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72部分

第72部分(1 / 2)

>

经过四个月的努力,牟平的铁矿冶炼终于步入正轨。

铁具的产量也从每日三五斤提升到了每日一百斤。

不要小看这一百斤的数目,有了这些铁水,足可以打造出一百副矛头,亦或者两幅铁甲。

孔融已经把郡府内所有的铁匠都召集到了牟平去,接受马雍的统一管辖,他的要求不高,只要每日里产量的一半而已。

也就是说,匠工制造出来的军械,无论数额多少,孔融都与李贤对半分。

身为北海国相,孔融能够有如此‘胸’襟,着实令人敬佩。

山上的黄巾军降卒早已经收敛了脾气,他们在官军的监管下,卖力的劳作,只为了换取可口的酒水,亦或者香醇的‘肉’食。

按照李贤的吩咐,短时间之内,并不需要给这些俘虏发放月俸,只要给他们填饱肚子即可。

当然了,为了蛊‘惑’降卒出力,适当的用一些酒‘肉’来刺‘激’他们,倒也无伤大雅。

将牟平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之后,徐庶重新回到了剧县。

这时候,袁绍袁术兄弟反目成仇,袁术向袁绍的仇人公孙瓒求援。

公孙瓒正愁着不好收拾实力日渐壮大的袁绍,便让刘备屯兵高唐、陶谦屯兵发干,威胁曹‘操’,让其不能互为援助。

刘备与公孙瓒可以说是师兄弟,因为两人都曾师从卢植,刘备走投无路的时候,也正是公孙瓒收留了他,于情于理,公孙瓒的这个忙,刘备都必须帮。

不过,刘备明白,曹‘操’实力日渐壮大,仅靠他跟袁术、陶谦,只怕难以应付袁、曹联军。

于是,刘备修书一封,让人送往都昌城。

信中无非是恳请孔融出兵相援,共击曹‘操’、袁绍之类的套话。

按照本意,孔融其实并不想掺和到这种你争我夺的战争当中去,可是,管亥兵寇都昌的时候,刘备曾经派兵来援,当时虽然赏赐了不少钱货辎重,可总归欠下了一个人情。

如果这时候一口回绝,传出去,别人肯定会说孔融忘恩负义。

无奈之下,孔融只得答应出兵相援。

派出去呢?

李贤的东莱军与太史慈的北海军两方人马必须留一个看护北海。

毫无疑问,东莱军战斗力最强,而北海军缺乏历练,如果让北海军出战,万一打了败仗,那岂不是白白折损了北海军的名头?

思来想去,孔融还是决定让东莱军辛苦一趟。

经过数月的休整,随着新卒步入正轨、伤卒的逐渐归队,东莱军已经彻底恢复了元气,如果算上新装备的铁甲,比起大战之前,整体实力有增无减。

河谷一战,神策军、背嵬军的实力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他们两营折损的人马也早得到了补充。

如今,在剧县,李贤有兵马五千人,其中,背嵬军、神策军各有兵马一千五百人,而李贤亲自统领两千兵马,这两千人当中,有胡庸的五百背矛士,王老八的三百斥候骑卒,以及正兵营的一千两百军卒。

正兵营的人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卒,他们跟随李贤走南闯北,杀敌无数,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精’锐。

甫一听说大军又要出征,全军上下无论新卒老卒俱是兴高采烈。

打仗,意味着又有军功可立,有军功,以为着有赏钱,有酒‘肉’,有婆娘!

原本李贤还以为要进行战前总动员,以确保军卒的斗志,可只是在行伍中转了一圈儿,李贤就知道自己多虑了。

比起先秦时期的那支“怯‘私’斗,尚公战”的秦军,如今的东莱军更胜一筹!

出了剧县,大军往哪里开拨,这是一个需要商榷的事情。

按照刘备信里的意思,他其实想跟李贤并肩作战,共抗曹军,不过,李贤并不想跟大耳刘掺和到一起,而且他记得很清楚,后世里,刘备、陶谦、公孙瓒、袁术可是被曹‘操’、袁绍各个击破,无一人取胜的,跟这样的猪队友在一起,某种程度上也把自己陷入了危险境地。

要是李贤傻了吧唧的掺和进去,指不定也会吃上一场败仗。

与其扎进曹‘操’、袁绍可能布下的陷阱,倒不如自己选择一处地方作为突破口。

反正孔融对李贤没有什么硬‘性’要求,只嘱咐他一切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

李贤当然明白孔融的意思,孔融认为这场战争与北海国干系不大,东莱军没必要为了别人拼的遍体鳞伤,那样的话就划不来了。

不过,李贤的想法与孔融截然不同,如果不能趁着曹‘操’、袁绍立足未稳之际给予其迎头一击,一旦二人缓过劲来,日后北海国肯定要遭受双面夹击!

