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31部分

第131部分(2 / 2)

徐庶摇了摇头,并没有反驳,身为谋士,为主公出谋划策是本分,越俎代庖,替主公做决定的事情,徐庶做不来,当下他接着说道:“要想开源,首先手里得有钱源,我思来想去,如今都尉唯有打一打牟平的主意了”。

李贤眉头一动,牟平可是铁矿冶炼,军械生产的所在,徐庶让他打牟平的主意,岂不是告诉他不能敝帚自珍,是该发卖军械的时候了吗?

周东昌眼前一亮,他知道牟平一直被李贤视为禁脔,而牟平出产的盔甲、军械‘精’良无比,只是过往的日子里一直第一时间装备到东莱军中,这才没人敢打它们的主意。

可徐庶却不是等闲人,他好整以暇想出的招数,李贤绝不敢视若无睹。

谁都知道,千金易得,良甲难求。

对于权倾一方,富甲乡间的豪族们来说,甲胄可遇不可求!

牟平李贤匠工营打造的军械如果发卖的话,肯定会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在徐州诸郡内武装巡弋了一个来回,李贤麾下的重甲卒早就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可以,谁都想拥有这样的甲胄。

只可惜,汉末铁矿稀缺,价格高昂无比。

铁甲只在官府中出现过,等闲‘私’军中从未有人装配过。

李贤思量一番过后,颌首应道:“好,以后牟平送来的军械可以发卖,不过,仅限于徐州,如此可好?”

如果卖给曹‘操’、刘备、吕布,日后反而有可能为其所害,卖给徐州就不一样了。

徐州是北海国的盟友,只要曹‘操’的威胁一日不曾消除掉,徐州就不可能与北海国为敌。

徐庶与周东昌深以为然。

不过,李贤把徐庶唤来,自然不可能让他出一个主意就算了,秉承一事不烦二主的想法,他说道:“先生,能者多劳,你再给合计合计,看看还有什么开源的法子?”

徐庶目光如电,一字一句地说道:“办法还有一个,就看都尉可否应诺了”。

“喔?什么办法?”李贤很是好奇,到底什么办法只得徐庶这么重视?

“以战养战!”

周东昌吸了口冷气,徐庶这法子可谓大胆至极,竟然鼓动李贤发动战争。

对于儒家子弟来说,修身齐国安天下才是终身奋斗的目标,像徐庶这法子,颇有些法家的味道。

当年,法家的代表者李斯为始皇帝出谋划策,进而一统**,奠定了万世之基。

以战养战?

李贤倒是并不意外,骨子里,徐庶更有些侠客的血液,要不然年轻的时候他也不会为了朋友一怒杀官差了。

这么些年过去,表面上看,徐庶已经磨平了棱角,可实际上,一旦需要,他依旧可以锋芒毕‘露’!

“先生以为我该与谁作战?”

这时候才真正考验了谋士的水准,好在徐庶早已‘胸’有成竹,当下回答的很是干脆:“兖州,无论是曹‘操’还是贼寇,都可与之一战,相反,若是遇到吕布、刘备的兵马,我建议暂且与其友善,这样才可以牟取利益最大化”。

道理是这样,只是战场上的事情千变万化,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箭在弦上,势同骑虎的那时候,双方都别无选择,只得厮杀一阵再论其他。

李贤对徐庶的观点颇为赞同,“贼寇打家劫舍,劫掠商贾,手中肯定‘肥’的流油,而曹‘操’占据兖州多年,手下定然有不菲的钱货,两者只要取其一,一定可以大为缓解用钱荒!先生大才,我不如也!”

周东昌也讨巧说着好话:“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我看来无法可解的难题,先生轻易间就想出破解之道,着实厉害的很”。

徐庶笑道:“其实都尉接连大胜,库房内受缴的军械堆积如山,这一次不如一同发卖,将库房清理干净”。

李贤笑道:“好,就依先生所言!”

