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105部分

第105部分(1 / 2)

>

“没问题”

“那一日,我在外头张望,发现骑卒的训练方式太过单一,我想给他们增加一个项目,那便是在骑卒的前军路线上增加障碍、再竖起木桩”

这就是障碍越野的古代版本!

赵云眼睛一亮,他笑道:“都尉高见,这样以来骑卒们便接近实战了”。

李贤摇了摇头,道:“过些日子我打算让他们相互讨教一番,步卒对骑卒,看看谁强谁弱,你看可否?”

赵云显得跃跃‘欲’试,道:“那自然是极好,不过若是有了误伤那又该如何是好?”

“若是连这等程度的厮杀都能被误伤,那我们东莱军岂不是无颜见家中父老?”

赵云深吁了口气,道:“都尉说的没错,不仔细演练一番,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否上阵杀敌”。

李贤不置可否,接下来,赵云提出要给麾下军卒装备有些轻便的皮甲,对此,李贤一概应允。

轻骑兵要想保持机动‘性’,须得尽量约束马背上负荷的重量。

马匹终归是血‘肉’之躯,要是把它们累坏了,没了坐骑的轻骑兵连步卒都比不过。

如此以来,铁甲是肯定不能上马的,一副铁甲的重量在一百斤开外,这对于马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可如果是皮甲的话就不同了,冬天将要到来,皮甲既可以暖身又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对于骑卒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护具。

两人又闲谈了一阵子,赵云便告辞离去。

看着赵云渐行渐远的身影,李贤颇为犹豫,要不要把马镫‘弄’出来呢?

根据李贤这段时间的了解,马镫还没有出现,而骑卒都是靠着自身的协调‘性’才在马上行进自如。

提前把马镫搞出来,能够让赵云麾下的骑卒很快形成战力,可若是马镫的秘密泄漏出去,到时候,李贤要面对的敌人可就会强大数倍了。

究竟该如何抉择?

再三思虑过后,李贤咬牙切齿,自顾自地说道:“怕个鸟,老子本来就是个穿越客,如果下一次不能击退曹军的袭击,即便保留着马镫的秘密又能如何?这时候可不是藏着掖着的时候,有什么杀手锏都得使出来!”

想到这里,李贤深吁了口气,他画了个图纸,然后亲自来到了匠工营。

根据李贤的吩咐,匠工营中的匠工正在赶制军牌,徐和麾下的七千人,这就需要七千枚军牌,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李贤入营之后,他找到了匠工营总管梁益,嘴里道:“我这里有一份活儿要‘交’给你们来做,此事事关机密,一定不能泄漏出去,如果有人胆大妄为,可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了”。

梁益深吁了口气,连连保证道:“都尉尽管宽心,我们匠工待遇如此丰厚,绝不会有吃里扒外的家伙,如果有,不劳都尉动手,我们自个儿就把他处以家法了”。

“喔?你们这里还有家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匠工营深受都尉重视,自然要竭力报答”

“好了,你们的规矩我不管,反正只要你们能够帮我作出这马镫,然后再给我守住秘密就好了”

“小人晓得”

“你该自称下官”

梁益干笑着,“说顺了口,一时片刻改不了口”。

“改不了口也要改,你现在可是统领近千匠工的总管了”

“若不是都尉就没有我梁益的今天,都尉的大恩大德,我此生也难以报答”

“你好生做事,好生替我管好这匠工营就可以了”

“下官明白”

“嗯,图纸在这里,你们动手做做看”

“喏!”

都是熟练的老匠工,在李贤的眼皮底下,匠工们烙铁、捶打、锻造,没多久,一对马镫便成型了。

从未见过这等物事的匠工们面面相觑,不知这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有什么用处。

李贤倒是显得颇为‘激’动,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汉朝的第一对马镫,真要是搁到后世的拍卖会上,怕是卖个几千万应该不在话下。

。。。

第二百二十八章马具

时间在这时候过的分外漫长,刚刚锻造妥当的马镫不经过冷却是无法入手的,等待的时间里,李贤只能远远观望,脑中不停地将实物与记忆中的画面进行比对。访问:。

老实说,真正的马镫李贤也不曾见过,他只是在网络上见过图片,究竟能否堪用这还需要一番试验。

等待的时候,李贤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马镫是需要搭配马鞍使用的,而他整日里骑马,总是觉得胯下的马鞍很不舒服,与印象中描述的马鞍很是不同,这岂不是说,马鞍也有改进的余地?