想到这里,李贤来到徐庶身边,嘴里道:“先生以为,我军当往何处去?”

“青州!我听说曹‘操’正在劝降卞喜,一旦卞喜纳降,曹‘操’麾下等于立刻多出几万兵马,我们务必要赶在曹‘操’之前与另外一股黄巾联络,如果有可能,将其收为己用,倒也是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

第一百七十二章曹操计诱卞喜

李贤杀了卞南,与卞喜早已经势同水火,一旦卞喜投降曹‘操’,到时候肯定会第一个找李贤算账。

青州黄巾可是有几十万之众呀,即便除去老弱,也足足有二三十万之众。

如果记得没错,冬月的时候,曹‘操’就用计‘诱’降了卞喜等人,取得了几十万黄巾的兵权。

史书记载,曹‘操’收降黄巾三十余万,择其‘精’壮三万人为青州军!

这些黄巾俱是老寇,作战力极强,吞并了他们,也使得曹‘操’一跃成为顶级豪强。

李贤麾下仅有五千兵马,自然不敢去玩什么直捣黄龙的‘花’样,他的作战意图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的不让袁绍、曹‘操’舒服。

徐庶提出北上济南国招揽黄巾的意图其实与李贤不谋而合,反正平原郡那里有刘备顶着,一时片刻还不至于败下阵来,而青州的黄巾多数都在跟曹‘操’死扛,要想‘抽’身干掉李贤,肯定需要调动大军。

只要大军调动,那就瞒不过李贤。

经过一年多的渗透、收买,李贤在青州各地都有或明或暗的线人,让他们主动击杀黄巾,兴许困难的很,可如果只是让他们报个信,这就是惠而不费的事情了。

与徐庶商议妥当之后,东莱军出剧县入齐国,直奔济南国而去。

按照汉制,青州刺史部包括东莱郡、北海国、齐国、济南国、乐安国以及平原郡。

刺史驻地就在齐国境内的临淄,不过多年以来,青州一直隶属兖州刺史管辖,所以临淄城并没有刺史驻扎。

青州诸郡当中,平原郡为刘备占据,东莱郡、北海国是孔融的势力范围,而靠近泰山郡的济南国已经有大部地盘落到了曹‘操’手中,只有齐国与乐安国属于无主之地。

既然要跟曹‘操’虎口夺食,那自然要到济南国去。

进入齐国境内之后,人烟稀少,除了三五个乡堡、庄园之外,几乎没见到其他的聚落。

即便遇到几个村寨,也都已经是满目疮痍,荒无人烟。

东莱军中吸收了两千多名青州百姓,故地重游,不少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如果没有黄巾之‘乱’,百姓安居乐业,又哪里需要承受颠沛流离之苦?

对祸‘乱’青州的黄巾,新卒们恨之入骨。

然而,反过来想,若不是孔北海、李三郎赈济流民,准许青壮百姓入境,不愿从贼的乡民百姓能否活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在剧县生活了几个月,自始至终,孔北海都没有‘露’面,所以乡民们都把感‘激’的情绪汇集到了李贤身上。

此番,大军北伐,全军上下无论老卒、新卒都是大感振奋。

不管敌人是曹‘操’还是黄巾,只要能为李使君效力,那便可以报答恩情,对于新卒来说尤为如此。

临淄往西二百里开外有一座大城,名曰历城,这座城池在后世里有一个名字,叫做济南。

眼下,卞喜的三十万大军就驻扎在历城。

城内所有的粮秣都被搜刮了出来,可战之兵优先食用,老弱‘妇’孺次之。

为了对付曹‘操’,卞喜强令城中所有青壮入伍,对外号称兵马百万。

城外的曹军不过三万人,但是,卞喜多次攻打,却没讨到太大便宜。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