更是聚集着一批文臣武将,以他的实力,足以在南北两线同时开战。

徐和、周仓听后深以为然,便是赵云都‘露’出沉思之‘色’。

李贤见状之后笑道:“文向所言不无道理,如今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征战不休,兖州的吕布跟曹‘操’也还没分出胜负,倘若我们讨伐刘备,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多做些准备,防患于未然是题中之义”。

‘胸’有成竹的李贤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看他这模样,显然对可能‘插’手的袁绍、曹‘操’有了充分的估算。

李贤如此,自然让人心神大定。

徐庶适时出口,道:“粮秣已经准备妥当,足够大军北征所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粮秣无忧,那么要考虑的就是选将、选兵的问题了。

闲置了几个月,好不容易遇到一场战事,众将都有些跃跃‘欲’试。

周仓抱拳请缨,道:“背嵬军一日未曾懈怠,只要主公一声令下,大军即可出征!”

徐和不甘示弱:“玄甲军也已准备就绪!”

胡庸搓着大手,兴奋不已,适才李贤已经应诺了他做先锋的请求,那么无论如何,这次北伐都有他胡庸一份!只是想一想就高兴的很。

徐盛张了张嘴,他也颇为意动,可无奈身担重任,脱不开身只能摇头惋惜。

赵云向来不掺和这等事情,他只听从李贤安排,李贤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此次依然如故。

就在众人相继表态的时候,太史慈干咳一声,道:“主公,刘备这等伪君子,人人得而诛之,眼下朱虚无事,我也想北上乐安,讨伐刘备!”

太史慈虽然不是李贤的嫡系,可他却有着都尉的职位,而且,众人都听说了,李贤入主都昌之前,若不是太史慈拒绝回援都昌,说不定其中还会产生什么变数。

因而,对于太史慈,徐盛等人都报有一定的感‘激’之情。

谁可为将,谁可为帅,李贤心中有数,在他心中,赵云、徐盛、太史慈都可为帅,可赵云统领骑卒‘抽’不开身,徐盛又要护送船队,与公孙瓒‘交’涉,三去其二,只能指望太史慈了。

眼下太史慈主动请缨,李贤自然大喜过望,只听他笑道:“好,子义若是愿意出马的话,我自然是放心的”。

太史慈面‘露’喜‘色’,他虽然接受了都尉的职位,可总觉得自己有些无功受禄的感觉。

此番,太史慈迫不及待的想用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

“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

“三日之后,你为主将,可领本部一万兵马出征乐安国,可有异议?”

“末将得令”

“胡庸何在?”

“末将在!”

“你为大军先锋,领三千兵马先行一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懂否?”

“末将明白”

“骑都尉赵云”

“在!”

“你领千余骑卒随同大军出征”

“喏!”

“徐和、周仓”

“末将在!”

“徐和驻兵剧县,周仓驻兵朱虚,时刻防备曹军袭击,妥否?”

“得令!”

“尔等务必谨遵号令,违者,定斩不饶!”

“喏!”

将出兵事宜吩咐妥当之后,李贤便让众人回去准备了。

如今,李贤麾下有‘精’锐兵马三万五千人,此番出征乐安国,只派出了一万四千兵马,其余两万人马都在家中留守。

刘备滑如泥鳅,可以说是最善于逃命的家伙,李贤并不指望此番能够一击奏效,只要能够赶走刘备,趁势占据乐安国,将其纳入治下也就算达成了目的。

一旦前方进展顺利,李贤马上就会派出后续人马北上增援,确保胜利果实。

当然了,留下两万‘精’锐也有防备袁绍、防备曹‘操’的意思。

对于曹‘操’这等枭雄来说,谁也不知道他脑子里究竟想些什么,万一他哪根筋搭错了,宁愿放弃吕布也要与李贤厮杀的话,李贤须得提起做好应对措施。

兖州,濮阳城外,曹军在休整了一个冬季之后终于全军出动。

黑压压的四万大军将濮阳城围的水泄不通。

吕布听信陈宫之计,并没有急于出战,而是固守城池,打算耗尽曹军‘精’力。

曹‘操’无奈,吕布主力都在濮阳城中,倘若他弃而不攻,即便曹军夺取其他城池,对于大局来说也无济于事。

因为,只要吕布实力未损,他随时可以出兵再把城池夺回来。

别无选择之下,曹‘操’只得选择最为耗时耗力的方式,兵围濮阳城。

吕布稳坐钓鱼台,曹‘操’也渐渐稳住心思,不再着急决战。

或是情愿或是被迫,双方六七万人马在濮阳城展开了长期对峙。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