“来人呐,速速给我取一副马鞍过来!”

李贤一声令下,很快就有匠工取来一副刚刚做成的马鞍。

这副马鞍的鞍长十公分,宽约九公分,前鞍桥高七公分,后鞍桥高四公分,鞍下两侧有近似方形的皮具,是用来搭配在马背上的。

前高后矮,高桥马鞍?

李贤记不清楚大名鼎鼎的高桥马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也没见过所谓的高桥马鞍是副什么模样,可他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具装”重甲骑兵所向披靡,那时候,高桥马鞍就已经大为流行了。

东汉在三国魏晋之前,按理说,这时候真正的高桥马鞍还没有出现。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儿,可指导改进又是一回事儿,李贤琢磨了半晌,愣是没发现可以改动的地方。

脑中关于马鞍的知识寥寥无几,李贤搜肠刮肚都没能找到有用的东西,就在他一筹莫展,准备放弃改良的时候,忽而他想到了一个关键词“舒适!”

穿越之前,李贤的大学专业课程里有一‘门’叫做“人体工程学”科目,这科目存在的意义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为了让产品更好地服务人群,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感觉更舒服。

这马鞍说穿了就是提供给骑卒使用的物事,舒适与否,骑卒最有话语权。

李贤也是骑过马的人,他骑马的时候总是觉得前面的鞍桥过矮,速度过快的时候,巨大的惯‘性’会不由自主地把人往前推动,若是骑术不‘精’的兵卒很容易被抛下战马,而后方的鞍桥又过于直立,后背靠近摩擦的时候总是有种硬硬的感觉。

根据上述的感觉,李贤提出了两点改进,第一增加前鞍桥的高度,使其高而直立,改变后鞍桥的弧度,让它保持一定的角度向下倾斜。

外行指导内行向来是行家大忌,在匠工行业尤其如此。

能够进入东莱军中的匠工或多或少都有些拿手的本领,在加入匠工营之前,他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家乡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

如果别人对这些匠工指手划脚,一定会被无视,可李贤就不一样了。

匠工营上下对搞出长弓、搞出‘鸡’公车的李贤颇为敬佩,他们知道,自家都尉在军械研究上向来有一套,因而,听闻李贤指点之后,匠工们俱是兴高采烈地动起手来。

几人分工协作,没用多久,在马镫冷却之前,一副改造完毕的马鞍便出现了,李贤笑道:“来人呐,牵马来”。

“喏!”

军卒牵来了军马,在李贤的示意下,马鞍披到了马背上,而冷却完毕的马镫也装载上了。

“嗯,我上去试试!”

李贤不顾他人劝阻,执意要上马试骑。

匠工、护卫无奈,只得连连叮嘱:“都尉多加小心”。

李贤笑着踏蹬上马,有了马镫的借力,上马的时候足足节省了一多半的气力,催马小跑,在高低起伏间,李贤觉得身体的稳定‘性’、舒适‘性’相较于之前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真奇妙,这马鞍、马镫果真有效。

大喜之下,李贤眉飞‘色’舞:“成了,速速照着马鞍、马镫的模样给我作出一千副出来”。

匠工营的总管梁益迟疑起来:“那其他军械怎么办?”

“一概延期,先给我把这些马具鼓捣出来再说”

梁益再不废话,他应道:“喏!”

成功搞出了两件物事,一时之间,李贤觉得灵感如泉,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他一拍脑‘门’,道:“啊呀呀,我险些把这事情给忘了”。

梁益不解,“什么事情?”

“我把图纸画出来,你照着模样做出来就是了,尺寸嘛,就按照马掌的尺寸来”

梁益强忍住心头的好奇,他看到,李贤在布帛上画出了弯月形状的东西,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李贤自然不会敝帚自珍,他解释起来:“这玩意儿叫做马蹄铁,是用来钉在马掌上的铁片,你们应该知道,在硬石路上,马蹄的磨损极快,但是,有了这马蹄铁就不同了,军马如履平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