三人又笑谈了一阵,接着李贤便订下了甲胄、铁刀的价格。

市面上,甲胄的价格在三十贯上下,李贤把牟平重甲的价格定到了五十贯,如果是稍微单薄些的盔甲,也要三十五贯。

自古以来,军械生意一直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之前李贤一直忙着南征北战,所以疏忽了钱粮一事,这一次,大军常驻剧县,李贤终于有时间了。

新军械也罢,旧军械也罢,李贤手中还有不少,唯一的问题是,到底该如何发卖?

李贤对后世里的直销手段深恶痛绝,原本明明想要的东西,可一旦送上‘门’来,总是觉得欠缺了些什么。

这卖东西都是一样的道理,倘若李贤表现的太过热切,反而会被人因为其中大有利润可图。

想明白这一点,李贤也就不着急了。

那日分别之时,李贤特意赠送了陶商十套甲胄。

堂堂徐州牧陶谦的长公子,他麾下军卒装备的甲胄看上去就绝非等闲,李贤把盔甲给他,也有一部分让他代为宣传的意思。

想必回转下邳之后,牟平的甲胄一定会声名鹊起。

周东昌在李贤面前不敢多言,徐庶就完全没有这种顾虑:“都尉稍安勿躁,酒香不怕巷子深,咱们有好东西再手,只要放出风来,必定有人络绎来寻!”

李贤微微颌首,法子都想出来了,只要一一施行就可以了,还怕什么?

商议妥当之后,没过多久,李贤愿意发卖军械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这一下子顿时引得无数人蜂拥而至,富家大族全都表态,愿意出高价买下,徐州的陶商更是蹿啜着陶谦购买一批。

众所周知,陶谦麾下丹阳兵‘精’锐无匹,如果为他们装备上牟平的甲胄,他们的生存能力一定可以大为提升。

等到后来,连乐平国的刘备都派来了使者,按照他的说法,愿意采购牟平的甲胄,只是钱货一事不能一次结清。

李贤对此嗤之以鼻,他又不是穷疯了,不卖就不可以,就算军械发卖不出去,还有以战养战的说法。

来自徐州的使者一开始是奔着都昌来的,听闻使者的要求,孔融陷入了沉思,

牟平每日生产的军械有一部分都在孔融手中,真要是发卖给徐州,获利的一定会是转手的官员,而那样以来,孔融招募‘私’军的计划就要流产了。

想到这里,孔融便把使者打发到了剧县,让他找寻李贤,商议购买军械事宜。

一个想买,一个想买,自然一拍即合。

见了徐州使者之后,李贤直剌剌地问道:“你们要买牟平军械?”

“不错,还请都尉割爱,发卖些,这样我才好回去‘交’差”

“好说,我与你家大公子有旧,就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我也绝不会让你白跑这一趟!”

使者大喜,“如此,那便谢过都尉了”。

“嗯,先不要急着感谢,有句话我还要说在前头”

“喔?都尉请讲”

“这军械绝不可流传到徐州以外的地方,如果被我发现牟平的军械到了曹‘操’的手中,以后徐州就别想再买到一副盔甲了”

这就是限购令了,对徐州有百益而无一害,使者拍着‘胸’脯应诺道:“都尉放心,曹‘操’在徐州屠杀了几十万百姓,我徐州军马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又怎么会把军械‘交’给他?”

李贤微微颌首,忽而,他想到了陶应,按照时间推断,孔融撰写的书信应该早已经到了陶谦手中,只是不知道陶谦会作何选择。

最疼爱的次子竟然是下邳破城的幕后黑手,得知这一情况之后,陶谦又昏厥了过去,这对他的打击犹胜以往。

谁能够想到为了权势,陶应竟然丧心病狂到了这般田地?

剧县距离下邳太远,下邳城内发生的事情李贤一无所知,所以,眼下有了大致的买卖意向,李贤便开口问道:“不知道陶使君身体如何,可曾妥当了?”

“劳烦都尉挂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